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29|回复: 6

第二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5 09: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邀请函部分内容:


为了让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能对时事以及社会动态进行思考和批判,马来西亚多媒体
大学(马六甲院校)辩论学会 (Voices)将于2008 年7 月11 日至2008 年7 月 20 日
举办第二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世辩贰)。

除了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平台让辩论员进行思考以及系统性的批判,筹委会也希
望这次的辩论赛能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不分国界地通过交流和沟通,加深彼此
间的友谊,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马六甲院校)辩论学会
世辩贰筹委会总秘书
张晓慧启
附:第二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世辩贰)章程
 楼主| 发表于 2008-3-5 09: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章程
1) 主办单位: 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马六甲院校)辩论学会
2) 联办单位: 马来西亚终生学习行动委员会
3) 协办单位: 马来西亚宗乡青联合总会(马六甲州分会)
4) 宗旨: (i) 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世界各地的辩论员通过辩论进行思想
上的激荡和交流。
(ii) 鼓励大学生对时事和社会动态进行思考以及系统性的批判。
(iii) 提升辩论员的辩论及知识水平。
(iv) 促进世界各地大学辩论队之间的友好关系。
5) 开幕日期: 2008 年7 月12 日
6) 比赛日期: (i) 初赛 : 2008 年7 月11、12 和13 日
(ii) 复赛 : 2008 年7 月16 日
(iii) 半决赛 : 2008 年7 月18 日
(iv) 决赛 : 2008 年7 月20 日
7) 比赛地点: (i) 初赛 : 马来西亚马六甲州
(ii) 复赛 : 马来西亚马六甲州
(iii) 半决赛 : 马来西亚马六甲州
(iv) 决赛 : 马来西亚马六甲州
8) 参赛配额:
 中国大陆(4 席)
 台湾(2 席)
 港澳(3 席)
 新加坡(2 席)
 澳洲(2 席)
 欧洲大陆(1 席)
 英国(1 席)
 美国(1 席)
 俄罗斯(1 席)
 埃及(1 席)
 韩国/日本(1 席)
 大马(5 席)
9) 报名费: 每支参赛队伍马币300 令吉,须连同报名表格一起寄上。
10) 人数: 七人,包括一名领队及六位参赛者,大会将赞助这七人比赛期间在马
来西亚的住宿费及部份交通费(往返机场和住宿地点)。
注1: 随参赛队伍到来马来西亚的其余支持者的住宿和交通需自
费。
11) 奖项: (i) 冠军 : 奖金马币5000 令吉 + 奖杯
(ii) 亚军 : 奖金马币3000 令吉 + 奖杯
(iii) 全场最佳辩论员 : 奖金马币1000 令吉 + 奖杯
(iv) 每场最佳辩论员 : 证书
注2:所有参赛的辩论员(包括2 名候补)皆可获得参赛证书。
12) 比赛制度: 初赛将分为8 个小组(每组三队)进行循环赛,胜方得3 分,
负方得1 分,弃权0 分。小组赛得分最高的队伍将进入复赛。
复赛、半决赛及决赛将采用淘汰制。
13) 比赛规则:
13.1 各场辩题由主办当局拟定,参赛队伍不得要求删改。
