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方: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新加坡国立大学)
0 f% n( k3 p( c: s- H" u" t. `0 B# w+ z
反方: 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可取的(武汉大学)4 \: a4 B: S! f' y: ~+ P& U
- v" _# b$ B4 p) ~5 m! z 吴天(正方一辩):成败英雄论古亦有之,李白诗云:“秦王扫六河,虎势何雄哉”,东周列国詹何却说“见义勇为真汉子,莫以成败论英雄。”可见成败英雄论自古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然而时代的话题要有时代的意义,时至今日,以成败论英雄早已不是一种方法,一种标准,而是作为一句俗语,一种价值存在于我们的时代。
1 m! p; ?' {& q$ z! M! Q8 s: n
; p, d1 K& G5 o2 l 第一,以成败论英雄这种观点本身就有可取之处。尽管古人对此争论不休,但之所以千百年来还争论不休,不正从一个侧面说明它有可取之处吗?我们今天看待这句话,并不是从这样一个简单地角度去看,而是要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务实态度,使其顺应时代的需要。
# M; g2 x6 u8 Y5 L+ i' _9 a, m9 t, r
. E8 }1 }# Q! u. f6 D 第二,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其可取性在于将成功与英雄联系在一起。英雄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也不是一枚英雄像章,更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墓碑。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民族的旗帜与国民的榜样。, q7 j$ E6 l6 I6 T c4 V* w, m1 s
' C) Y2 f% a7 |- M6 U6 B 第三,以成败论英雄的可取性还表现在它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因为作为一种价值观,它鼓励全社会学习英雄,追求成功。
- f5 J4 [6 U2 {2 ?+ `
3 i4 o0 l4 q$ M( }; b9 _+ p% e1 x2 K 蒋舸(反方一辩):古人也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只有对概念进行清晰地界定,我们才能展开一场有意义的辩论。按照权威的《现代汉语辞典》解释,成败都是相对于具体目标而言的。英雄是指能以自身杰出的才能、品质激起他人崇高情感的人。所谓以成败论英雄,是指成功了就是英雄,失败了就不是英雄。我方之所以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可取的,理由有二。第一,以全面刻板的成败根本就论不出丰满鲜活的英雄,因此这个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一个具备了杰出才能品质的英雄能否取得外在功业上的成功,还要受到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第二,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片面
( Z* q4 `3 Z. L: M8 ?! g) I! [9 n+ b/ O- d; d
地夸大了功利的意义,如此一来,这本已功利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实在令人不敢想象。
$ [5 F) V. ?2 S9 k
) i! l* v# r/ d8 A8 q: w# R* o 郑子豪(正方二辩):我先指出对方同学犯的两个错误。第一,在逻辑上,“可取”我方是指有可取性,但不等同于照搬照抄,“不可取”在对方是指毫不可取。对方必须论证这句话,无论在任何角度,任何层面,都不值得学习与接受。第二,对方把成败论英雄当成了一个具体的方法应用在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但对方请不要忘记,今天我们要做的是一个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
1 F P2 W2 ]5 f3 m) s t/ D0 }5 B4 ]( q. |' Z g. C; u
我们之所以提倡以成败论英雄,是基于这一价值观,在个人、国家,乃至社会三个层面都有其可取性。第一,在个人层面上,这个价值观的可取性表现在他倡导成功,鼓励人们追求成功。第二,这个价值观的可取性也表现在他推动了国家发展,小至个人,大至国家,都追寻崇尚成功的同一个道理。4 P Q: M4 _6 |: w& P
) f; [, [* e4 r9 D 这个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的可取性表现在可以塑造、创造成功,鼓励追求成功的社会价值观,成为社会潮流的一种价值取向,成为社会行为的指导方向。
8 X8 v/ V0 w. E1 ^& Z, m) h' A+ p0 X* H, E
袁丁(反方二辩):对方从一辩到二辩都告诉我们说,他们今天的观点只是要证明以成败论英雄是有可取之处。
