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25|回复: 1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夺冠经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9 01: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CTV网:首日比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晋级来源:央视网站 编辑:xcx 2007年7月16日20:16

       715日下午,中央电视台“珍视明2007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国内网络辩论赛揭幕战打响。在一番唇枪舌战之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力克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成为首只杀入16强的高校代表队。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二辩何卿源,也以最高的网络人气而荣获本场最佳辩手称号。
评委步非烟
评委路一鸣
评委孙东东
担任此轮辩论赛评委的是北大法学院教授孙东东、新生代人气作家步非烟和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路一鸣。由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因技术原因迟到一个小时,按照此前公布的网络辩论赛章程,被判落败。但三位评委同时表示,即使不是出于客观原因,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也难挤入16强。在三位评委亮出的评分表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均领先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网辩现场 高潮迭起

“如果对方辩友认为青年人不应该结婚,是因为有学业的压力,必须要好好学习;那么中年人也不应该结婚,因为有就业和创业的压力;那是不是只有老年人可以结婚了呢?但只恐怕那时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辩徐小奔的话,赢得了现场评委的一阵笑声。在整个网络辩论过程中,类似这样的高潮层出不穷。
网络辩论主持人李晗
从立论、11攻辩到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双方选手都针锋相对,列举了许多事例来强化本方观点。如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一辩为了反驳对方“因为大学生没有能力所以在校结婚弊大于利”的观点,举例说道:“我跑步跑不过刘翔,打篮球打不过姚明,的确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但这能说明跑步、打篮球就是弊大于利么?”而对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提出的“在校大学生结婚能够引领一种负责任的婚恋观,能够用有责任感的婚姻去影响没有责任感的恋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则立刻回击:“影响是双方面的,更有可能是没有责任感的婚姻观影响了有责任感的恋爱观。”
尽管双方今天的比赛异常激烈,评委们的意见却是“激烈有余,儒雅不足”。评委孙东东认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辩风火药味太浓,双方都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时语速太快甚至都没有办法使人理解。他指出大学生应追求儒雅之辩,通过讲道理使人诚服。评委步非烟也认为,双方都过于执着于自己的想法,相互攻击,但其实应该更多地通过展现自己的风采、调动观众的情绪,来征服观众和评委。

赛制改变 考验水平

“我方想请对方辩友注意,这个论点是上半场对方用来支撑自己观点的,现在怎么能反过来攻击我方使用它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二辩选手质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却被笑答,“我方也请对方注意了,我们已经转换立场了。”
网络辩论评委席
赛制的改变,是今年国际大学辩论会的一大亮点。为了考验选手的真正水平,也为了更加公平地让选手们展示自己的风采,此次大赛首次采用新赛制,规定辩论双方在上下半场需互换立场。这样,在上半场还在坚持“在校大学生结婚利大于弊”观点的正方,必须在瞬间转换为对此观点发起攻击的反方,临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评委路一鸣认为,“新赛制给选手带来的压力,远远大于以一以贯之的立场进行整场辩论所带来的压力。”

在线互动 拉近距离

此次辩论会首次采用网络辩论的形式,观众有了更多的说话机会,参与度和对比赛的影响力都大大提高,网上的在线互动更是极大拉近了观众和选手、评委及主办方的距离。
在辩论赛开始之前,网上对这一辩题就已辩得不可开交。上千名网友针对“在校大学生结婚利弊”的问题发表自己看法,彼此间争论也更加激烈,与主持人和评委之间的互动也非常积极。有网友甚至总结了在校大学生结婚的七大好处,并得到评委孙东东的及时点评。而网友们对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落败原因的质疑,评委们也及时从网上了解,并马上给出了一个公正的解释。
赛后,评委路一鸣表示,这场比赛改变了他对网辩赛的看法,“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很好,观众的发言权大了,更多地参与到比赛中来了。”
7月16日下午15点将进行网辩赛的第2场,西南财经大学和湖南大学将就“中国的国花应该是牡丹还是梅花”展开辩论。敬请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01: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国际大学辩论会中南率先进8强来源:新浪/CCTV 编辑:xcx 2007年8月2日19:45
http://news.sina.com.cn/c/p/2007-08-02/170813581262.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2日17:08 CCTV
评委评分表

