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76|回复: 9

(转贴)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龙应台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9 20: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題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作者:龙应台




  在昨晚的电视新闻中,有人微笑着说:“你把检验不合格的厂商都揭露了,叫这些生意人怎么吃饭?”


  我觉得恶心,觉得愤怒。但我生气的对象倒不是这位人士,而是台湾一千八百万懦弱自私的中国人。


  我所不能了解的是: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包德甫的《苦海余生》英文原本中有一段他在台湾的经验:他看见一辆车子把小孩撞伤了,一脸的血。过路的人很多。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帮助受伤的小孩,或谴责肇事的人。我在美国读到这一段。曾经很肯定地跟朋友说:不可能!中国人以人情味自许,这种情况简直不可能!


  回国一年了,我睁大眼睛,发觉包德甫所描述的不只可能,根本就是每天发生、随地可见的生活常态。在台湾,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蝉螂,而是“坏人”,因为中国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他宁可闭着眼假寐。


  我看见摊贩占据着你家的骑楼,在那儿烧火洗锅,使走廊垢上一层厚厚的油污,腐臭的菜叶塞在墙角。半夜里,吃客喝酒猜拳作乐,吵得鸡犬不宁。


  你为什么不生气?你为什么不跟他说“滚蛋”?


  哎呀!不敢呀!这些摊贩都是流氓,会动刀子的。


  那么为什么不找警察呢?


  警察跟摊贩相熟,报了也没有用;到时候若曝了光,那才真惹祸上门了。


  所以呢?


  所以忍呀!反正中国人讲忍耐!你耸耸肩、摇摇头!


  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社会里,人是有权利生气的。受折磨的你首先应该双手叉腰,很愤怒地对摊贩说:“请你滚蛋!”他们不走,就请警察来。若发觉警察与小贩有勾结——那更严重。这一团怒火应该往上烧,烧到警察肃清纪律为止,烧到摊贩离开你家为止。可是你什么都不做;畏缩地把门窗关上,耸耸肩、摇摇头!


  我看见成百的人到淡水河畔去欣赏落日、去钓鱼。我也看见淡水河畔的住家整笼整笼地把恶臭的垃圾往河里倒;厕所的排泄管直接通到河底。河水一涨,污秽气直逼到呼吸里来。


  爱河的人,你又为什么不生气?


  你为什么没有勇气对那个丢汽水瓶的少年郎大声说:“你敢丢我就把你也丢进去?”你静静坐在那儿钓鱼(那已经布满癌细胞的鱼),想着今晚的鱼场,假装没看见那个几百年都化解不了的汽水瓶。你为什么不丢掉鱼竿,站起来,告诉他你很生气?


  我看见计程车穿来插去,最后停在右转线上,却没有右转的意思。一整列想右转的车子就停滞下来,造成大阻塞。你坐在方向盘前,叹口气,觉得无奈。


  你为什么不生气?


  哦!跟计程车可理论不得!报上说,司机都带着扁钻的。


  问题不在于他带不带扁钻。问题在于你们这廿个受他阻碍的人没有种推开车门,很果断地让他知道你们不齿他的行为,你们很愤怒!


  经过郊区,我闻到刺鼻的化学品燃烧的味道。走近海滩,看见工厂的废料大股大股地流进海里,把海水染成一种奇异的颜色。湾里的小商人焚烧电缆,使湾里生出许多缺少脑子的婴儿。我们的下一代——眼睛明亮、嗓音稚嫩、脸颊透红的下一代,将在化学废料中学游泳,他们的血管里将流着我们连名字都说不出来的毒素.


  你又为什么不生气呢?难道一定要等到你自己的手臂也温柔地捧着一个无脑婴儿,你再无言地对天哭泣?