' j" S/ ~! x+ G1 F1 a4 G$ U7 T4 v) Q) }/ ]
其实,以成败论英雄最大的不可取之处,就是它论不出英雄来。) |0 {7 C% e3 K D. T
c1 f0 P1 ?# K. w
第一,从成功方面看,如果成功了就是英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战初期的希特勒不可不谓是个英雄,创建第三帝国,铁蹄横扫欧洲,可是,难道你们同意他是英雄吗?* o" L. R+ H; U8 D, x: p
; r: ~5 F* S6 d- c& o4 L 第二,从失败的方面看,如果失败了就不是英雄,那荆轲、布鲁诺都不是英雄,但是他们真的不是英雄吗?0 H; C8 E, K" Y+ B
3 Q+ W6 U% |. w. y% a; W 第三,把成败综合起来看,成败作为相对的概念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竞争之中,竞争一方的成,就意味着另一方的败。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第三个结论,任何竞争的结果都是一方英雄,一方狗熊。按照对方同学的观点,以成败论英雄,其结果只能是假英雄大行其道,真英雄纷纷落马。) o3 ]4 k+ ^7 A, h4 }
6 u4 s; K$ [: _, m3 M 付欣(正方三辩):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的可取性。
% h! K: ~" D; H/ D1 S' W6 s' N: u- N+ q, J* P' @7 a2 y
第一,当我们从价值观的角度来审视以成败论英雄这句话时,成功的含义就被扩大了。因为这时,成功还包含有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它不是简简单单的个人目的的实现,还包括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 \# M* Q4 O) A- v6 H- a, D" l- x1 F1 `
第二,倡导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能够破旧立新,用一种更加公平、客观的观念去评价人。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所提倡的是一种更加客观、公正的观念。我们说英雄不怕出身低,不看出身,看什么?看成功,看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从传统的眼光看,有些人永远也成不了英雄,但是他只要追求成功,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英雄。
8 c# P k1 v: [! |+ y, }, S
( f- X+ W* F2 r: f0 { 第三,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的可取性还体现在它对于失败者特殊的意义。吴作栋总理说:“我们的社会应该给失败者一个再次成功的机会。”我想请问在坐的各位,谁没有尝到过失败的滋味?但是因为这样,我们就放弃追求成功了吗?追求成功的价值观正是让我们不要唾弃失败者,而是要鼓励他继续追求成功。9 G$ j" l) m$ [$ j# z) R W# b
9 I: ]' L, R' l* T 余磊(反方三辩):首先看一下对方同学的逻辑,对方同学说,今天他们只要举出一点点的可取之处,他们就等于可取,而我方举出再多的不可取之处,也不叫做不可取,这是不是叫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呢?如果对方同学今天一定要我方说,有没有一点点的可取之处,我说有,在哪里?这就可以让大家认识到以成败论英雄这种观点的危害是多么大。
9 p i+ w4 D& k& F V6 ^- L" n+ c0 S
再来看看对方同学的论证方式。对方同学的论证有两条。首先,如果没有成功就是不成功,因此就应该以成败来论英雄。让我们想一下,如果英雄不吃饭的话,英雄就要变成鬼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以饭量来论英雄,看谁吃得多,谁就是英雄呢?对方同学还告诉大家,要追求成功,鼓励成功。但是,鼓励成功、追求成功就意味着要用成败来论英雄吗?! f- Q9 E+ c3 w1 C' x
+ s+ [2 A0 }6 | 其实,今天对方同学所有的问题都出在他们对审题没有清楚。什么叫做以成败论英雄,就是说一个人成功了就是英雄,失败了便不是英雄。那么让我们想一下,许多英雄身上有成功的影子,我们不反对,但是,哪个普通、平凡人的身上又没有一点点的成功呢?如果英雄和平凡人都有成功,仅以成功如何论出英雄?1 e) v/ Q* o2 Z* g' E( P) G
9 m& a7 q6 p+ v% C. k6 e
交锋
* A, i, `) U r# V+ v' N1 K W. x" A; x( y" k3 z# N
正方:对方辩友只将以成败论英雄看做是一种衡量英雄的标准,可是没有看到他背后代表的是一种价值观。
9 v& r' Q/ G* F: v$ N/ L8 O t& u
% x& s2 s) N; `+ z% g3 l& u 反方:我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鼓励成功,但是也要看人们怎么样去追求成功,恰恰是以成败论英雄,往往就是导致不择手段地追求成功。
$ i+ n( K% I% _1 ^- Z/ u2 t0 ^% s; B/ j
郑子豪:请问对方辩友,以成败论英雄是否鼓励成功?