评委评分表

评委评分表

  8月2日,2007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网络辩论赛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湖南大学之间展开,图为评委评分表。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01: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校代表队胜湖大 挺进国际辩论会8强 来源:文澜新闻网 编辑:宋斌 2007年8月3日7:51
    文澜新闻网8月3日消息  

     8月2日下午,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第二场比赛(16强进8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队迎战湖南大学代表队。

     我校代表队获得网友和评委的一致好评,三位评委3:0支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队,以无争议的优势战胜湖南大学代表队,顺利出线、挺进8强。

     我校将于8月12日下午,与中国人民大学对厦门大学的胜者争夺进入4强的席位。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01: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校代表队胜厦大 挺进国际辩论会4强来源:校报编辑部 编辑:xzc 2007年8月12日17:17
    文澜新闻网7月12日消息 (记者  徐志持)

    8月12日下午,2007CCTV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第三场比赛(8进4),辩题为《慈善捐款少,是因为社会同情心少/法律不健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队迎战厦门大学代表队。经过上下半场的激烈辩论,我校战胜厦大队,成功晋级四强。在本场辩论赛中,我校三辩曹吉安获最佳辩手。

    在8月18日下午,我校参赛队伍将进行新一轮辩论赛(4进2),辩题为《小户型政策是否能抑制房价上涨》,对手将是在8月13日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对垒中的胜出者。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01: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校代表中国大陆进军国际辩论会总决赛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xzc 2007年8月22日17:29
文澜新闻网8月22日消息:(记者周苏展  邓杨)

    8月22日下午,CCTV“珍视明”2007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之中国高校网络辩论赛落下帷幕,我校辩论队以3比0的比分完胜对手重庆大学辩论队,获得了国内选拔赛冠军,并将于11月21开赛的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总决赛上代表中国大陆与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东吴大学、澳门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争夺本次国辩会桂冠。

    本次中国高校网络辩论赛于7月15日开战,全国共有32支高校辩论队通过网络视频进行辩论。本次辩论赛的辩题均是向社会广泛征集的、是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并对政府决策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热点问题。本次辩论赛在赛制和比赛方式上进行创新:将辩论赛由演播厅搬到网络上,使广大网友能广泛参与,加强互动;参赛两队在上下半场要互换立场,比赛难度增加,使比赛更公平、更具观赏性。

    比赛实行分区淘汰制,我校被分在上半区,先后遭遇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湖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重庆大学等强手,一路过关斩将,五战五胜,最终拔得头筹。

    在22日举行的决赛上,我校与重庆大学围绕“高等教育应该宽进严出”与“高等教育应该严进宽出”展开舌战,比赛中高潮迭起,亮点频现,两队辩手均有不俗表现,最终我校辩论队以其默契的配合和机敏的应对获得了三位评委的一致认可。三辩曹吉安在决赛中被评为“最佳辩手”,评委张泽群评价他 “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反应敏捷”。

    比赛一结束,校党委书记徐敦楷、校长吴汉东即打来电话,对我校辩论队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

    校党委副书记刘可风对校辩论队、指导老师,及学工部、宣传部、法学院、校团委、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在辩论赛期间付出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并预祝校辩论队在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总决赛上再创佳绩。   
  
    即将代表中国大陆出征国际群英辩论会总决赛的辩手们表达了对一直以来支持他们的学校领导、指导老师、工作人员及观众同学们的衷心感谢。面对新的挑战,他们满怀信心地说“在未来的国际赛场上,我们会努力拼搏,尽展中国当代大学生的风采,绝不让中南人失望。”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01: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网:中南财政夺冠国辩会内地选拔赛来源:人民网 编辑:dy 2007年8月23日10:43
文澜新闻网8月23日消息:(转自:人民网)

