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6|回复: 0

(转帖)华人子弟,个个是天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7 20: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牛津大学

李 宁  
 

刚上中学的儿子,被老师问他是否数学天才。在英国当了两年班中数学冠军的他,有点腼腆地答道:「可能是」。老师再加一句,「认为自己可能是数学天才的人,很大机会真的是。」儿子回来后,乐了半天,「自己是数学天才」的信念更加牢固,对数学科的学习兴趣又浓了几分。不过,作为母亲的我,自然十分明白儿子的「数学天才」从何而来。

  从降班生到「天才」   

事情的真相是,儿子在港上小学至3年级,数学一度面临「降班威胁」,下课后到补习社恶补了足足一个学期,后来虽然能够留在精英班,但和同学相比,只属中等水平,更遑论对数学有多大兴趣。来到英国后,儿子忽然发觉自己成为了班上的「数学天才」。当连乘数表也未背得出的同学还在计算第三题时,他已经完成了整份20题的算术,有时候,他的计算速度比老师还快。于是,他渐渐相信自己真的具有数学天份,放学回家还会自动自觉地做一些数学练习。2年下来,「数学天才」便在「庸才」的衬托下成形。

   除了儿子外,家中还有其他「数学天才」。两位在香港完成初中课程的外甥女,来到英国后,也成为学校中的「数学天才」。其中,小表姐刚入读一间以成绩首屈一指闻名远近的女子中学。她的数学老师花了半天,才能找到她未学过,又属于课程内的范畴。为了这位「数学天才」,可怜的老师要特别设计一套只有她一个人上的「精英班」课程。当然,小表姐在香港从幼稚园读到中三,从未拿过任何数学奖。儿子就读公校,老师没有多花心思为他单独设计课程,有时还会剥削他,把他当「廉价劳工」,吩咐「极速」完成算题后无所事事的他,去教导还在苦苦思索中的同学。当然,儿子会很乐意地接受这份差事,认为是体面极了。

  以人为本 独步天下?

   不要以为华人只是在数学科,才能独占鳌头。那天看BBC网站,才发现原来华人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华人子弟的学习表现,是英国26个移民群体之冠。这份由英国公共政策研究所发表的报告,看后令人对华裔下一代充满希望。在英国的下一代移民,接受全日制教育时间长度排名榜中,华裔拿了个第一名。华裔子弟平均离开学校年龄为20岁,比向来重视下一代教育的印度移民的19.5岁为高。

   本土英国人更被远远抛在后面,他们的平均离校年龄仅是刚好中学毕业的17.5岁。再看考试成绩,华裔子弟又夺一个冠军,超出英格兰平均值11点。去年的英国中学会考GCSE,华裔学生的成绩是英国所有族裔之冠。7A、8A状元,比比皆是。住我家里的大外甥女,没有花上太大气力,去年GCSE便拿了一个7A,羡刹隔壁的白人师奶。至于小外甥女就读的名校,女校长在面试时,特别提到对华人学生的信心。原来这间只有寥寥数位华人学生的学校,去年便是靠一位拿了10A的华裔女学生争光。小表姐看着以女状元为封面的校刊,以及刊登了女状元照片的地区报,顿时感到心情沉重,怕别人拿她和这位为国争光的师姐相比。

  「填鸭」移民之后……

 事实上,笔者在英国认识的香港移民下一代,很多都是学业有成。GCSE考试成绩由5A到10A大有人在,入读剑桥牛津亦大不乏人。大家讨论一番后,得出的结论是,香港的填鸭式教育精神,配上英国的着重创意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生成独步天下的协同效益,令我们的子女能够在英国学校中脱颖而出。

   不过,报告也有一些令人泄气的数字。例如华人在英国的就业率和收入情况,都比十年前大退步。十年前,华人时薪相当于今天的10.8英镑,是英国第5个收入最高的移民群体。十年下来,时薪却下降至排第18名的10.10英镑。整体来说,华人现时的年收入不要说难望美加澳等西方国家移民的肩膀,甚至连乌干达、肯尼亚、印度、菲律宾、尼日利亚、斯里兰卡、牙买加等第三世界国家的移民也不如。这一代节节落后,唯有寄望下一代吧。英国华人资料人数:14万4千人,占总人口比例0.24%;就业率:69%,与牙买加并列第19位,远低于菲律宾的84%;平均年薪:19,700英镑,移民收入榜上排第17平均时薪:10.10英镑,移民收入榜上排第18,远低于10年前的第5名。平均每周工时:37.5小时个体户比例:17%。 


资料来源:BBC



[ 本帖最后由 pp95 于 2007-10-27 20:28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8 20:39 , Processed in 0.7187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