  西方人来台湾观光,他们的旅行社频频叮咛:绝对不能吃摊子上的东西,最好也少上餐厅;饮料最好喝瓶装的,但台湾本地出产的也别喝,他们的饮料不保险……


  这是美丽宝岛的名誉;但是名誉还真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健康、我们下一代的傻康。一百位交大的学生食物中毒——这真的只是一场笑话吗?中国人的命这么不值钱吗?好不容易总算有几个人生起气来,组织了一个消费者團體。现在却又有“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卫生署、为不知道什么人做说客的立法委员要扼杀这个还没做几桩事的组织。


  你怎么能够不生气呢?你怎么还有良心躲在角落里做“沉默的大多数”?你以为你是好人,但是就因为你不生气、你忍耐、你退让,所以摊贩把你的家搞得像个破落大杂院,所以台北的交通一切乌烟瘴气,所以淡水河是条烂肠子;就是因为你不讲话、不骂人、不表示意见,所以你疼爱的娃娃每天吃着、喝着、呼吸着化学毒素,你还在梦想他大学毕业的那一天:你忘了,几年前在南部有许多孕妇,怀胎九月中,她们也闭着眼梦想孩子长大的那一天。却没想到吃了滴滴纯净的沙拉油,孩子生下来是瞎的、黑的!


  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所以作研究比较重要;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也不要以为你是个学生,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种、有良心,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仆立法委员、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你很生气!


  你一定要很大声地说。




[ 本帖最后由 pp95 于 2008-4-7 20:5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20: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龙应台
題目:生气,没有用吗?



  想一想,在一个只能装十只鸡的笼子里塞进一百只鸡,会是什么光景?”台湾。就是这样一个笼子:你与我。就是这笼子里掐着脖子、透不过气来的鸡……

         ※        ※         ※

  如果你住在台湾,如果你还没有移民美国或巴拉圭,如果你觉得你的父母将埋葬于此,你的子女将生长于此,那么,这是我给你的一封信。

  写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之后;有些人带着怜悯的眼光,摇着头对我说:生气,没有用的!算了吧!

  他们或许是对的。去国十年,在回到台湾这一年当中,我有过太多“生气”失败的经验。有些是每天发生的小小的挫败:

  在邮局窗口,我说:“请你排队好吧?”这个人狠狠地瞪我一眼,把手挤进窗里。

  经过养狗的人家,看见一只巨大的圣伯纳狗塞在一个小笼子里;鼻子和尾巴都抵着铁栏,动弹不得。找到狗主人,我低声下气地说:“这太可怜了吧!”他别过脸去,不说话。狗在一旁呜呜叫着。

  有人把空罐头丢在大屯山里,我伸出头大叫:“这么美的景色,别丢垃圾!”没有回音,我只好走过去,自己捡起来,放回我的车上。

  南部的商人屠杀老虎,我问环保局:“没有法令保护这些稀有动物吗?”回答是:“没有。”

  有些是比较严重、比较激烈的失败:

  回台湾第二天,计程车经过路口时,猛然发觉有个人躺在马路中间,黑衫黑裤,戴着斗笠,像是乡下来的老农夫,姿态僵硬地朝天躺着。流水似的车马小心而技巧地绕过他,没有人停下来。我急忙大叫:“赶快停车,我去给警察打电话!”

  司机狠狠地往窗外吐了口槟榔,回头对我哈哈大笑:“免啦!大概早就死了。打电话有什么落用!”油门一踩,飞驰而去。

  《英文邮报》登了一则消息:发现“乌贼”者,抄下车牌号码,请打这两个环保局的电话。几个星期之后,我拨了其中一个号码,正要把“乌贼”报出,那边打断我的话:

  “有这样的事吗?哪家报纸登的?”

  “《英文邮报》。”我说,于是重新解释一遍。对方显然不知所措,于是要我拔另一个号码——另一个电话也不知道怎么办。最后,接第四通电话的人犹疑地说:

  “那你把号码给我好了,我们看着处理。”

  我并没有把“乌贼”号码给他;我把电话摔了。

  有一段时候我们住在临着大街的十楼上。搬进去之后,发觉对街的夜摊每至午夜,鼓乐喧天,大放流行歌曲。于是我夜夜打电话到警察局去;电话那头总是说:好,就派人去。可是,站在阳台上观望,我知道,没有人去。

  失眠一个月以后,我直接打电话给分局长,请他对我这个小市民解释为什么他不执法。这位先生很不耐烦地说:“咱们台湾实情如此,取缔是办不到的。”

  过了不久,我打开门,发现上个满脸长横肉的人站在门口,凶狠地说:“哇宰样你报警察。给你讲,哇是会宰人的,哇不惊死!”