    8月22日下午,CCTV2007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之中国高校网络辩论赛落下帷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辩论队以3比0的比分完胜对手重庆大学辩论队,获得了国内选拔赛冠军,并将于11月21开赛的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总决赛上代表中国大陆与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东吴大学、澳门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争夺本次国辩会桂冠。

  本次中国高校网络辩论赛于7月15日开战,全国共有32支高校辩论队通过网络视频进行辩论。本次辩论赛的辩题均是向社会广泛征集的、是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本次辩论赛在赛制和比赛方式上进行创新:将辩论赛由演播厅搬到网络上,使广大网友能广泛参与,加强互动;参赛两队在上下半场要互换立场,比赛难度增加,使比赛更公平、更具观赏性。

  在22日举行的决赛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重庆大学围绕“高等教育应该宽进严出”与“高等教育应该严进宽出”展开舌战,比赛中高潮迭起,亮点频现,两队辩手均有不俗表现,最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辩论队以其默契的配合和机敏的应对获得了三位评委的一致认可。该校三辩曹吉安在决赛中被评为“最佳辩手”,评委张泽群评价他 “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反应敏捷”。(周苏展 邓杨)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01: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幕后:冠军是如何产生的
来源:新浪 编辑:dy 2007年8月23日10:45

文澜新闻网8月23日消息:(转自:新浪)



http://news.sina.com.cn/c/2007-08-23/093213726410.shtml



    32支队伍,33天厮杀,她从第一天一直走到最后,最终笑傲群雄,摘得中国大学网络辩论赛的桂冠。她就是辩坛新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这支队伍是那样的年轻——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首支校常规辩论队,从04级法学院学生组建她算起,至今也不过短短3年时间。然而,她却取得过如此之多的骄人成绩:2005年成为“天伦律师杯”湖北高校法学辩论赛冠军队;2007年夺得全国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冠军称号;再到今天成为中国大学网络辩论赛冠军。这一路,她究竟是怎样走来的?

  “我们就像兄弟姐妹”

  提到队伍成功的原因,不论是教练还是队友,首先想到的就是“团结”二字。“团结的队伍无往而不胜!”三辩选手曹吉安说。

  这支队伍组建三年,队员们也在一起生活了三年。观众们所熟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辩论队可能只有网辩赛上出现的三位辩手,然而在他们的背后,还有八九位不为人知的陪练队员。“没有这些队员的帮助,就不会有今天我们的胜利。”

  由于辩论队坚持“以学生为主,锻炼学生能力”的原则,因此从拿到辩题开始准备、找资料到模拟辩论、分析与总结,各个环节都是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只做一些指导和点评。这巨大的工作量光靠参赛队员是绝对完成不了的,此时,陪练队友们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7月21日网辩赛开赛起,辩论队内部每天都要打一场模拟赛。陪练队员们会很仔细地去观看对手队的辩论比赛,揣摩其辩论风格,抓住其辩论特点,然后尽量模拟对手来测试参赛队员,使正式上场的队员能够适应对手的打法,提前做好准备。

  “我还记得碰到湖南大学的那场比赛,我第一个感觉就是,咦,怎么这么像啊!还有厦门大学那场也是如此,很多论点和论据,陪练队员们在模拟赛中都已经猜到了,在场上一点也不用慌。”说到这,曹吉安忍不住笑起来。队友们的精心准备给他们带来了信心,使得他们在每场比赛前都能做到胸有成竹。

  由于上场的三位辩手每天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准备辩论赛,因此有时积攒了一大堆脏衣服都没有时间洗。有一次,队里的两位女队员发现了,就不声不响地把衣服拿去偷偷洗干净了才送回来。“我们当时很感动,真的觉得大家互相之间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二辩何卿源现在提到这件事,还会很激动。

  一切为了学校的荣誉

  对母校深深的感情,也是这支队伍能够一路吹响胜利之号的另一原因。

  “你不要怪我喜欢夸我们的学生,但今天的成功的确首先要归功于我们的辩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辩论队总教练,人文学院逻辑学黄教授说到。

  这次的网辩赛,队里原本并不是计划让徐小奔、何卿源、曹吉安三位辩手上的——他们刚参加完全国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又都要准备考研,但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学校临时决定还是派他们三人上场。

  “我当时真的很不愿意。”何卿源告诉记者,“从3月份到6月份,我一直在打全国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已经身心俱疲了。但老师和我们做工作:这一切都是为了学校的荣誉。想一想,只好一咬牙,上!”

