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98|回复: 3

妙趣横生的绕口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9 12: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志

妙趣横生的绕口令
发表人:银狐    日期:2004年4月15日 19:04字数:917    发表栏目:演讲与口才
是否发布到系统主页:是    发表频道:资料收集发布到组:暂无
是否系统精彩推荐:YES
http://bianlun365.blogms.com评论开放程度:允许任何人发表评论
妙趣横生的绕口令---读《中国绕口令》

绕口令是我国民间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它有意地将若干双声、叠韵词汇或发音相近、相同、容易混淆的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读起来很绕口但又妙趣横生的语言艺术。

这种语言艺术,有着独特的功能,它能锻炼人的口才,提高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矫正发音部位,培养大脑反映事物的敏捷性,有益于人们智力的发展,特别对于儿童的启蒙与语言锻炼大有裨益。孩子们从牙牙学语开始,没有一个对绕口令这种口头文学陌生的,谁都能唱诵上几段,比比看谁说得准确,说得流利,在欢笑游乐中自然而然学会了说话。另外,演员、播音员、话务员以及从事演讲活动、公关活动的人员,也都把绕口令作为业务的基本功之一,训练“嘴上功夫”。

说绕口令时,要求念得快,念慢了就失掉训练口齿的作用和艺术趣味,所以它又叫“急口令”。同时,因为绕口令拗口,也被称为“拗口令”。读起来拗口,本是文学语言的大忌,但在绕口令中却成了最大的优点。正因为它拗口以及具有短小精悍、节奏感强、想象丰富等艺术特色,才使绕口令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因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文艺百花园中永不凋谢的一朵小花。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绕口令》集古今绕口令之大成,共收录作品两千余则,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较齐备的绕口令汇总。所选作品,既注重其实用性,可供阅读欣赏;又注重其科学价值,可供有关学科研究参考。特别在当前全民推广普通话、外国人学讲中国话的热潮中,更具实用价值。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特为此书作序,并强调要加强对这门语言艺术的重视和研究。

下面从《中国绕口令》中选登两则绕口令,以供读者欣赏。

长扁担短扁担

长扁担,短扁担,

长扁担比短扁担长

半扁担,

短扁担比长扁担短

半扁担。

长扁担捆在短板凳上,

短扁担捆在长板凳上,

长板凳不能捆比短扁担长半扁担的长扁担,

短板凳也不能捆比长扁担短半扁担的短扁担。

远望一堆灰

远望一堆灰,

灰上登个龟,

龟上登个鬼。

鬼儿无事挑担水,

湿了龟的尾,

龟要鬼赔龟的尾,

鬼要龟赔鬼的水。


[ 本帖最后由 银狐 于 2007-10-31 12:22 编辑 ]
发表于 2007-10-29 19: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挺有趣的啊

