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67|回复: 5

关于辩论的几点不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31 15: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解一:
       独强!!!
       这里所谓的独强是辩论场上的某一方只有一个人或者两个人表现抢眼的时候。   很多比赛当出现了独强的时候这个队就输了。我们学校甚至有时因为这样的考虑不敢让某些强辩手上场(不是我)。
       首先我承认,辩论赛是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但这句话似乎应该是教练说给队员的话。而不应该是评委判断输赢的标准,有时甚至当成了主要标准。不理解。忘了哪一年NBA艾佛森一个人把76人带进了总决赛,要是辩论场,他早输了。
       我的不解不是说独强可以推崇。而是想说,这个跟比赛胜负是不应该是没有关系的呢?换句话,4个人要是没把人家一个人绕晕了,还被人家一个人牵制了。还判这边赢,我不理解。如果说辩论是思想的交锋,而评胜负的话,那一个人的思想要是高了,为什么就判输。除非你说评论是一种,纯的教学过程,那教好了一个没有教好其他三个,所以输。我到可以接受。但我不接受这是纯的教学。更多的是思想的交锋。千万别在这里跟我争定义说思想交锋也是教学。你理解我意思就行了。我表达不好!
       当然我同意说当评委分不出输赢的时候考虑这点。

不解二:
       客观!!!
       这个似乎不好解释我对这个不解的本意。我听过的关于辩论的讲座,评委的点评,和我给学弟学妹们做的所谓讲座。都是这个意思:辩论没有绝对正确的一方。双方都不能完全的否定对方。辩论是辩给观众的。我还是同意。我臆断绝大多数对上面的话应该是同意的吧。好,如果同意,我们就往下看
       辩论的立论是相对慢条斯理的,这时候双方往往重视辩题中的“更”之类的词,不敢完全否定对方。然而到了自由辩论的时候,由于交锋比较多,双方举的例子就基本是把自己这一放抬起来,把对方抹杀了。不信大家可以回忆,是不是。有没有一个双方观点都存在的例子,然后拿自己的立论比。我可能表达不清,我举个例子。最近我参加的一场比赛的例子,先声明,虽然这场我输了,输的不服。但是我不对评委的判罚有质疑。因为可能是我们自由辩把握的有问题,没有给评委说清楚吧。总之,就是绝不对人!
       辩题是合作和竞争谁更能促进文明的发展。我是反方竞争。对方的立论相对简单,有效,基本就是合作能整合力量。不讨论。我们的力量简单说是竞争更能提供前进动力。这里不是我想说的。对方的自由辩的例子基本是我说的打死对方抬高自己的方法。我随便拿我方的一个例子吧。我们举例举的是欧盟的例子,再说一遍,我方式竞争。首先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合作和竞争。关键是要和国际上的其他国家竞争,才促使了欧洲各国发展的欲望,当他们看到单独竞争似乎很难快速成长的时候,选择了合作。合作的过程也是一个竞争的过程。我不过多的套我们的立论。各位辩论过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们要说什么。可是这个似乎很难让评委接受,至少我们那场的评委没有接受。或者我们的技巧没让他们接受。
        这两点大家不要否认说现在的辩论没有。当然大家要都觉得我的疑惑是正常的我也同意,今天刚在管理群里跟一个师兄说,如果自己认为自己走正了,全世界走歪了,要先看自己。我只是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发表于 2008-3-31 16: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第一点,我觉得不至于,黄执中身边从来没有可以和他等量齐观的队友,他还是赢了很多比赛,甚至05年4个辩手里摆两个花瓶,还是拿下了一胜。

出现这个问题大致是因为,辩论是按环节、按个人表现打分的,你再强,只能提高自己那个环节的分数,而由于你的强,总是让评委对于自由辩中间的“配合”下了重手扣分。而且正由于第二点说到的这种双方都会有有利点的问题,一个人想在比赛里“打败”对手,是很难的


至于第二点,在于语言有的时候需要包装,为什么触龙就可以说赵太后,想想应该就释然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23: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哥的话,我不能马上全盘接受,但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会好好反思的。这篇文章在几个地方发了,大家给我的意见很多。我会好好思考的。以后变强了,跟您交手哦。呵呵
发表于 2008-4-2 21: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点大哥都说了很多了,我不想多说!我只想就第二点说说自己的看法。其实我觉得你不管说什么最重要的是让别人接受!如果你把时间都花在来用你的立论来解释你的例子的话,我只能说要么是要么是你的立论有问题,要么是你的例子有问题。简单的说,辩论是两种观点的交锋,看的是谁更能赢得观众和评委。面对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大多数人当然是更容易接受其中那种简单的不需要太复杂的逻辑来论证其正确性的观点。所以大家在举例的时候才会完全抬高自己砸死别人。只是为了把差距放大,让人更易于信服!
发表于 2008-4-2 23: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 大哥这个叫法,我实在是不敢接受,叫我小马哥就可以了……呵呵
发表于 2008-4-3 19: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强是分种类的吧。
典型的例子如2001年的那场钱是不是万恶之源的比赛,余磊一场比赛很出色很抢眼,尤其自己辩阶段,几乎每说一句话就有人鼓掌(没掌声的好象就两次)场面上是武大强,但是他的强只是驳倒了对面一个又一个的例子,没能把自己这方的立论框架做稳,而驳倒了对面的例子也没能证明对面立论有问题,面对胡渐彪滴水不漏的总结陈词还是败下阵来。
至于黄执中的强,是一种对比赛整体局势把握的强。从立论到自由辩到总结陈词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有驳有立,尤其是最后的总结陈词大局感很强,非常有说服力,屡次靠自己的出色发挥翻盘成功。
所以我觉得辩论赛的胜负往往不在于能否在辩上压倒对手,而在于能否在论上说服评委观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8 12:02 , Processed in 0.0722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