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37|回复: 11

尘埃落定,尘埃乍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30 00: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晚,一切尘埃落定。
祝贺中南,祝贺澳大,祝贺刘京京。^_^

面对堆积如山的paper,日益临近但是完全没复习(其实我是真的忘了)的IBT,虽然请了假但是还是被扣了分的通知信件,错过了的interview,我。。。除了崩溃不知道该做什么。。。

以下,一个总结。

初赛打博特拉,我们场面上优势明显,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方的普通话有马来口音,所以我们反而显得霸道了些。赛后很多人为博特拉抱不平,这很正常,要是我做观众也会这么想的~~
这一场赢得幸运。
博特拉是一支太可爱的队伍。马来西亚的辩手真的非常单纯,他们完全不会考虑太多其他因素,只是关注比赛和辩论本身。这种心态,我们很羡慕,也很需要。
忘不了初赛刚结束,博特拉便把自己准备的所有半决赛资料全部送给了我们,其中很多精彩的话语、事例、数据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和帮助;忘不了半决赛前一天晚上他们主动要求来帮我们打模辩,并事先立好了几条不同的论,那晚的模辩,其实他们的表现比我们上场队员还要好;忘不了我们每天打模辩到三四点钟,很多情况下控制不住自己的音量,但住在我们隔壁的博特拉领队从来没有过一句抱怨(真的对不起);忘不了赛后他们的安慰和鼓励,那份真诚,即使在北京的寒风中也让人心头暖暖;忘不了一起吃烤鸭那天,我们很不靠谱地把他们约到了昌平,结果他们打车来回花了几百块也没有一句埋怨,倒是我们抱歉得不行。。。。。。
半决赛,很多朋友说我们比初赛进步了,其实这风格的转变,如果仔细分析,是受了博特拉的影响。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的自由辩不可能打得这么酣畅淋漓,我们的士气也不可能如此高涨。
所以比赛之前,东山说:这场比赛,我们肩负了两支队伍的期望。
谢谢你们,博特拉的队员。我们明年马来西亚见。

半决赛,最近无论是校内还是华辩上都是硝烟四起。比赛刚结束时我在校内发布了一些太不冷静的话,后来也有些朋友转载了,所以在这场口水战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我自己绝对没有这个意思,但很可能无意间伤害了澳大和中南的辩手,实在对不起。我太年轻,还经常被情绪所左右--如果这可以作为借口--希望大家原谅。
辩论赛,争议难免。我们也有赢过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比赛,也被人误解过,也被人攻击过,所以辩手在这样的事件中会有怎样的心情,我们理解。
客观来看,这场比赛判谁赢都有道理。如此之短的时间很难取得压倒性优势。一辩稿没有presen好,是我的错,而且错得很严重,因为这让我之后紧张了。自由辩我们在场面上很好看,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后半段乱了,我没有跟好战场。虫虫的结辩优势明显。最后的答嘉宾提问,主要还是我的错,因为我第一个回答时试图带到自己战场,但是做得太拙劣,所以被嘉宾反感了,评论说“太长”,这直接影响了东东的发挥。虫虫回答问题虽然精彩,但是提问的嘉宾自己犯了硬伤,而且所有评委都对这个问题理解错了,这只能说是我们运气不好,与潜不潜规则无关。
中南回答问题的确很赞,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但是上一篇日志中对大评审团的感激之情是不会更改的~^_^
是真的非常感动。不需要再多说些什么。

华辩上争吵的声音中,其实并没有中大的队员。为我们说话的朋友们,非常感谢,不过事情已经结束,我们也希望不要陷入无休止的讨论和怀疑中。作为一支年轻的队伍,拿冠军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本来就是一种奢望,但我们依然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天。

期末考试期间的上海赛,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全部派出主力。相信新队员们能够在比赛中成长和学习。