  曹吉安也是如此,原本计划在打完了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后,能够利用暑假的时间好好复习一下下个学期的考研,可任务却来了。权衡再三,他放弃了原来的计划。一句话,“为了我们的学校。”

  “而且我尤其要提的是陪辩队。他们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与贡献,他们流的汗水一点不比场上的选手少,却没有展现自己的机会,但他们毫无怨言,完全接受学校的安排。这些令我们老师都是非常感动的。”提到陪辩队,黄教授的言语中有一种难以掩饰的自豪。

  为了准备这次的比赛,辩论队所有的队员都牺牲了假期,整个暑假泡在了学校。每天早八点到晚九点,一直都要在基地训练。武汉的夏天热,只有晚上能够凉快些,因此队员们还要利用晚上的时间,回到宿舍查找资料直到深夜。“我想,还是一种对母校的荣誉感在支持着我们坚持下来吧。”曹吉安说。

  “对辩论的热爱助我做选择”

  今天会走上辩论这条路,是在决赛中获得“最佳辩手”称号的曹吉安之前没有想到的。

  “我其实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曹吉安这样评价自己。“还记得是初高中的时候观看国际大专辩论赛,当时心里对辩论不过非常的向往罢了。后来考进了法学院,老师说学法律的口才一定要好,于是又参加了新生辩论赛。谁知往后就一发不能收拾了。”

  对辩论的挚爱促使他做了很多选择,甚至包括搁置复习考研。“我当时真的权衡了很久。辩论赛要打这么久,而十一月份就要考研。我到底怎么抉择?两头兼顾可能就两头都顾不好。想来想去,我还是决定暂时放弃考研,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因为我真的太喜欢辩论了。”

  何卿源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他承认,虽然辩论能够使他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增加,但对于考研方面的科目冲击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在‘博’与‘专’前,我选择了‘博’,选择了接识更多的朋友,更多的大师,接受更多的知识,我不后悔!”

  “我们从来不苛求些什么,只要在辩论中我们付出过,努力过,奋斗过,拼搏过。那些洒在辩论中的欢笑和泪水,是我们青春路上最美好,最壮阔的记忆。这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辩论队对于辩论的追求和渴望,更是光荣和梦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辩论队在自己的博客上,如是描绘自己。也许,这就是对于这支冠军队伍的最好诠释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01: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天:群英辩论赛笑傲群雄
来源:楚天都市报 编辑:dy 2007年8月30日9:54

文澜新闻网8月30日消息:(转自:楚天都市报)



http://news.cnhubei.com/ctdsb/ct ... 200708/t70776.shtml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图为:三位辩手徐小奔、何卿源、曹吉安(后排着黑色西服者)与相关人员合影
  “团结的队伍无往而不胜!”