  走在人行道上,有辆计程车扫着我的手臂飞过,马上又被红灯挡住。我生气地走过去,要他摇下窗户,说:“你这样开车太不尊重行人;我们的社会不要你这样没有水准的国民……”

  很可笑的,知识分子的调调,我知道。灯绿了,这个司机把车停到街口,推开车门走了出来,手里守着一根两尺长的铁棍,向我走来……

  分析一下这些经验。造成我“生气”失败的原因大致有三个:第一,这个社会有太多暴戾的人,不可理喻。当司机拿着铁棒向我走来的时候,我只能默默地走开。第二,我们的法令不全。老虎如果没有立法来保护,跟唯利是图的人谈人道与生态毫无意义。第三,执法的人姑息。明令摊贩不准随地设摊、污染环境,但是当执法人本身都观念不清的时候,你怎么办?

  这些都造成我的失败,可是,你知道吗?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气”的人太少。

  如果打电话到环保局去的不只我一个,而是一天有两百通电话、三百封信,你说环保局还能支吾其事吗?如果对分局长抗议的不只我一个,而是每一个不甘心受气的市民;——他还能执迷不悟地说“中国台湾实情如此”吗?如果那个养狗的人家,每天都有路人对他说:“换个笼子吧!”他还能视若无睹吗?如果叫阿旺的这个人一插队,就受人指责,一丢垃圾,就遭人抗议,阿旺一天能出几次丑呢?

  想一想,在一个只能装十只鸡的笼子里塞进一百只鸡,会是什么光景?台湾,就是这样一个笼子;你与我就是这笼子里掐着脖子、透不过气来的鸡;我们既不能换一个较大的笼子,又不能杀掉—半的鸡(不过,我们混乱的交通倒是很有效率地在为我们淘汰人口)。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要维持一点基本的人的尊严,我们就不得不仰靠一个合理的社会秩序。这个社会秩序不仅只要求我们自己不去做害人利己的事,还要求我们制止别人做害人利己的事。你自己不做恶事才只尽了一半的责任;另一半的责任是,你不能姑息、容忍别人来破坏这个社会秩序。

  最近碰到一位乘告开学术会议的欧洲学者。他自一九六○年起,大概每五年来台湾考察或开会一次。台湾的繁荣蒸蒸日上,他说,可是台北,一年比一年难看。我微笑——你要我说什么?我住过美国的纽约、西德的幕尼黑,到过欧洲的罗马、雅典、欧亚交界的伊斯坦堡、非洲的卡萨布兰卡、埃及的开罗、日本的东京;我知道:台北是我所见最缺乏气质、最丑陋、最杂乱的都市。当我站在十字路口,看见红灯未灭就在乌烟瘴气中冲过街去的一张张杀气腾腾的脸,我觉得惊骇:是什么,使这个城市充满着暴戾与怨气?

  但是我爱台湾,无可救药地爱着这片我痛恨的土地,因为我生在这里,因为我的父母兄弟、我的朋友同事、学校里每天为我倒杯热茶的工友、市场里老是塞给我两把青葱的女人———他们,还有他们一代一代的子女,都还要在这个受尽破坏的小岛上生长、生活。可是,我是一个渴望尊严的“人”;我拒绝忍气吞声地活在机车、工厂的废气里,摊贩、市场的污秽中,我拒绝活在一个警察不执法、官吏不做事的野蛮的社会里。

  我可以从皮夹里拿出护照来一走了之,但是我不甘心,我不相信“台湾实情”就是污秽混乱,我不相信人的努力不能改变环境。

  我并不要求你去做烈士——烈士是傻瓜做的。看见那人拿着铁棒来了,夹起尾巴跑吧!我只是希望你不要迷信“逆来顺受”;台湾的环境再这样败坏下去,这个地方,也真不值得活了。我只是谦卑地希望你每天去做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拍拍司机的肩膀。请他别钻前堵后,打个电话到环保局去,告诉他淡水的山上有人在砍树造墓,写封信到警察局去,要他来取缔你家楼下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地下工厂,捡一片红砖道上的垃圾,扶一个瞎子过街,请邻座不要吸烟,叫阿旺排队买票……

  我只想做一个文明人,生活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罢了。你说,我的要求过分吗?


