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6|回复: 0

人才流动应当限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10 15: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bsale[50]lbsale[这个贴子最后由ombre在 2004/09/12 00:42am 第 1 次编辑]

材料学院(反方)
一辩陈词: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非常佩服对方一辩的雄辩才能,然而华丽的言词代替不了理性的思考,激昂的语句无助于价值的升华。今天,还是让我们构造一个理性的空间,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吧。
我方的观点是“人才流动应当限制”。
首先,何谓人才?对方辩友依然是概念模糊,人才是校饺者,不错,可人才要在一定区域内发挥其专长,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算是人才。在这里,对方辩友犯了一个最根本 性的错误。
第二,我方的观点是“人才流动应当限制”,那么,限制又是什么呢?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限制就是稳定,就是合理的规化,合理的利用。对方辩友也正在大谈流动,孰不知流动本身就具有限制,人才流动就是要在限制的基础上进行,不加以限制的流动,是无休止。盲目的流动,是形而上学说。 事实胜于雄辩,当代经济界瞩目的亚洲“四小龙”有三条是靠华裔及中国人而腾飞的,如果当初我们就对人才流动加以限制,使其稳定,三龙合一,中国这条巨龙不早腾飞于空了吗?数字是枯燥的,却是最令人信服的了。早于60年代因人才流动造成发展中国家损失高达40亿美元,而这些人才至少为美国创造了6万亿美元的收入呀。这一前一后, 相差多少!让我们再回到国内,看看众所周知的广州,深圳吧,他们正处于什么局面?处于人才流动的混乱局面呀,人才局部过饱和,而局部极缺呀。难道我们还不应该对其加以 限制、规化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产力水平,需要的人才配置结构是不尽相同的,所以,面对新世纪,我们更需要对人才流动加以限制。规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符合我国整体效应。适应长远的发展趋势,故我方认为“人才流动应当限制”。谢谢!

二辩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我就从人才的无限制流动所带来的后果继续论证我方观点。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规律和条件,而对方辩友却无视人才流动的条件和后果,盲目地对其大加鼓励,那么就让我们看看人才无限制流动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后果。
首先,人才的无限制流动导致我国经济的不协调发展,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也许对方辩友会说,正因为经济两极分化,我们才要鼓励人才流动,以求全面推动经济发展吗? 但事实真如你们所想,人才会自动流向那块贫瘠的土地吗?据统计,在对北京大学生择业方向的调查中,有68%的人把收入高低作为择业的首要标准。如此狭隘的金钱观,如不加以限制和规划,难道他们会如你们所想,走向贫困地区吗?
其次,人才无限制流动导致我国人才资源不合理配置,即局部地区人才过饱和与部分地区人才极度缺乏。据统计,99年大连各单位上报的扩大计划招聘人数6973人,而应聘 而来的竟达1,2万人。更有甚者,今年将有11万学子共赴深圳去竞争仅仅一万个职位,如此下去,后果不言而喻吧。
第三,人才无限制流动造成大量人才外流给我国带来巨大损失,这正是“自家栽树,别人乘凉”啊!有资料显示,美国电脑中心19个部主任中的12个,硅谷主要技术力量的三分之一和阿波罗登月工程高级工程师的三分之一都是龙的传人。美国人甚至自豪他说:“我们每年三分之一的财富,甚至更多都是由华人创造的。听了这样的话,不知对方辩友感受如何,在座的炎黄子孙又是如何想法呢? 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对人才流动加以合理地限制才造成今天的这种局面,而对方辩友却依然对这种无限制的人才流动大唱赞歌,为大家营造一座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这实在让 我们无法苟同,还是让我们用理性的眼光来看看这个现实的世界吧。我方认为:人才流动应当限制,这既符合大局又顺应潮流,不加修剪的小树怎能成为参天之本,不加限制的人 才流动更将祸患无穷!
所以我方认为只有对人才流动加以限制才能真正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能使明珠更加堆瑰,巨龙早日腾飞。