一切飞扬的尘埃终将落下,一切纷乱的争执总会平息,在一切都过去很久之后,我们希望,大家会记得中大,会记得我们。不是因为一场比赛,而是因为我们的实力。
会有那么一天。我们坚信。
发表于 2007-11-30 01: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祝福你们……
发表于 2007-11-30 02: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港中文的后备力量非常不错,一个队伍的成长多多少少需要一点累积
港中文在队员选择上比澳大更有优势
我相信有一天你们会站在辩论之巅的
发表于 2007-11-30 10: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之旅,能让中文大学的同学认识到这么多,感受到这么多,就什么都值得了。
加油
发表于 2007-12-1 00: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八月间,一直帮某高校的同学准备网辩。同样的,征程在半决赛后戛然而止,那天我的情绪不太好,比赛一结束就溜之大吉了。后来听同学们转述了李晓宁老师赛后给大家讲的一个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一个人拿着一支碗去买一斤油,碗装满了,但还剩一两油没装进去,这个人想,碗底那个圈里不是也能装下一些油吗?于是他把碗倒过来盛油,结果那九两油都洒掉了……

其实,胜利有的时候就像那一两油,为了得到它,你可能要用更珍贵的九两油作代价去换取。想一想,香港中文大学这一次的国辩之旅,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因为一些无可奈何的系统性风险因素,你们失去了一次参与决赛、冲击冠军的机会,确实很遗憾,很窝囊,很委屈,但你们在这过程中又得到了些什么呢?那么多人认同你们的表现,为你们的遭遇打抱不平,你们赢得了那么多人的尊重与喜爱,这还不够吗?它也许比一个决赛机会、一个冠军更加弥足珍贵。而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较之于今天的胜利者,你们也会是这块舞台上戏份更多、艺术生命更长的表演者。

诚如楼上所言,“北京之旅,能让中文大学的同学认识到这么多,感受到这么多,就什么都值得了。”

北京行,我看行!
发表于 2007-12-1 13: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蝶舞芳华,你好,你一定是辩论的前辈了。看你的贴子,又使我刚才的心情得到了平静,从你的语言中我看到了辩论的希望,但我作为一个新手,不喜欢SMILESIR的言论,他不客观,更不公正。但我喜欢你,是你使我看到了辩论的前途和乐趣。祝福你。
发表于 2007-12-1 14: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俺也要学辩论 于 2007-12-1 10:54 发表
我有一位同学热心辩论,在他带领下第一次有幸观看了大学群英会辩论赛.第一次观看正式比赛就是这样大型的比赛,幸福啊.十二支队伍,只可惜只看了一场决赛.
原帖由 俺也要学辩论 于 2007-12-1 11:14 发表
以澳门大学的实力能取得这样的结果已经应该是非常不错了,因为在A组六支队伍中,澳门大学实力是最弱的.

同样的,对于阁下今天注册后的连续发言,我也是大多不能认同的。不过没有关系,我坚定地支持你表达的权力。

能被所有人喜欢的,应该不会是“言论”,大概是钞票还差不多。

其实,任何人也没有承诺自己的言论让所有人都听起来顺耳,这个圈子怎么样,也绝不可能按照阁下个人的所谓“期待”去发展。如果没有这样的心理建设,还是不要去“学辩论”、参与辩论为好。

[ 本帖最后由 smilesir 于 2007-12-1 14:34 编辑 ]
发表于 2007-12-1 15: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ls的摘录本来也是我想摘的,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发表于 2007-12-1 15: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milesir 于 2007-12-1 14:29 发表


同样的,对于阁下今天注册后的连续发言,我也是大多不能认同的。不过没有关系,我坚定地支持你表达的权力。

能被所有人喜欢的,应该不会是“言论”,大概是钞票还差不多。

其实,任何人也没有承诺自己的言 ...


呵呵,前辈教训的是。我吸取教训。不过,小抱怨一下,我真的觉得蝶舞芳华的话更让我受益良多。觉得她的言论比你的更好一些。这样说你不生气吧?呵呵。
发表于 2007-12-1 16: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发表于 2007-12-1 21: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也需要学辩论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了
发表于 2007-12-2 00: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也是···

辩论的知识也是学不完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19 06:39 , Processed in 0.0475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