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86|回复: 5

[推荐]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23 20: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来自:中山大学学生会珠海校区执委会

历史系教练稿(辩题: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我方的立场为“中庸之道应该提倡”。中庸之道是否该提倡,这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现实命题。我方认为,讨论这一问题要明了中庸之道产生、发展、流变的历史脉络,更要注重中庸之道在今时今日的实际意义。
何谓中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在今日的语境下,我方认为,“中庸”就是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就是在平衡中寻求发展。所谓“道”,既是理念,也是方法。现代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关系的失衡,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一定能够协调各种关系,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我方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首先,从理论上说,提倡中庸之道意味着更全面地考察事物发展的各个方面,对矛盾双方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这无疑更有益于推动事物的发展。
其次,中庸之道的作用已经为历史经验所证明。选择昭君出塞,而不是大军西征,是中庸之道;抗战时期实行“三三制”而不是直接没收地主土地,是中庸之道;我们今天实行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存发展,更是中庸之道。
   最后,提倡中庸之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社会中出现了许多失衡现象,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提倡中庸之道,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方认为,对方会从以下几方面立论:

1. 认为中庸之道是腐朽的落后的封建的,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2. 给予提倡狭隘的定义,认为提倡中庸之道,就是要排斥其它的道理和方法论

   我方的战略战术:

1. 战略:立足于现代社会,突出中庸之道在解决现代社会失衡的问题上,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途径和理念
2. 战术:
1) 强调中庸之道的本质,区分对中庸之道的误解误读。
2) 强调中庸之道有一个历史流变的过程,不能静止和偏狭地看待之
3) 从历史发展的经验,得出中庸之道是解决现代社会失衡问题的有效方法途径和理念。

 楼主| 发表于 2004-6-23 20: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历史系四辩陈词(辩题:中庸之道应当提倡)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对方今天的表现非常精彩,但是我方仍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始终没有搞清楚的几点。
  显然,我们就发现对方陷入了一个悖论。对方今天是中使静止地看中庸之道,对方一味说中庸之道的内在逻辑不好,可却忘了中庸之道也在发展,对方一味说中庸之道在历史上不好,但却犯了以今人的眼光看古人的毛病,这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下面,我将再次阐述我方观点。
   中庸是理念、方向,是对度的准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是达到和谐的追求,无论是在孔子《论语》,子思《中庸》还是宋明理学的注解,都承认这个道理,我们做饭要不生不胡,我们吃饭要不饿不撑,才能吃得开开心心,饭没有做熟而停止不做,就是不及,饭已经熟了而仍求彻底,则饭将糊不可食。我们青年人对于长辈,自然要尊敬,但若是事事都遵照长辈的话,让我们产生依赖,对我们的成长显然不利,又例如我们说商人卖东西,要价太多,则不会很多人买,要价太少,又不能赚钱,只有把握好商家和买家的关系,才能让商家财源滚滚,买家舒心。
   中庸之道否认矛盾的斗争和质变,而是使矛盾斗争和质变稳步进行。 我们不是看见面前的河不知深浅就退却了,我们也不是因为饭可能熟可能不熟就不吃了。中庸之道能让我们小心的探求水的深浅,摸到能让我们踏着过河的石头。中庸之道就是让我们小心的控制好火量,煮出一锅香喷喷的米饭。
   中庸之道不是断裂的,是与时俱进的,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其特色和意义。
抗日时期,共产党和国民党摈弃前嫌的合作,而我们中大也选择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我们的校训,给中庸之道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
   中庸之道的本源给了我们方向,中庸之道的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它对社会的适用性。中庸之道的相对于某事及某情形的具体分析又使我们不至于静止地看问题。
站在世纪之交,以往地历史不自觉地凝成一瞬,我们充满希望而又目光坚定,当我们在保护民族地同时要打开国门,当我们在发展东部经济地同时加强“西部大开发”。在利用自然资源地同时要保护我们的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我们反思以往的道德传统的现代价值时,我们无法忽略这样一个理念: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应当提倡。
   也许超前消费可以使人们极大的消费欲望得到满足;
   也许超前消费会让经济短期的的得到发展;
   也许超前消费让我们仿佛找到新天地的花明柳暗,但是,我们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种美好的愿望需要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管子》里说:“无度而用,则危本。”
    超前消费消耗的是社会生产的积累,带来的是积累与消费结构的失衡,可持续发展得不到实现,我们又怎么让未来充满希望?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底子薄,人口多,资源少,地大而物不博,中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3000万,超前消费又怎么让我们的老百姓可以担当?依靠超前消费来拉动的生产,既是总量的不足,更是结构的失衡,只能是寅吃卯粮,杀鸡取卵,这样一种饮鸩止渴的发展又怎么让我们可以理得心安?
看看吧,我国几千万的下岗工人就在隙缝中奋力拚搏,千万贫苦人口在血汗中寻求出路;超前消费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盲目消费、奢侈消费,享乐之风随之而来。
    亚里士多德说得好:“德性是适度的形式。”我方今天提倡适度的消费,为的是让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为了我们的今天,为了我们的未来。
     敢问世事何沧桑,有道是,岁岁枯荣年年春,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的根本,超前消费弊大于利,谢谢。

发表于 2005-1-17 08: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太老了,又不精练,我建议可以看看我的,或者楼主修改一下,有很多错误!


《管子》里说:“无度而用,则危本。”
   超前消费消耗的是社会生产的积累,带来的是积累与消费结构的失衡,可持续发展得不到实现,我们又怎么让未来充满希望?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底子薄,人口多,资源少,地大而物不博,中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3000万,超前消费又怎么让我们的老百姓可以担当?依靠超前消费来拉动的生产,既是总量的不足,更是结构的失衡,只能是寅吃卯粮,杀鸡取卵,这样一种饮鸩止渴的发展又怎么让我们可以理得心安?
看看吧,我国几千万的下岗工人就在隙缝中奋力拚搏,千万贫苦人口在血汗中寻求出路;超前消费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盲目消费、奢侈消费,享乐之风随之而来。
   亚里士多德说得好:“德性是适度的形式。”我方今天提倡适度的消费,为的是让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为了我们的今天,为了我们的未来。
    敢问世事何沧桑,有道是,岁岁枯荣年年春,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的根本,超前消费弊大于利,谢谢。


牛头不对马嘴!!

发表于 2005-1-21 10: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这个题目比较好,希望各学校都打打这个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23:36 , Processed in 0.0456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