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52|回复: 10

一篇朴实而精彩的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4 08: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若诚:主席。我们可尊敬的辩友们,在座的观众们,我原来以为,我大学毕业多少年了,噢,40多年了,可以不再考试了(笑声),哎哟,今天真是,我们在里头真是发愁,怎么说呢?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笑声),拿着笔啊,我就写不下去。最后,就剩我一个人了。于是他们就都围上来了,你到底选哪一个?(笑声)哎哟,如履薄冰啊!可以说有三个“越来越”:水平越来越高,水平越来越近,评委工作越来越困难。(笑声,掌声)但是我非常高兴,看到我们年轻一代大学生能够这么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我们的国家前途显然是太有希望了。我们相信,通过今天的比赛,肯定9月7日的总决赛会更精彩。今天大概也赶上我们这个题目好,这个题目特别引人入胜,而且这个题目容量特别大,可以广征博引,怎么说怎么有理,或者说,(笑声)我在这么再重申一次,因为在第一次,第一天,当时我们的执行主席舒乙先生就说了这个意思吧:我们这个辩论,不是说最后我们说哪方胜利了,就说这就是结论了,明天就报党中央了,后天就上人民日报了,全国人民必须遵守了,没有这么回事!(笑声)我们选的题目都没有定论,那么,我们评委在判分、在投票时,我们根据什么?我们不是根据哪个更接近真理,不是的,因为这不是个探讨真理的大会,是一个辩论大会,辩论,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笑声)或者我在这儿大胆地篡改一下法国的那位哲学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我可以说,我投票的时候,我虽然完全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实在佩服你的辩才。我就冲这个,我就投你的票,因为我们要比的就是这个。(掌声)那么,这么说的话,我们办这样的辩论意义何在呢?我看意义还是很深远的:它帮助我们思考,帮助我们去想一些平时不想的问题,特别是,帮助我们学会从正反两方面去看问题。因为我们一般地说,不大习惯于这个,我们习惯的是有一个结论在脑子里;那么,你这个结论越坚决,你这个人就越伟大,你这个人不动摇,动摇分子是不好的。(笑声)但是在我们国家现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回想一下,我们原来当作绝对真理的那些东西,有多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了,我们自己也变了,国家政策也变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不被成见所囿,我想,小平同志提倡的,就是解放思想。必须走过这一步。这不等于就解放了,但是至少让你接触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推理原则,,不同的印证事实。我想,我们这8位辩友,虽然他是正面,他是反面,不见得他们4个人都同意正方意见吧,对于对?对不对?(笑声)


     主席:这是假设规定的。


     英若诚:对,是假设规定的,是分配给你们的。那就看你本事了。下面,我还想说一点,就是,我们到底也总是有点标准了,我们说,有点什么标准。恩,一大套了,我都不全说啊,我就挑几条,我觉得有点用的。一个叫语言流畅,这个事说得容易做到很难。我呢,因为我是个唱戏的(笑声)所以在这方面呢,不是说有经验,我就是说有倒霉的经验(笑声)、碰钉子的经验。在一些戏剧学院,也都有背台词的训练,很多是属于所谓基本功。口齿啊、咬字啊、吐字规音啊,这一套,当然还有音量,打远哪,最后一排都听得见啊。但是我们多年的经验下来,有些演员虽然他这些都掌握了,但是他说出的话,观众还是不懂,该让观众笑,观众还是不笑,为什么?关键是在你掌握了起码的技术以后,真正的考验,看你是不是真懂了你要说的是什么,那个推理的过程,那个演绎,那个归纳,是不是变成了你自己的了。这点就难了。如果没有变成,而你只是背下来的,那就要产生我刚才说的那个,哎,每个字我都听见了,怎么就不明白你要说什么?希望大家在这方面努力。另外,我们的语言背得都挺流畅,速度太快,小钢炮,机关枪,好多观众都反映,电视观众也反映呀,跟不上呀,反应不过来呀(笑声),我想,这不光是速度快,而是速度单调,老一个速度。老一个速度以后,观众就不可能随你情绪,节奏往前走。要有张有弛,甚至于必要的时候,得敢于用个停顿。我看,现在你们谁都不敢,一停顿,怕被人抢了。(笑声)