  练练先  ~
发表于 2007-10-30 18: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喇嘛和哑巴
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tǎ) 目。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南边提拉着鳎目的喇嘛要拿鳎目换北边别喇叭哑巴的喇叭。哑巴不愿意拿喇叭换喇嘛的鳎目,喇嘛非要换别喇叭哑巴的喇叭。喇嘛抡起鳎目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哑巴摘下喇叭打了提拉着鳎目的喇嘛一喇叭。也不知是提拉着鳎目的喇嘛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还是别喇叭哑巴打了提拉着鳎目的喇嘛一喇叭。喇嘛炖鳎目,哑巴嘀嘀哒哒吹喇叭。
                               六十六头牛
六十六岁的陆老头,盖了六十六间楼,买了六十六篓油,养了六十六头牛,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六十六篓油,堆在六十六间楼;六十六头牛,扣在六十六棵垂杨柳。忽然一阵狂风起,吹倒了六十六间楼,翻倒了六十六篓油,折断了六十六棵垂杨柳,砸死了六十六头牛,急煞了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老六放牛
柳林镇有个六号楼,刘老六住在六号楼。有一天,来了牛老六,牵了六只猴;来了侯老六,拉了六头牛;来了仇老六,提了六篓油;来了尤老六,背了六匹绸。牛老六、侯老六、仇老六、尤老六,住上刘老六的六号楼,半夜里,牛抵猴,猴斗牛,撞倒了仇老六的油,油坏了尤老六的绸。牛老六帮仇老六收起油,侯老六帮尤老六洗掉绸上油,拴好牛,看好猴,一同上楼去喝酒。
                             天上七颗星
天上七颗星,地上七块冰,台上七盏灯,树上七只莺,墙上七枚钉。吭唷吭唷拔脱七枚钉。喔嘘喔嘘赶走七只莺。乒乒乓乓踏坏七块冰。一阵风来吹来七盏灯。一片乌云遮掉七颗星。连念七遍就聪明。天上七颗星,地下七块冰,树上七只鹰,梁上七根钉,台上七盏灯。呼噜呼噜扇灭七盏灯,嗳唷嗳唷拔掉七根钉,呀嘘呀嘘赶走七只鹰,抬起一脚踢碎七块冰,飞来乌云盖没七颗星。一连念七遍就聪明。
                           司小四和史小世
司小四和史小世,四月十四日十四时四十上集市,司小四买了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史小世买了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司小四要拿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换史小世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史小世十四斤四两细蚕丝不换司小四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司小四说我四十四斤四两西红柿可以增加营养防近视,史小世说我十四斤四两细蚕丝可以织绸织缎又抽丝。
   酸枣子
山上住着三老子,山下住着三小子,山腰住着三哥三嫂子。山下三小子,找山腰三哥三嫂子,借三斗三升酸枣子,山腰三哥三嫂子,借给山下三小子三斗三升酸枣子。山下三小子,又找山上三老子,借三斗三升酸枣子,山上三老子,还没有三斗三升酸枣子,只好到山腰找三哥三嫂子,给山下三小子借了三斗三升酸枣子。过年山下三小子打下酸枣子,还了山腰三哥三嫂子,两个三斗三升酸枣子。
板凳与扁担
板凳宽,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在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扁担绑在板凳上
                                吃桔子
 吃桔子,剥桔子,桔皮丢在垃圾箱里。不吃桔子,不剥桔子,不把桔皮丢在垃圾箱里。
                          墙上一根钉
墙上一根钉,钉上挂条绳,绳下吊个瓶,瓶下放盏灯。掉下墙上钉,脱掉钉上绳。滑落绳下瓶,打碎瓶下灯。瓶打灯,灯打瓶,瓶说灯,灯骂绳,瓶说绳,绳说钉,丁丁当当,乒乓乓乓。
妈妈骂马
妈妈种麻,我去放马,马吃了麻,妈妈骂马。
                          白老八
  白老八门前栽了八颗白果树,从北边飞来了八个白八哥儿不知在哪住。白老八拿了八个巴达棍儿要打八个白八哥儿,八个八哥儿飞上了八颗白果树,不知道白老八拿这八个巴达棍儿打着了八个白八哥儿,还是打着了八颗白果树。
                          买菜
小艾和小戴,一起去买菜。小艾把一斤菜给小戴,小戴有比小艾多一倍的菜;小戴把一斤菜给小艾,小艾、小戴就有一般多的菜。
                          吃荸荠
荸荠有皮,皮上有泥。洗掉荸荠皮上的泥,削去荸荠外面的皮,小丽、小艺和小奇,欢欢喜喜吃荸荠。
                           倒吊鸟
梁上两对倒吊鸟,泥里两对鸟倒吊。可怜梁上的两对倒吊鸟,惦着泥里的两对鸟倒吊,可怜泥里的两对鸟倒吊,也惦着梁上的两对倒吊鸟。   
兜装豆
兜里装豆,豆装满兜,兜破漏豆。倒出豆,补破兜,补好兜,又装豆,装满兜,不漏豆。  
                            两只鹅
发表于 2007-11-11 14: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狠ren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4 02:28 , Processed in 0.0497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