三辩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面对学识渊博,滔滔雄辩的对方辩友,我才知道什么是人才。如果我们系以高额奖学金邀请,不知化系鼓不鼓励这样的人才流动。 面对现实,对方同学只是“雾里看花”,请你们不要“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辩论稿”啊!
现实的人并非都是纯洁的天使,现实的社会纷争不断。 近年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人民收入差异的不断拉大,使跳槽仿佛瞬间成为与成功拥抱的起跑线。 据国有大型企业状况调查表发现,仅两年内这些企业的业务骨干就流失1/3多,如北京市某部公司35岁以下的科技人员流失率达76%,北京大中型企业青工流失率已达35%。 而且据统计,进入人才市场的应聘人员中,有61 .4%来自全民所有制单位,其中从工业企业来的人员占27.3%,从文教、科研、商业来的人员占37.3%。这些调查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行业和部门人才流失现象极为严重,面对人才沙漏般地流走、很多国企经营者普遍认为,受政策的限制,对人才流失,他们束手无策,与此同时,不少外资企业 正对国企人才虎视耽耽,真所谓“前无他路,后有追兵”啊! 员工频繁跳槽也是令私营企业者板头痛的问题,据统计私营企业普通员工有50%的年度流动率,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每年也有约川%在流动。员工虽不是说来就能来,但总是说走就要以走,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也把员工高流动列为导致巨人危机的原因之一。私营企业员工的不稳定和频繁活动已给私营企业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企业的经营者们只好一面高呼《不要说走就走》,一面低吟《把悲伤留给自己》呀。看来制定法律来明确规范人才流动,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面对以上事实,难道对方同学还能执迷不悟地一味强调人才流动应该鼓励吗? 所以人才流动的限制,既不是逃避竞争的避风港,更不是束缚发展的篱笆墙,而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那么就让我们认清真相,采取行动,完善制度,健全市场吧!谢谢大家!

四辩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经过一番激烈的自由辩论,我禁不住要间对方辩友,今天辩论,是你们想来就来呢?还是因为你们个个都是化工学院辩论方面的人才呢?参加一次活动尚 且如此,何况其他呢?
下面,我想总结对方的几个基本错误观点。 首先,对方辩友没有看到普追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我方承认,人才,人各有志,人各有利。但是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存在着共性——即他们都是在其专业方面进行创造性劳动 的人,所以我方认为,在这样一个共性的前提下,应当对其 流动加以限制。
第二,正是由于你们所倡导的鼓励人才流动,才导致现在人才流动的日益扩大化和无序化。社会上才产生了一些热门职业,造成了一些地区人才浪费和过剩。我方认为,在这种时候,应当对人才流动加以限制,让人才以国家大局和个人专长为首要标准来竞争,以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
第三,面对当今人才流动加剧,而又元统一规范加以限制的现状,对方辩友不但看不到其隐患,反而大加赞赏大为鼓励,孰不知任何事物都是物极必反或过犹不及的。如果 一味对这样的现况加以鼓励,必然会使人才流动走人误区———流动混乱和人才浪费。
下面,我继续总结我方观点:我方认为,对人才流动应当加以限制。
首先,从哲学的角度看,我方承认事物运动的绝对性,但绝对运动中又蕴育着相对静止,任何动运都是有规律的,甚至某一时期存在相对的静止。我方认为,人才流动同样应 当在一定的限制和条件下进行,而不应对已经在加剧的人才流动冉进行鼓励。
其次,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人才流动同样要有相应的法规来规范和限制,“事实胜于雄辩”,我国目前人才流动的现状已经说明,对人才流动进行限制,已经是时代的客观需要。对人才流动加以限制,有利于保护国家经济利益,有利于促进各地区各行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培养人才脚踏实地,务实求实的创业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形成人人努力成才,人才辈出、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正所谓:青松恨不高千尺,江山代有才人出。
最后,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看,人才作为最关键的资源,人才的“无限制”流动,势必会造成市场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就体现在一手计划一 手市场,如果不对人才流动进行限制,就等于自动放弃了计划”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市场调节手段。那么,不但我们的优越性显示不出来,反而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正常运作,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必要又是极大的危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又怎能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而一味地鼓励人才流动呢?
最后,还是请我们记住这首小诗吧:“改革开放风气开,创业岂可无专才,我劝同学齐努力,博技人才滚滚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22:15 , Processed in 0.0488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