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88|回复: 6

[原创]反方:人不立无信(一辩陈词及四辩陈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8 19: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我的辩友们同意我上传资料)  
                     开场陈词
   信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正因为要先立后信,无立无信,因此才产生了立信一词。俗话说;“树看年轮,人看言行。”只有当人树立了一定的形象和地位,其诚信才能为人所接受。因此我方认为:人不立则无信。原因如下:
   第一、立是信的载体。人的活动是由内心思想和外部行为两部分组成,内心思想必须以外部行为作载体,由行为表现储量。同样信不能孤立存在,它只能寄存于人们的言行和地位之中,人们只有先正身,才能谈到精神的升华。试问,载体都消失了,信从何而来?
   第二、立是过程。诚信一方面要靠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工作去调动和开拓,另一方面要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去追求,而教育和学习就是树立信用观念、培养信用意识的过程。这些都是立的过程。这些都是立的过程体现。没有立,信无从谈起。
   第三、立是因信是果。立和信是因果循环的关系有因才有果。从原始社会发展至今,我们不难看到,立永远是信的基础和前提。在现在愈来愈发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优胜劣汰,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信大重要性。但是只有真正做到了立足于世了,诚信这一丰硕的果实才能出现在你我的身上。
   我方并不否认诚信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到达饿作用,因此我们倡导诚信。但是要谈诚信,必须先取信于人,要取信于人,必须先立身正己。脱离了立,信永远只是一种空谈。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4-6-8 20: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反方:人不立无信(一辩陈词及四辩陈词)

                 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同学大家好。对方辩友辩词凌厉,但是却无法掩饰其中的错误,使其无法自圆其说。
第一、立论不明。对方辩友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却总是回避自己的立场。难道诚信重要和无信不立是同一个概念吗?我方并不否认诚信的重要性,相反,我们还要倡导诚信,所以我想冒名昧的问一句,你们的观点到底是什么/难道仅仅是诚信的重要吗?
第二、概念不清。我防疫辩已经强调过了,立为基,信必须以立为为载体,失去了载体,信如何存在?请大家明白,信是社会竞争的的产物,信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但是对方辩友对这些一直置之不理,硬是把结果说成因,把产物说成条件。
  我方多次问对方辩友,如果人无信则不立,那么第一个信到底从何而来?对方辩友却总是回避这个问题。那是因为对方辩友早已认同了立乃信的基础,只是他们不肯认同罢了。他们总不能说信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其实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忘记诚信的重要性,所以立身正己,倡导诚信正是今天我方确立立场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只有我们认请了立乃信之本,才能更清楚去认知诚信;只有我们认清了立乃信之本,才能更好的去倡导诚信“只有我们认清了立乃信之本,才能更努力的去追求诚信。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树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诚信!
   因此我方兼信:人不立则无信!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4-6-8 20: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反方:人不立无信(一辩陈词及四辩陈词)

这个辩题对我方来说非常不利啊!辩得好辛苦!
发表于 2004-6-11 21: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反方:人不立无信(一辩陈词及四辩陈词)

说起来满有道理,其实是在说:只有树立自己诚信的形象,才能让人相信自己的诚信;而你能树立诚信其实就意味对你的普遍肯定,也就是说只有让人相信,才能让人相信。
如果用这个立的定义,应当考虑对信重新理解,不能仅仅解释为一般意义上的诚信。
发表于 2004-6-13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反方:人不立无信(一辩陈词及四辩陈词)

非常感谢

天使:)

也谢谢你的队友

你们比赛的照片有吗?

发出来吗?

 楼主| 发表于 2004-6-17 12: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反方:人不立无信(一辩陈词及四辩陈词)

照得非常难看,我都不忍心荼毒大家的眼睛。:)
 楼主| 发表于 2004-6-17 12: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反方:人不立无信(一辩陈词及四辩陈词)

其实那立论陈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想修改,但是不知从何修起?希望各位哟什么意见请留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23:34 , Processed in 0.0526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