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语辩论网的辩友们,你们好啊! 今天刚打完辩论赛,我们又赢了!!我们辩题是:"大学教育更应注重人文精神",下面是我的四辩陈词,写得有些挫,所以希望大家斧正: 谢谢主席,在座的各位评委及对方辩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够与贵校辩手同台辩论,我们也欣赏到了对方展现出来精彩的口才和睿智的思维。但是很可惜,从一辩立论到自由辩结束,据我方不完全统计,对方总共犯了28处错误,我方本着“小错不咎,大错不放”的原则,将对方的死穴归纳为“两个凡是”。下面请允许我一一反驳: 一、凡是我方所说的“人文精神的内涵”都被对方辩友无情的纳入你们科学精神范畴。我们说大学教育的本质 “以人为本”,培养人的素质,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这明明就是人文精神的内涵嘛,怎么会是“科学精神呢?对方辩友你们给自己拿的是“狼牙棒”,给我们的却是“绣花针”,你们走的是“阳关大道”,却让我们走“迂回小路”,这样的比较公平吗? 二、凡是我方所提到的现代大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都被对方辩友归结为是缺少科学精神惹的祸。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在科学学术气息那么浓厚的清华大学还会出现“用硫酸泼熊”的刘海洋呢?对方辩友还要说那是“科学精神”忽视的结果,我真的要替“人文精神”叫冤了:( 总之,你们今天的战术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跑不了就把我们拖下水!究竟你们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希望你们在最后总结陈词可以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下面我将用“三个代表”再次总结我方观点: 一.“人文精神内涵代表了大学教育目标”。“以人为本,培养有正确价值观的人”,这不正是大学教育之道所在吗?“重科技,轻人文”的思想早已淘汰,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已被 “明德与理,关怀与人”的高尚的人文精神所取代。大学教育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通过人文精神,篆写了一首又一首情韵悠长的人生乐章。 二、“人文精神的作用代表了科学精神发展方向。”科学精神的真谛在与求知,本身无善 恶。但如不用人文精神加以约束,科技又怎么会应用于社会,为人类造福?克隆是一项先进科技,如果应用与繁殖珍惜濒临物种,我们当然去发展这种技术;但是如果克隆希特勒,对方辩友,你们还会去发展吗? 三、“人文精神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的追求方向”,单纯的“传道受业解惑的应试教育” 已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素质教育”转化。这是当代大学生的追求方向,也是时代的呼吁!中国大学讲究的校训就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内涵。于创新。校园文化是无形的课程,无时无刻良好的校园文化都深刻影响大学生的生活。 同学们,我们现在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的父母、社会提供我们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我们可曾替自己的父母想过。在他们那个年代,在背离“人文关怀”越来越远的年代,有多少有识之士被埋没,被社会遗弃?对方辩友还在一味的强调“科学精神”,是否要等到你们的后脑都挨了马家爵重重的一锤才翻然醒悟:“哎呀,大学教育还真应该注重人文精神啊!!”大学教育重在明德,在沉毅!仅此而已,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