% i+ B3 _: }/ m+ i
: d5 K2 k' Y+ J. i7 i+ V1 L$ ^ 周玄毅:对方辩友,我们今天要鼓励成功,但是我们不能鼓励不择手段的成功。所以我们不能鼓励以成败论英雄。我想请问你一个逻辑上的问题。请问成功到底是英雄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 ~; i$ Z0 q. }9 U
9 r7 b" [8 }2 U# J5 a$ a1 I
付欣:为什么对方辩友只是看到不择手段的成功呢?我们倡导时难道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吗?
! \4 X- c; w5 R0 r# e" h: p) T
余磊:不是我方要看到不择手段的成功,问题在于以成败论英雄的幌子下,有多少人去不择手段地获取成功呢?请对方同学回答我方四辩的问题。7 a8 b7 b3 L# _
9 H2 P+ J: J, u 吴天:难道对方辩友因为今天经济的发展可能带来环境破坏,就说经济发展不可取吗?难道我们今天没有其他价值观去制约吗?
3 a! q; i# l$ ]8 |7 I! ]
- K2 ~- w3 i6 W+ E. A 袁丁:对方同学类比不当,你怎么知道,以成败论英雄是经济发展而不是破坏环境呢?对方同学还是没有回答我方四辩的问题。我再问一个具体的问题,“夸父追日”和“精卫填海”都没有成功,请问夸父和精卫是不是英雄?
; ~ b/ H# z* _( B9 q+ p- T9 |
7 u6 ^$ }$ f1 Z/ k* C6 W4 R 陈晓欢:其实今天错解题意的是对方辩友,他们只将以成败论英雄看做是一种衡量英雄的标准,可是没有看到他背后代表的是一种价值观。请问鼓励成功到底哪里不可取?% x+ f2 x) \; y+ C; n2 u2 X# ]
# c5 N# E' S) m6 S% \ i 蒋舸:我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鼓励成功,但是也要看人们怎么样去追求成功,恰恰是以成败论英雄,往往就是导致不择手段地追求成功。刚才您没有回答,成功到底是成为英雄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再请问您一个反面的问题,失败是成为非英雄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呢?
" m) C5 k4 Z8 l: O2 v) I! C7 \8 a- m! i0 |
郑子豪:我们的社会并不是只有单一的价值观,在多元并存的价值观中能够相互制约。我们的社会也倡导道德,我们也追求真善美。: W6 E) g6 l' ]/ q8 ~
" u- S* g9 T. z: w 余磊:原来对方同学说,以成败论英雄是一个正确价值观的一部分。英雄是可取的,可是让我们想一下,轮胎还是汽车的一部分,坐在汽车上是可取的,大家坐在轮胎上,可取还是不可取呢?) l9 d9 x+ P$ u8 _4 `/ e0 L. p
5 M, h2 ?! X& O ~
付欣:对方辩友说得好,你们确实看到了负面效应。但是我们现在谈的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为什么在提倡社会价值观的时候,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难道我们的社会会提倡功利主义吗?, E4 Q9 o6 t9 `2 w: B( U6 l" ?
j) Q8 e ]; N0 }9 d0 k& {: j
袁丁:按照对方同学的说法,今天的辩题应该改成“以成败的精华论英雄才是可取的”。请对方同学不要混淆论题。对方同学对于充分与必要的条件一次都没有回答,请您告诉我,究竟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是不是没有关系呢?