  在8月下旬举行的2007国际大学群英辩论赛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桂冠,并将代表中国大陆进军国际辩论会总决赛。首次参加这一赛事的中南财政大何以笑傲群雄?
  国际群英辩论会缘起于1993年开始举办的国际大专辩论会,及其5年后开赛的全国大专辩论会。这两项国内外顶级辩论赛事的交替举办,为促进华语国家和地区文化的沟通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32只参赛队伍多是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师大、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传统名校。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首支校常规辩论队是那样的年轻——从04级法学院学生组建至今,三年中他们频频取得佳绩:2005年成为“天伦律师杯”湖北高校法学辩论赛冠军队;2007年夺得全国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冠军称号;再到今天成为中国大学网络辩论赛冠军。
  32支队伍,33天厮杀。提到队伍成功的原因,不论是教练还是队友,首先想到的就是“团结”二字。“团结的队伍无往而不胜!”
  本次网络辩论赛的规则是,全国32支高校辩论队通过网络视频进行辩论争夺A组中国代表队的1个名额。抽签分成上下半区进行对抗淘汰赛,共5轮31场。比赛使用三方网络视频技术,双方辩手在各自的学校、评委在北京通过网络进行辩论和评判。
  观众们所熟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辩论队可能只有网辩赛上出现的三位辩手,然而在他们的背后,还有八九位不为人知的陪练队员。
  从拿到辩题开始准备、找资料到模拟辩论、分析与总结,各个环节都是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只做一些指导和点评。这巨大的工作量光靠队员是完成不了的,此时,陪练队友们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7月21日网辩赛开赛起,辩论队内部每天都要打一场模拟赛。陪练队员们会很仔细地去观看对手队的辩论比赛,揣摩其辩论风格,抓住其辩论特点,然后尽量模拟对手来测试参赛队员,使正式上场的队员能够适应对手的打法,提前做好准备。”“高等教育应该宽进严出还是严进宽出?”
  “三天可盖起一栋大楼,能培养出一位大师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战胜“同城师兄”中国政法大学后进入决赛,与力克北京交通大学的重庆大学狭路相逢。辩题重回大学象牙塔:“高等教育应该宽进严出还是严进宽出?”
  上半场,一向以攻守严密著称的重庆大学为正方,开场就展开了小范围防守战术,给高等教育下定义,认为其包括全日制和成人两种,以否定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来放窄立论面躲避对手进攻。重庆大学从辩题的两端立论:宽进可以给更多人受教育机会,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国民素质;而严出则是对社会负责,是解决当前大学生质量普遍下降的最好方法。
  而反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则认为,现代社会有分工,人才需求有层次性,并非所有人都需要接受高等教育,考虑到现实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看,严进宽出才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佳方案。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正方继续强化自己的立论,从高等教育旨在培养与塑造人的角度出发,强调只有宽进严出才更能够让更多人接受教育,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并多次就现实中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变宽了好还是不好向对手发难。
  作为反方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接过剑锋,以“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变宽了,但每一条途径都加强管理,提高门槛,最终仍为严进”的观点将正方的进攻消解,并始终将攻辩的重心放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现实情况上,认为资金、师资跟不上,“学生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方法并不能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还造成高校负债累累的情况。“1999年至2005年,我国新增770所高校,平均每3天新建一所。我们可以三天盖起一栋大楼,但我们三天能培养出一位大师么?”一句反问,气势夺人。“我们从来不苛求些什么,只要在辩论中我们付出过,努力过,奋斗过,拼搏过。那些洒在辩论中的欢笑和泪水,是我们青春路上最美好,最壮阔的记忆。这是我们的追求和渴望,更是光荣和梦想。”曹吉安、徐小奔、何卿源在自己的博客上,如是说。也许,这就是对于这支冠军队伍的最好诠释吧。
  据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于11月21日开赛的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总决赛上,代表中国大陆与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东吴大学、澳门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争夺本次国辩会桂冠。
  本报实习生吕傲傲子综合央视报道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01: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校辩论队:用汗水和友情浇铸桂冠
来源:文澜新闻网 编辑:杨斐 2007年10月27日14:21

文澜新闻网10月27日消息   (文澜记者:张萌 谢斓烨)



    2007年7月15日,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之中国高校网络辩论赛拉开帷幕,我校辩论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1所高校展开角逐;

    8月15日,中国高校网络辩论赛四强名单出炉,我校以完胜的傲人姿态位居榜首,他们的雄辩风姿深深折服了观众;

    8月22日,中国高校网络辩论赛落下帷幕,最终我校摘取桂冠,他们出人意料的精彩表现惹得各媒体争相报道冠军风采。

    接连打赢了“天伦律师杯”湖北高校法学辩论赛和全国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的辩论队,如今更是头顶中国大陆区冠军的桂冠,即将出征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总决赛。面对这耀眼成绩和万千瞩目,辩论队的选手们却淡然一笑:“仅仅是赢得了一场比赛而已。”