13.2 主办当局将在赛前进行抽签,代表各参赛队伍抽出每场赛事的
辩题与立场,及全场赛会流程。
13.3 各队可自行决定各场比赛的排阵,即一辩、二辩、 三辩、四辩
和 后补人选,唯名单必须在开场前30 分钟交给主办当局。
13.4 比赛进行程序:
 正方一辩发言,时间为3 分钟。时间剩下30 秒时将有一声铃响
提示。
 反方一辩针对正方一辩的陈词进行法庭式盘问(请参阅附录
1),时间为1 分钟30 秒,没有一声铃响提示。
 反方一辩发言,时间为3 分钟。时间剩下30 秒时将有一声铃响
提示。
 正方一辩针对反方一辩的陈词进行法庭式盘问(请参阅附录
1),时间为1 分钟30 秒,没有一声铃响提示。
 正、反方二辩发言,时间各为2 分钟。时间剩下30 秒时将有一
声铃响提示。
 正、反方二辩进行对话(请参阅附录2),时间各为1 分钟30
秒,没有一声铃响提示。
 正、反方三辩进行盘问环节(请参阅附录3),没有一声铃响提
示。
 正,反方三辩须针对盘问环节进行小结(请参阅附录3),时间
各为2 分钟。时间剩下30 秒时将有一声铃响提示。
 比赛暂停,台下的教练/智囊团可选择上台面授机宜(请参阅附
录4),时间为3 分钟,没有一声铃响提示。
 自由辩论(请参阅附录5),时间各为4 分钟。时间剩下1 分钟
时将有一声铃响提示。
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4 分钟。时间剩下30 秒时将有一声
铃响提示。
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4 分钟。时间剩下30 秒时将有一声
铃响提示。
 评判员退席。
 观众发问/发言(请参阅附录6)。
 评判员重新入场,评判团代表(即主评)评述。
 主席宣布比赛结果。
 各项环节在时间已经用完时将有两声铃响提示,辩论员应立刻
停止发言。
13.5 辩论员在发言时不得作出人身攻击。
13.6 辩论员衣着必须整齐、划一及庄重。
13.7 所有辩论员必须在开赛前30 分钟抵达比赛现场,并呈交队伍
排阵名单。如有紧急事故迟到,参赛队伍须提早通知主办当 局,并
告知排阵名单。如有任何一位辩论员在开赛前5 分钟还 未到达比赛现
场,该队将当作自动弃权。
14) 评分准则:
(A) 个人得分(4  50 分)
一辩
a. 陈词内容(20 分): 论据内容是否充实;引述资料是否恰当;表达能
力的强弱;是否紧扣主题进行论述。
b. 回答一辩盘问(10 分): 是否正面回答问题;是否站稳本身立场;
是否进一步巩固本身的观点。
c. 盘问一辩(5 分): 是否指出对方立论的矛盾/弱点并进行攻击。
d. 回答三辩盘问(5 分): 是否正面回答问题。
e. 语言风度(10 分): 辩论员的表情、动作及发言态度是否合适;辩
论员对华语的掌握能力。
二辩
a. 陈词内容(15 分): 论据内容是否充实;引述资料是否恰当;表达
能力的强弱;是否延续一辩开展论述。
b. 对话(20 分): 辩论员的应变能力及反驳能力。
c. 回答三辩盘问(5 分): 是否正面回答问题。
d. 语言风度(10 分): 辩论员的表情、动作及发言态度是否合适;辩
论员对华语的掌握能力。
三辩
a. 盘问(10 分): 问题是否恰当、清晰和一针见血。
b. 回答三辩盘问(5 分): 是否正面回答问题。
c. 小结(25 分): 总结是否紧扣盘问的问题;辩词的组织归纳是否具
逻辑性。
d. 语言风度(10 分): 辩论员的表情、动作及发言态度是否合适;辩论
员对华语的掌握能力。
四辩
a. 回答三辩盘问(5 分): 是否正面回答问题。
b. 陈词内容(35 分): 辩词的组织归纳是否局逻辑性;是否成功勾勒
出整场辩论的重点。
c. 语言风度(10 分): 辩论员的表情、动作及发言态度是否合适;辩论
员对华语的掌握能力。
(B) 自由辩论(4  25 分)
(C) 整体的组织架构、团队配合与合作精神(50 分)
15) 评判员必须将评分表填妥,并交由计分员计算总分。
16) 评判员投票方式:
第一轮投票: 在评判员进行讨论之前,每位评判员先以个人观点投下一票。
第二轮投票: 当分数统计后,评判员将依据各自的评分表,将手中一票投给
总分最高的一方。
第三轮投票: 当评判员进行讨论后,各投下一票。
