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93|回复: 16

亚太赛初赛第四场现场速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30 14: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亚太赛第4场初赛
2008630日星期一下午1点开始
正方:竞争在教育里是必要的(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反方:竞争在教育里是不必要的(新加坡国立大学)


评委:
王虹,出版经理;
顾清扬教授,南洋理工经济学教授;
梁泽宗先生,马来西亚中国报


上场队员
正方1蔡懿颦,2郑慧芳,3丘国鸿,4,林凯晗
反方1黄伟立,2任重远,3李恒顺,4李弘扬


赛事进程:

正方1竞争一直推动人类发展。教育是提升人类的过程。(1)竞争有利于教育目的的达成,有利于孩子对未来做好准备,有利于力争上游。逃避竞争对未来的竞争会惊慌失措。(2)只有自由竞争才能使各学派出类拔萃,推陈出新。
反方1对方没有说,为什么它的必要性是不可或缺的。教育需要德智美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学习应该是虚心好学,而不是争第一名。没有学习竞争,如芬兰瑞士的教育,仍旧是成功的。教育更应该是合作和双赢。忘记教育的本质,我们将走向何方?
正方4:要还教育什么公道?只有竞争才能内化价值观。教育竞争扭曲了我们什么人格呢?芬兰上大学有没有竞争?
反方4:孔子说,有教无类。大学里感受学术气氛,一定要竞争吗?
正方2:竞争保障教育的素质。竞争是大家了解自己的不足。大学排行榜有激励作用。哈佛大学。无竞争教育出来的孩子恐怕会医死人。
反方2:对方只是说有好处,有好处就是必要的吗?难道除了大学,就没有教育拉吗?芬兰最反对的是竞争。孩子得80分时,母亲怎么说才提供动力。是鼓励还是与邻居攀比?尊敬师长,孝顺父母,不是比较谁的礼物更值钱。

自由辩论:
反方:人的养成,如何更有礼貌?不是大学教育才是教育。对方不是谈教育过程,只是谈考试。数学是科目对方论证不正确。对方只谈学校,学校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动力。竞争不是必要的唯一手段。难道我们不能自主学习吗?学生是驴马,非要鞭子才能走吗?为什么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育中没有失败者不值得提倡吗?
正方:芬兰上大学。你如何保障教育体系?人有惰性,需要竞争,老师也要竞争。学术之间没有竞争如何进步?

正方4:自我竞争是否是竞争。竞争可以鞭策我们向上,为什么不是必要的。你不让学生体验竞争,他们如何学会竞争?
反方1:为什么孔子的学生那么强?鞭策不是唯一途径。动力来源也有多种。芬兰之外还有比利时。

反方4:有人可以自主学习,竞争不是唯一手段,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大学教育,哈佛不是独木桥。大学要自强不息。不要因马来西亚的大学有个马字就要不断用鞭子抽打。学校教育也要培养健全人格。这不一定要竞争。不一定要人鞭策。
正方2:如何进大学?是否要竞争。教育体系如何进步,怎么自强不息。

反方3:老师是牧羊人,他不一定把把狼放进学校,教学生来学习不被吃掉。在教育里,最主要是老师发掘学生能力,不必通过竞争。鼓励肯定学生,都可以让学生上进,不必通过竞争。对方把教育当作竞争,只看到教育是5A10A,只看到成绩单。
正方3:有很多方法取代竞争吗?竞争是把狼放进羊圈吗?不要扭曲竞争的本质。竞争有时候是无法取代的,教育摒弃竞争,会使教师队伍中充斥误人子弟者。竞争可保持一个好的教育体系。




评委点评
顾清扬博士(点评嘉宾)
教育怎么样发展?竞争在教育中到底应该怎么发挥作用,对个人和国家有巨大的意义。
正方发挥的空间大一点,教育不可能置身在竞争之外。教育有实用功能,给人生活的工具,这样的情况,竞争有很大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就是反方一直强调人格的养成。但这方面和竞争距离比较远。反方能紧紧抓住这点。