                     不仅仅是一场比赛,而是一场战役

    最初得知将代表学校参加高水准的国际大学群英辩论赛时,辩论手们真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大家深知参加这场国际性的辩论赛是一次极其难得的机会;忧的是,辩论队刚刚打完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每个人几乎已经是筋疲力尽。“说实话,那个时候打心眼里不想迎战这场比赛。”参赛选手曹吉安苦涩地笑了笑。

    但是为了学校的荣誉,辩手们没顾的上好好休息一下,便立即投入到了国际大学群英辩论赛的训练中去。在备战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期间,辩手们已经接受了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但他们所要面临的新一轮训练却比以往更加严酷,更加辛苦。

    辩手们每天早上七点钟起床,聚在一起读书。大家经常埋头读书、整理资料而忽略了时间,等回过神来往往已是下午两点多钟。下午打一场小型的模拟赛以锻炼辩手们的思维和口才,模拟赛结束后他们又要进行新一轮的整理资料和经验总结,而从零点一直整理到凌晨六点对他们来讲可谓是家常便饭,就这样每天重复着“读书—整理—比赛—再整理”的枯燥模式。

    每天高强度的反复训练和毫无规律的作息时间,对辩手们的心理和身体都无疑是一种挑战。在近两个月的封闭式训练中,辩手们的身体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问题。轻则嗓子沙哑、喉咙肿痛,重则感冒发烧、病倒在床。尤其在应战十五天中三十场的密集赛事时,辩手们为了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好下一场比赛的准备,常常熬夜搜索资料,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使他们饱受失眠之苦。

    除却严酷的训练和密集的赛程,最让辩手们吃不消的是本次大赛全新的比赛规则:比赛分上半场和下半场,双方选手互换立场,这就等于长达五个小时的比赛中打了两场辩论。面对如此刁难辩手的规则,辩手们都频频摇头,叹气道:“这规则实在太恐怖了!”

    “坐在网络前两个半小时打比赛,任谁的体力都支撑不住啊。所以我们都会携带面包之类的食物充饥,当摄像头向上一抬,我们就立即拿出桌下的面包啃上两口。”徐小奔调侃起比赛时的辛苦。

    即使是如此艰辛,辩手们仍然克服了一切心理和身体上的困难,一路过关斩将,频获佳绩。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咬着一口气,坚持打下去。“这场比赛到最后,已经成为了一场意志和体力的较量,到后来们难免都会出现懈怠情绪,但我们想既然已经走到了现在,就要坚持下去!我们最终发现,原来只要全心全意地打好每一场比赛就能赢到最后!”上场选手徐小奔一语道出了所有辩手的心声。


                        不仅仅是三个人,而是整个团队

    在这场群雄争霸、高手云集的激烈论辩中,始终站在“第一线”同各路高手正面交锋的三位辩手给评委和观众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徐小奔的亲切儒雅、何卿源的犀利精准,曹吉安的大气沉稳,三位辩手各具有特点,但又相互配合得天衣无缝。

   “比赛时,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出自己辩驳对手的观点,剩下的两个人就可以立即领悟到他心中的想法,并且立即挺身而出支援他,推进他的观点,加深他的观点。”曹吉安道出了三位辩手的“心有灵犀”。这种难得的默契是三位辩手自04年的校园辩论赛起,历经07年“天伦律师杯”湖北高校法学辩论赛和全国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直至今日的国际大学群英辩论赛磨合锤炼而成。

    辩论队中的选手邱雅带着自信的笑容感叹道:“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团结和默契可以说是很多学校的辩论队所不能企及的,不可否认,其他高校中有比我们更为优秀的辩手,但他们只是一个人,并不是一支团队!”