注3: 累积了三轮票数后,总得票数最高的一方为胜方。
17) 小组赛重赛:
 若小组赛内出现三支队伍同分的局面,主办当局将会进行重赛。重赛将分
为两场比赛,并定于2008 年7 月14 日举行。
 首先,这三支队伍将会进行抽签,抽中的队伍将直接进入重赛的第二场比
赛,而另外两支队伍则会进行重赛的第一场比赛。胜出第一场重赛的队伍
将与抽签抽中的队伍进行重赛的第二场比赛。胜出第二场比赛的队伍将进
入复赛。
 重赛当天,参加重赛的第一场比赛之两支队伍将抽出辩题和正反方立场,
双方之后各有1 小时准备。重赛的第一场比赛结束后,参加重赛的第二场
比赛之两支队伍将抽出辩题和正反方立场,双方之后各有1 个小时准备。
 参加重赛的3 支队伍都必须出席重赛的两场比赛。
 重赛进行程序:
o 正方一辩发言,时间为2 分钟。时间剩下30 秒时将有一声铃响提
示。
o 反方二辩针对正方一辩的陈词进行法庭式盘问,时间为1 分钟30
秒,没有一声铃响提示。
o 反方一辩发言,时间为2 分钟。时间剩下30 秒时将有一声铃响提
示。
o 正方二辩针对反方一辩的陈词进行法庭式盘问,时间为1 分钟30
秒,没有一声铃响提示。
o 正、反方三辩进行对话,时间各为1 分钟30 秒,没有一声铃响提
示。
o 自由辩论,时间各为3 分钟。时间剩下1 分钟时将有一声铃响提
示。
o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3 分钟。时间剩下30 秒时将有一声铃
响提示。
o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3 分钟。时间剩下30 秒时将有一声铃
响提示。
o 评判员退席。
o 观众发问/发言。
o 评判员重新入场,评判团代表(即主评)评述。
o 主席宣布比赛结果。
o 各项环节在时间已经用完时将有两声铃响提示,辩论员应立刻停止
发言。
18) 每场最佳辩论员:
 每场辩论赛的每位评判员将从八位辩论员中选出四位或以下的优秀辩论
员。
 每位评判员将依据个人意见以特定积分,分别为选出的的优秀辩论员评
分。
 特定积分分为: 优良 4 分
良好 3 分
满意 2 分
普通 1 分
注4: 任何一位评判员不得将同样积分给予不同的辩论员。
 获得最多累计特定积分的辩论员将成为该场最佳辩论员。
注5: 每场最佳辩论员所获得的特定积分将被累积起来,作为遴
选全场最佳辩论员的参考用途。
19) 全场最佳辩论员:
 出场次数(不包括重赛)至少3 次的辩手才有资格竞选全场最佳辩论员。
 夺得最多场(不包括重赛)最佳辩论员的辩手将自动成为全场最佳辩论
员。
 如果2 位或以上的辩手夺得最佳辩论员的次数一样,每位辩手之前所累积
的特定积分将作为参考,而累积分数最高的辩手将自动成为全场最佳辩论
员。
20) 主办当局将从评判团里推选一位主评,综合所有评判员的意见,发表对该场比
赛的评语(请参阅附录7)。
21) 评判团的裁决是最后决定,任何有关评决的质问将不受理。
22) 所有参赛队伍必须住进主办当局所提供的宿舍及遵守主办当局所制定之所有条
规。
23) 所有参赛队伍必须出席开幕典礼。
24) 此章程以华文版本为准。
25) 所有参赛队伍必须遵守本章程里的规则,犯规者将交由主办当局处理。
26) 主办当局有权增删本章程。
27) 各队伍之队员名单和详细资料必须在2008 年6 月1 日之前交给主办当局,如有
延误,主办当局有权力采取任何行动。
附录1: 法庭式盘问环节规则
1) 正、反两方一辩在这个环节内各有1 分钟30 秒的时间盘问问题。
2) 首先,反方一辩向正方一辩进行法庭式盘问时,将针对正方一辩的陈词作出盘
问。
3) 反方一辩在盘问过程中,可在半途中断正方一辩的回答。
4) 计时员将从反方一辩盘问首个问题时开始计时。
5) 正方一辩在回答反方一辩的问题时,计时员将继续计时。
6) 反方一辩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盘问。
7) 正方一辩将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法庭式盘问。
注6: 当一方进行法庭式盘问后,另一方只能回答盘问,并不充许针对之
前的法庭式盘问做出任何反驳.