正方提出竞争是为了未来的发展。但反方没有在这方面反击。


反方提出把狼放进来具有戏剧化的效果。


正方在理论和叙述方面比较充分。反方在反击方面比较灵活。评委认为这场比赛不分上下。




正方: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76.05
反方:新加坡国立大学: 76.00






最佳辩手:反方二辩任重远
得胜方: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发表于 2008-6-30 14: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Slot老师的报道,恭喜博特拉,也祝贺自己嬴了1000金牙齿。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4: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两场比赛,第一时间发布战报,实在有赖论坛嘉宾NEWMAN先生的大力协助,再次谨代表华语辩论网表示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7: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场比赛是一场是势均力敌的比赛,看完以后, 感受很深:

1。博特拉自去年国辩之后,进步很大,尤其是慧芳;
2。新国大的后备力量很强,明年国辩谁遇到他,谁会很倒霉。

博特拉在这场比赛的立论是中规中矩,新国大明显在立论方面高出一筹。在二辩陈词结束之前, 两队呈胶着状态,但国大略微占是上风。不知道什么原因,国大的辩手越打越花,是导致结果与预想最终不符的原因。0.05分,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超越这个。
发表于 2008-6-30 21: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这次比赛的评分体系如何,总之分差都是很小,给人很悬的感觉,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较大。
发表于 2008-6-30 22: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新国大得在特定受众心理分析上下功夫
发表于 2008-6-30 22: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哎!!!
比如说像我们队啊,今天就有一些女生特别喜欢新国大的那种方式,哈哈哈,相当抓到了一部分受众的心理.

这点很厉害哦,呵呵^^
发表于 2008-6-30 22: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抓到一帮女孩子,和抓到一帮评委是两回事啊
发表于 2008-6-30 22: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个成功的交际草
比当个成功的辩论员

更有前途啊
发表于 2008-6-30 22: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lot 于 2008-6-30 14:17 发表
连续两场比赛,第一时间发布战报,实在有赖论坛嘉宾NEWMAN先生的大力协助,再次谨代表华语辩论网表示感谢!


感谢Newman先生
发表于 2008-6-30 23: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13a 于 2008-6-30 22:32 发表
抓到一帮女孩子,和抓到一帮评委是两回事啊


两回事吗?未必哦...不只是女孩子,我们的队员也是辩手嘛,而且了,如果真的没有抓到评委,你以为比分怎么会只差那么一点点???


只不过,在花俏的同时,如果能再逻辑一点,那就真无敌了.
发表于 2008-6-30 23: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哦,祝愿楼上今后抓更多的人
发表于 2008-6-30 23: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13a 于 2008-6-30 23:06 发表
哦,祝愿楼上今后抓更多的人


本人没有这等功力,也没有这等意愿哈~
你祝愿错人了……
发表于 2008-6-30 23: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祝楼上玩的开心吧;)
发表于 2008-7-1 07: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嗬嗬,谢谢张老师和澳大队员一贯以来对我们队的喜爱,不过你们说的和裁判完全相反哦。

张老师说我们立论高,裁判说我们立论太烂了,没有打他们想听的东西。小强说我们花哨不够逻辑,裁判说我们只打逻辑,还不够花哨,不够煽情,不够煽动场下观众。

可见辩论赛和春晚一样啊,众口难调。。。不过输了就是输了,我们新国大输得起,大二的小瓜也有的是时间重新来过 :)

也谢谢大家指出我们没有揣摩评委心理这一点,这确实是我们队的一大瓶颈 ---- 让一群80后学长团去揣摩地位、阅历都相差甚远的评委想听什么,有时候真是摸不着头脑。

但强调理由没有用,我们会继续努力提高的。也希望大家能继续鼓励、支持、鞭策新国大华语辩论队。 这次小瓜们打得很漂亮,完全打出了学长们对他们的要求,所以,责任在我们,对不起,对不起!

两周后,我们的亚太队员会带小小瓜们征战马六甲,希望能多一些和各大专在场上学习交流的机会! 也衷心祝愿博特拉在本届赛会,以及接下来的世辩中取得好成绩,大家加油!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10: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实在很羡慕你们有这班优秀的小瓜。
你的小瓜男生多,我的小瓜女生多
不行,我在新学期要好好招一些男生。
发表于 2008-7-1 12: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sorry, i can only type English here.

Please allow me to clarify one thing, that we do have many many young and pretty girls in our team.  But I am pretty sure that our young boys will not allow guys from other teams to touch them, no matter literally or not. :p

Anyway, the morale of the story is --  only talented debators will be able to attract girls from debate teams.  That's the major driving force for male debators to work hard righ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4 02:41 , Processed in 0.06044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