   “冠军是属于整个团队的!”几乎是每个辩手脱口而出的获奖感言。在赛场上得以一展身手的虽然只有三位经验丰富、论辩过人的选手,但团队中其他实力不俗的辩手也为比赛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甚至做出了很多牺牲。相对于上场选手的陪练队员每天也要接受严酷的训练,而他们还担负着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模拟对手的辩论风格以帮助上场选手适应对手的打法。他们每天不停地观看对手的比赛,揣摩他们的辩论特点,最后甚至将对方每位辩手的性格特点、说话语气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得益于陪练队员的帮助,上场选手在一次赛后不禁惊呼:“简直太像了,他们所阐述的观点,我们的陪练队员早就想到了!”

    平日里,辩手们之间以有趣的外号相称。徐小奔被大家亲切地唤作“小骡子”,而“丸子”、 “中南小土豆”则分别是何卿源和曹吉安声名远播的外号。在每位辩手的心中,这个队伍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没有人是所谓的上场选手也没有是所谓的陪练队员。大家每天同吃同住,一同训练。每当训练结束,队员们就聚在电视机前一起聊些轻松的话题,尤其是亚洲杯火热上演的时候,男生女生10个人一齐在电视机前大喊加油,热闹的气氛将训练的疲惫一扫而光。

    每场比赛,三位辩手在台上舌战群儒、全力应战的时候,每位陪练队员都在场下紧紧地揪住一颗心。那一刻,所有辩手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为了共同的信念而竭尽全力。惟有用辩论队队长王涛的一句话才能真正地形容如此的一支队伍:“我们这个团队已经浑然一体了!”


                      不仅仅是一场辩论,而是一段人生

    当最后一场结束,主持人宣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胜时,辩手们一时都难以相信:“比赛真的结束了,我们真的拿到冠军了?!”

    辩手徐小奔长吁了口气感叹到:“毫不夸张地讲,比赛结束后我头痛了整整三天!”但“抱怨”过后,回头看看走过的这一路,他说:“虽然头很痛,但我很开心!而真正打动我的是朋友和老师的关心,尤其是暑假里我们学校很多留校学生坚持每次到现场为我们加油助威,否则只面对一个冷冰冰的电视机,真的很难让人有说话的欲望。”

    经历了这场如此艰难的“战役”,辩手们有的感谢通过这次机会所经受的磨练,有的欣慰通过此次比赛终于向大家见证了我校的实力,但更多的人发自内心地珍惜:“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个夏天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是一件人生中难得的机会,也是一次难忘的回忆!”

    抽身而退,洗尽铅华,辩手们最后沉淀的肺腑之言皆是关于“思维”和“朋友”。从幼年对辩论的好奇和对辩论赛的神往,到如今看淡头衔,只求在论辩中变得理智成熟,辩手们已经收获了辩论的实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底蕴。

   “辩论对我的意义,就是推动我不断的吸取知识、提高内涵, 而它更教会了我如何做 人做事,在这个团队里树立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辩手何卿源说道。

   “朋友结下了是一辈子的事。”这是辩手邱雅的感悟,“我看中的是在辩论中交往的人,通过这个平台认识了很多一辈子的朋友!”这是曹吉安的感慨。

   “等我们大学毕业后,我相信只要我们中有谁有事情,大家一定会像现在一样团结起来,我们已经是一辈子的莫逆之交了!”这是徐小奔的感言,还有更多、更多的辩手重复着几乎是同样的话语……


    记者手记: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坚定地相信一辈子?也许惟有同辩论队一起走过才能深切地感受到吧。这场国际大学群英辩论赛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光芒四射、风光无限的荣耀榜,而对于辩论队来说,却是一段精彩的人生体验,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这旅途中经历的所有欢笑和泪水都将深深铭刻在团队里每一个人的心中……
发表于 2007-11-7 11: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做的好,不如空间好。
发表于 2007-11-15 01: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发表于 2007-11-15 18: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知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以简称中南财政大学。
发表于 2007-11-15 23: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1-22 16: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想到中南财大这么强,使我更想早点成为她的一员了,哈哈!
发表于 2008-10-5 13: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路过,路过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19 06:38 , Processed in 0.0512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