 
原载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六日《中国时报·人间》





[ 本帖最后由 pp95 于 2008-3-29 20:4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20: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对龙应台的文章有兴趣,欢迎来这里读她的野火集全集,这些文章都是从她的野火集拿出来的。


http://cn.xs8.cn/gt/lyt/yhj/index.html

记住,有时候文章在点击之后不能打开,这个时候你按refresh是不能把文章打开的,你必须跑回目录里的文章题目,重新点击文章的题目,文章就能打开了。


[ 本帖最后由 pp95 于 2008-3-29 23:09 编辑 ]
发表于 2008-3-29 21: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本人也十分喜欢看龙应台女士的文章。

建议是否可以把这个帖子移到人文社科版块?不知楼主是否介意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22: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感謝你喜歡我的文章。我發文章的目的,最主要是文章多人看,這個專欄的人氣比較旺。移到人文社科版块,可能就很少人看了。那麽一個文章的目的就白費了。

如果你真的喜歡這篇文章,我建議你另行在人文社科版塊複製一篇同樣的文章。那麽這個文章在兩個板塊都有人看了。

[ 本帖最后由 pp95 于 2008-3-29 22:50 编辑 ]
发表于 2008-3-30 0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移动的时候选择保留原来的帖子所在版块就可以了,我想两位都会满意。:)
发表于 2008-3-30 01: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好相反,我不太喜欢龙应台……她说的民主,在我看来倒是民粹

比如看过她对于为什么不捐100元与为什么不应该起诉特别费的文章……给我感觉似乎她在要不要依法上,是有点分裂的

不过爱辩论让我懂得,我要尊重任何表达的权利,另外,表达的时候要有证据
发表于 2008-3-30 19: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题外话,我同楼上的,也不喜欢龙女士的文章和她偏激的观点,下面阐述个人意见。
首先,这个问题不局限于某个国家某个地区。不仅仅是台湾或中国其他地区才有。这样的标题和内容有煽动之嫌疑。

其次,“生气”在这里我姑且可以好意的理解为社会责任感。当然面对有些不合理的行为,我们有仗义执言的权利,但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们,是否应该为了一些违反道德或者已经触犯法律的问题采取比较过分的“自力救济”的方式,甚至是以暴制暴的方式?

“你为什么没有勇气对那个丢汽水瓶的少年郎大声说:‘你敢丢我就把你也丢进去?’”

对方是一个违反道德的例子,你却用暴力加以恐吓?(而且如果你不仅说了且实践,你是可能触犯刑法的。)请问这样的社会,会因为你的路见不平而趋向混乱还是安定?

面对社会上如文中提到的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强化公共机构:如行政、司法部门作用的同时,以合理合法的方式加以配合,而非图一时痛快的走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方式。不然,那种生气除了加剧社会的混乱和无序,不会起到任何帮助的作用。

我们追求的正义和秩序,必须用合正义和秩序的方式实现。
发表于 2008-3-31 20: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总认为...在那个年代...写的都是很明显“要醒觉”的文章..自然现在看来有些许偏激吧~想想鲁迅先生不也是这样苦口婆心地“劝骂”吗?不是还有“丑陋的中国人”类似的“骂”书吗?

当然,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区也会发生,但是龙女士应该是太爱自己的家乡,所以才会这样大胆写出来吧?野火集我已经看完了,不过个人认为自己的深度不够,有一些不是太明白的..虽然看她的文章时候,会感觉自己也是其中一个被骂的,但真的会感到羞愧,因为自己也看过这样的情况。我认同,沉默的大部分真的存有类似“少惹事“的怕事心理..害怕自己的"生气”会带来麻烦,而损失更大,所以才会有“忍一忍就算了”的态度...

呵呵...谢谢楼主把龙女士的好文章发上来...支持。:)
发表于 2008-4-11 11: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住过美国的纽约、西德的幕尼黑,到过欧洲的罗马、雅典、欧亚交界的伊斯坦堡、非洲的卡萨布兰卡、埃及的开罗、日本的东京

其实伊斯坦布尔也不怎么好,很多地方还比不上台北。。。。。。。
不过男朋友说过,中国人懦弱的劣根性有时候真的是让人觉得可怜可悲可耻。。。。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7 21:33 , Processed in 0.0636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