! K7 I4 x5 o: X5 H. m5 N
! [, P, `# S+ e: Y6 ?2 i 吴天:这到底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我们不用看。因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以成败论英雄,是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为什么不可取?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 Y! [; r5 U6 b/ ` O: f/ S
0 S8 b3 Y2 p, w0 w 蒋舸:这个问题,我想我方二、三、四辩,包括我,都已经回答得很清楚了。逻辑问题您不解释,再请问一个具体的问题。岳飞的理想是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这个理想最终失败了,为什么他还仍然是青史留名的大英雄呢?* t$ \$ r8 `7 q& ~( E3 {
* G6 c' b( I4 Z" M5 Q 总结4 s* q$ N m+ g
; @- y4 {8 \. \ g
-正方: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是可取的,是因为首先它符合人的本性,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而成功则是对这种意义最好的诠释之一。' F% Z* K+ i4 O3 k6 c
' [4 L N. r( e' i2 U
-反方: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既有卓越之处,也有凡人的弱点,而成败不过是一时一事的结果。
2 i- T5 X' @3 P- M- D3 F2 u3 Y7 t+ ]5 h0 N d
周玄毅(反方四辩):今天我们一开始想谈逻辑问题。对方辩友说以成败论英雄怎么会只是一个逻辑问题呢?我方谈事实判断,对方同学说,以成败论英雄怎么会只是一个事实判断呢?那么我真不知道,我们今天该谈什么好了。
9 E. [ `' H; o- R8 U$ i
- A' l$ m9 e- V0 y% e( O# \% q3 T 的确,我们很理解,对方辩友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要在成功之中看出英雄的本色所在,这一点我们从不否认。但是当我们真正理论英雄的时候,看到的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成功时和失败时我们都说关羽是一个英雄呢?这恰恰说明,英雄本色超越了成败而存在。
: \# ~! S5 ~9 _# r& i
) \4 e! u. k3 G5 E7 `* S 今天,我方一辩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既有卓越之处,也有凡人的弱点,而成败不过是一时一事的结果。决定成败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既有英雄本人的主观努力,也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时、地利、人和等等的客观因素。方寸之地,如何容得下东海蛟龙,成败之尺又如何评判得出惊天动地的英雄气概呢?7 \( ?# f' N( x
% s1 E: n5 z( O* x7 {( p
然而,当成败成为评判英雄的尺度时,英雄身上那种崇高的精神品质就会被我们淡忘了。当成功成为衡量英雄的标准时,手段就变得无关紧要。于是,卑鄙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而高尚只能作为高尚者的墓志铭。如此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英雄观对于当今这个功利理性膨胀,人文精神衰微的现实社会来说,到底是会纯化我们的道德,还是会泯灭我们的良知,这不是一目了然吗?5 a [ k- \* x3 X# j
5 A8 O# l$ \7 E. W* r* R. A 陈晓欢(正方四辩):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为什么?因为大家体现的正是一种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然而今天对方辩友看英雄,是只看事实,不看价值,他们要论证的是一个不可取性,也就是说无论从事实角度还是价值角度来看,以成败论英雄都是不可取,可是今天对方辩友不但没有论证不可取性,还一度陷入一个事实判断的泥潭不能自拔。
! `- e& o+ }, K- Q/ Y2 r: D# f7 k1 h- e1 j
以成败论英雄,作为一种事实判断是否正确和他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否可取?根本是两码事,即使是单从事实判断的角度来看,以成败论英雄也并不是不可取的。2 ]+ g" u& t/ K
2 i8 }# N' p6 Z* {0 Q) o. J 今天我方认为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是可取的,是因为首先它符合人的本性,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而成功则是对这种意义最好的诠释之一,没有人不渴求突破,没有人不希望成功,因为这是发自内心的向往。
4 G' d* ?) Q. Z) r1 K' U* @6 e( K: P: ^. f2 U$ x
其次,以成败论英雄,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失败的教训固然可贵,可是进步还是要*成功来达至,一个社会绝不是由一群失败者来建设的,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人的成功累积起来。) b, Q2 e8 g+ O
% x* O7 K, Q4 v3 j6 \
再次,以成败论英雄,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游离于社会价值之外,就可能沦为一己私利,而缺少了个人价值的社会价值也只是徒有虚名。' z: a) S+ d4 T7 m
8 g# v; r& a; o9 A7 u 新的时代,赋予了成败新的内涵,新的世纪给予了一种新的使命,只有追求成功的英雄,才是一个时代的强者,只有藐视失败的英雄,才是一个民族的脊梁。6 |: o9 k% f* }7 g5 q
8 u7 T8 e' D( M1 x1 e (辩词有删节)
; A" m% c+ K s
2 F, o- J/ I" ~# t" Q4 R; J3 H 评委亮分
/ S! H, u Z( |2 [0 Y, d- k2 x) y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