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来自:中山大学学生会珠海校区执委会 历史系教练稿(辩题: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我方的立场为“中庸之道应该提倡”。中庸之道是否该提倡,这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现实命题。我方认为,讨论这一问题要明了中庸之道产生、发展、流变的历史脉络,更要注重中庸之道在今时今日的实际意义。 何谓中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在今日的语境下,我方认为,“中庸”就是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就是在平衡中寻求发展。所谓“道”,既是理念,也是方法。现代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关系的失衡,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一定能够协调各种关系,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我方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首先,从理论上说,提倡中庸之道意味着更全面地考察事物发展的各个方面,对矛盾双方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这无疑更有益于推动事物的发展。 其次,中庸之道的作用已经为历史经验所证明。选择昭君出塞,而不是大军西征,是中庸之道;抗战时期实行“三三制”而不是直接没收地主土地,是中庸之道;我们今天实行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存发展,更是中庸之道。 最后,提倡中庸之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社会中出现了许多失衡现象,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提倡中庸之道,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方认为,对方会从以下几方面立论: 1. 认为中庸之道是腐朽的落后的封建的,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2. 给予提倡狭隘的定义,认为提倡中庸之道,就是要排斥其它的道理和方法论 我方的战略战术: 1. 战略:立足于现代社会,突出中庸之道在解决现代社会失衡的问题上,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途径和理念 2. 战术: 1) 强调中庸之道的本质,区分对中庸之道的误解误读。 2) 强调中庸之道有一个历史流变的过程,不能静止和偏狭地看待之 3) 从历史发展的经验,得出中庸之道是解决现代社会失衡问题的有效方法途径和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