附录2 : 对话环节规则
1) 正、反两方二辩各有1 分钟30 秒的时间交替发言,每次发言时间不得超过20
秒。
2) 当对话环节开始时,正、反两方二辩起立,并由正方二辩开始发言。在正方二
辩结束发言后,反方二辩立即发言。双方依此程序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
完为止。
3) 正、反两方计时员将分别为两方计时。当一方代表发言完毕后,另一方的计时
立即开始。
4) 当一方的发言时间完毕时,计时员将以两声铃响提示,辩论员须即刻停止发
言。
5) 如果一方发言时间被用完,而另一方还有时间,该方可继续发言直到时间被用
完为止。
注7: 重赛则是由正、反方三辩进行对话环节。
附录3: 盘问环节规则
1) 正方三辩先后向反方四位辩论员各提问一道问题,每次发问时间不得超过15
秒。当发问时间已达15 秒时,计时员将以两声铃响提示,正方三辩须即刻停止
发问。
2) 每次提问前,正方三辩须指定一位辩论员回答。
3) 被指定的反方辩论员须马上回答,而回答时间不得超过30 秒。当回答时间已达
30 秒时,计时员将以两声铃响提示,被指定的反方辩论员须即刻停止回答,
4) 接着,正方三辩将继续盘问反方其他辩论员,而被指定的反方辩论员将以不得
超过30 秒的时间回答,余此类推。
5) 接着反方三辩将进行盘问,时间、形式与正方三辩一样。
6) 最后,双方须针对盘问环节进行小结。
7) 首先由正方三辩小结,接着由反方三辩小结,时间各为2 分钟。
附录4: 教练/智囊团面授机宜环节规则
1) 双方只能派一位教练或智囊团团员为代表。
2) 这位代表可把握机会上台重新布局,直到时间被用完为止。
附录5: 自由辩论环节规则
1) 在自由辩论环节里,每位辩论员的发言次序、时间和次数都不受限制,但是
正、反两方各自的总发言时间不得超过4 分钟。
2) 自由辩论开始时,正方的任何一位辩论员起立发言。在他/她结束发言后,反方
的任何一位辩论员应即刻起立发言。双方依此程序轮流发言,直至双方时间被
用完为止。
3) 正、反两方计时员将分别为两方计时。当一方代表发言完毕后,另一方的计时
立即开始。
4) 当一方的发言时间只剩下1 分钟时,计时员将以一声铃响提示。两声铃响代表
发言时间已到,辩论员需即刻停止发言。
5) 如有一方的发言时间已经用完,而另一方还有时间,那么该方的一名或多名辩
论员可继续发言,直到该方的发言时间被用完为止。
注8: 若是重赛,正、反两方各自的总发言时间则不得超过3 分钟。
附录6: 观众发问/发言环节规则
1) 观众只限以华语发言。
2) 现场观众可发表个人意见及向正、反两方提出问题,唯需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时间为1 分钟。
3) 辩论员以不超过1 分钟的时间回答问题。若仍有剩余时间,该方的其他辩论员
可即刻接着回答,直到1 分钟的时间用完为止。
4) 现场观众必须先简单地自我介绍,并说明要向哪一方提出问题,发问者无权指
定回答人选。
5) 在必要时,主席有权力终止或拒绝观众的问题,如: 敏感问题。
6) 发问者不能出示大字报、杂志、书籍及图表等。
7) 辩论员不须根据比赛的立场发言,并可以以本身的意见和观众自由地交流。
附录7: 主评指南
主评在进行评述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应根据评判团总结出的看法对辩题进行诠释,不可只是发表个人的观点。
2) 阐述正、反两方立论的架构、主要论点以及延伸论据的策略。
3) 指出正、反两方论点中的强处和弱处,并建议双方的进攻与防守路线。
4) 指出正、反两方辩论员在整场辩论比赛的表现,并建议整体队伍或个别辩论员
可改进之处,如语音、态度、看稿的毛病(若严重)和队员之间的默契等等。
5) 给于表现优秀的辩论员适当的称赞,尚待改进的辩论员则给予指点与激励,但
必须顾及辩论员的感受,也不要让辩论员觉得主评在偏袒任何一方。
6) 在进行评述时,时间限制为20 分钟。
注9: 主评不能宣布最佳辩论员及比赛成绩。
发表于 2008-3-5 11: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澳门大学不会参赛,还是建议组委会把港澳分开,可以是香港2队,澳门1队。
发表于 2008-3-5 13: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的辩题和分组什么时候会出来呢?现在有官方网站了吗?
发表于 2008-3-5 15: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否知道这次大马都邀请了哪些队伍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3-5 17: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在的,详情我真的不是很了解。
我只是把我知道的信息放上来而已。
我想迟些筹委会会有人过来吧!
发表于 2008-3-6 17: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世辩的筹委会会邀请东马的学府来参赛....(毕竟也是两间而已嘛...)
好象很少听到东马的辩论消息....

今年的全辩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表现....
非常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19 06:39 , Processed in 0.0649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