      主席:……辩论,是不敢停顿。

      英若诚:另一标准,我们叫做就辩能力,或者叫应变能力,这点非常重要。我想,我们还应该在这方面多作努力。因为,我们现在不是演讲比赛,演讲比赛好像体育运动里的,比如说,推铅球啊,扔标枪啊,反之,你能扔多远就多远呗,然后,有人去给你量。这不是,这是拳击,这是击剑,你不能事先把你自己的动作全规定好了。你必须根据你对手的攻击,来决定你自己的策略和战术。另一个,想提一下,就是这次反映出来,大家对这个题目调研不太够,资料不够,到底世界上,问了半天嘛,你说哪一个国家,发展中国家,他还反问了一句,你说哪个国家,都答不上来。(笑声)


     主席:避实就虚嘛,也许是一项策略了,可能。

     英若诚:要避免枯燥,要有点幽默感。关键是,要松弛,现在太紧张。好,我就说这么多。(长时间热烈掌声)

[ 本帖最后由 mameng0628 于 2008-4-4 08:5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8: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感谢P.Z女士代为录入


这是1994年长虹杯半决赛中山大学VS南京大学的赛后点评,点评者是我国著名话剧演员,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的英若诚先生。

点评被主席插话分成三个大段,恰好解释了辩论赛的三个重点:

第一段是关于辩论赛到底比的是什么,以及我们为什么要辩论。很多初学者拿到一个观点,就开始把对方观点想象成洪水猛兽,对方迷惑于这种歪理邪说需要我们拯救……其实辩论赛需要的是我们理性的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而不是用一个在对方立场下无法使用的定义强加于人,这样的初学者,其实应该送去打网辩……

第二段是关于辩词到底是怎么来的,如果不能完全理解己方要说明的事情,大概就象是没有溶入感情的演员,观众看到罗密欧自杀不会有反应,看到你高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不会。

第三段是关于辩论赛中的交锋,希望把辩论赛当演讲的朋友们谨记

英老绝不是专业的辩论研究者,但是却理解、并生动的解读了辩论的本质,这就是融会贯通的力量吧!


PS:英老最为今人所知的应该是在《我爱我家》中客串邻居大叔胡学范,但作为人艺第一代话剧演员,他在《雷雨》等剧目中的精彩表演是令人难忘的

[ 本帖最后由 mameng0628 于 2008-4-4 09:10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4 09: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诙谐,很有趣,很精彩。此外,楼主让我们发这篇文章的指导意义是不是让我们以后对比赛都这样评论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09: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向来不赞同逐个点的技术点评,因为各个评委的看法是难以综合的,有时候甚至会给大家方向错误的提示

我总希望辩论赛最开心离开现场的,不是获胜方,而是观众。
发表于 2008-4-4 19: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恩,点评是门艺术……
发表于 2008-4-5 03: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点评啊!期待我能遇上这样的评委
发表于 2008-4-9 09: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可不能沉没的,不然某些人要吃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4-10 09: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谢谢寒溪兄,我欠你的饭看来是要慢慢还了
发表于 2008-4-12 18: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不错5

楼主辛苦了,多谢你的帖子,继续努力.


















我的座右铭:Study English in order to apply it wow gold.Language is for the wow gold exchange of ideas, for communication.A great man wow gold once said it is necessary to dill wow gold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wow gold the more you apply it in real situations, the more natural it will become.一位伟人曾说,反复练是非常必要的,你越多地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他们就变得越自然。这就是我学习英语的技巧,我现在都可以跟老外直接对话了。
发表于 2008-4-14 11: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通百通,世界上的道理本就是相通的
所以对于已经到了一定层次的高手来说
过分强调行内行外是意思不大的
发表于 2008-4-20 22: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老的表演很敬业,这个是那一代老艺术家的共性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4 00:02 , Processed in 0.0738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