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02|回复: 5

[分享]手机使人更亲近 还是使人更疏远——一辩立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5 09: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辩立论(反方)
手机这个话题对我们来说已丝毫不感到陌生。在手机如潮水般涌入我们生活的今天,我们享受着手机为我们带来便利的通讯,广阔的交流空间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手机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关注一下手机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隔膜。人际关系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问题,指的是人际关系与思想感情的亲疏问题。马来西亚大学的传播学博士蔡孝基先生说道,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应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好的交往之上。这不仅仅需要基本的信息,情报的交流,更需要情感,心灵上的交流。可是,遗憾的是,考察手机的种种功能,我们发现手机无助于人与人之间以建立亲近关系为目的的交往,是我们越来越亲近。
第一,从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信息交流的层面上看,手机的信息传递与发散往往具有功利性与欺诈性,造成人际关系得隔膜。我们可以从一系列的社会现象说明这一问题:低调庸俗,充满低级趣味的黄色短信,逢年过节泛滥煽情的祝福信息,大量以有奖竞猜为噱头的诈骗信息…… 我们正在被一张虚伪欺诈的大网所包裹,失去了面对他人最甜美俄微笑。近几天我收到这样的一条短信“农历2.19观音菩萨生日,一福二禄三寿四喜五财,五路神仙都来贺寿,你要转发8个好友。五天后一定好运临头,如删除或不发,会背运一年。发吧,挺灵验的。”面对这样的一条短信,我只想请问,如此一条连信息最基本的特性——有效性和真实性都不具备的短信,它怎么使人更亲近?我们的日常信息交流被这样无聊,低俗的短信充斥时,我们的人际关系怎么可能不疏远呢?更为严重的是,手机的信息传播从未形成一整套成熟的道德和法规来进行约束。我们知道,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机的信息传播就成了脱缰的野马,拉也拉不回来了 。
第二,从人与人之间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的层面上看,手机并不能拉近心灵上的距离。人类的情感交流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之上,任何的交流脱离了现实都会有如高飞的风筝,越飘越远。现实中许多人贪图手机的便利,却忽略了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直接交流的重要性。而试想一下,你的手机短信又怎么比得上你逢年过节常回家看看,为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呢。此外,我们在为技术上的方便快捷欢欣鼓舞时,却忽视了手机同时造成我们心灵空间的狭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不仅需要生存的空间,心灵上也应保有一定的自由度。而手机像一张大网,把我们从遗世独立的旷然扯进了浮世的无尽尘嚣。正如《手机》中费墨所说“近,太近了,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手机使人更疏远。
发表于 2005-4-14 09: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手机使人更亲近 还是使人更疏远——一辩立论

发表于 2005-4-27 14: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手机使人更亲近 还是使人更疏远——一辩立论

言之有理!
请问四辩的陈词,有何高招,多多指点!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5-5-9 11: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手机使人更亲近 还是使人更疏远——一辩立论

不客气
四辩陈词应该侧重于辩论过程中的漏洞和缺失,可引用己方理论,但避免向一辩一样的过于理论化。
就这一辩题讲,建议多从手机的情感交流功能的不完善上来讲。而且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技术的进步往往造成隐私的无助,人往往容易受到压抑。这一点来说比较新颖,说得好的话加分很大。
发表于 2007-4-24 19: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手机使人更亲近 还是使人更疏远——一辩立论

对于长时间不能见面的朋友 通过手机发一条信息,拨一个号码,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23:35 , Processed in 0.04807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