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sale[50]lbsale[这个贴子最后由ombre在 2004/09/12 00:37am 第 1 次编辑]
北京大学第二届“北大杯”辩论赛总决赛实况(一) 赛制:北大质询式赛制? 辩题:社会发展将导致主流文化衰微? 正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一辩:陈建 二辩:肖沫 三辩:段忠祥 四辩:秦春华 反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一辩:马悦 二辩:何燕青 三辩:郝嘉 四辩:李朝晖。 主席王惠:现在我宣布:第二届“北大杯”辩论赛总决赛正式开始,首先请正方一辩陈建同学发言,时间三分钟,请。 正方一辩陈建: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辩论实际要探讨这样的问题:是否存在一个超越时空、横贯古今的永恒的主流文化?一定历史时期的主流文化会不会随时代演变、社会发展而走向衰微?我方认为,永恒的主流文化是不存在的。 所谓主流文化,就是反映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本质特征的文化,它是由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构成的完整的统一体,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生产力进步、制度变迁和观念更新的历史。时代变了,反映时代特征的主流文化怎能不随之改变呢?正因如此,主流文化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埋下了它走向衰微的一切胚芽。 首先,从历史的演变角度看,任何主流文化都是历史的,它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随生产力的发展的每一次质的飞跃,旧主流文化不断被新的主流文化所取代。在万古洪芜的原始社会,在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历史条件下,孕育了最早的原始文化;随着青铜铸造术的进步,诞生了灿烂的奴隶制文化;而自然经济、宗法观念和伦理纲常更是编制了漫漫两千年的封建文化,请问反方同学,究竟哪一种主流文化,不是历史的?究竟有哪一种主流文化不会衰微呢? 其次,即使从同一社会形态来看,主流文化同样有扬弃、衰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主流文化不合社会要求的成分不断被人们所抛弃,这不正是主流文化衰微的量变积累过程吗? 再次,主流文化的衰微是历史进步的反映。手工作坊衰微了,换来的是机器大工业的突飞猛进;封建制度衰微了,换来的是民主与自由精神的弘扬;上帝造人的封建神学衰微了,取而代之的是进化论科学的光辉。 我们说主流文化衰微并不意味着它的死亡,司母戊大方鼎依然在博物馆里展示它古老的风采,但青铜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金字塔依然矗立在尼罗河畔,但它只是向人类诉说着历史变迁的沧海桑田。历史的潮流,犹如大浪淘沙,哪一种主流文化不被深深打上历史时代的烙印!社会发展永无止境,在主流文化不断衰微演变的历史进程中,人类文化也必将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王惠:谢谢。下面我们请反方四辩李朝晖同学盘问,正方一辩陈建同学回答。时间二分钟。请。 ? 反方四辩李朝晖:谢谢主席,谢谢对方辩友。您刚才稿子里提到“主流文化的扬弃和衰微”,那么,请您,把扬弃和衰微放在一起,扬弃到底是发展呢,还是衰微呢?? 正方一辩陈建:请问如果没有衰微,为什么要扬弃它呢?? 主席王惠:对不起,您不能反问盘问者。? 正方一辩陈建:我认为既然是扬弃,那么扬弃的东西就肯定是衰微的东西。? 反方四辩李朝晖:难道您认为扬弃中只有弃而没有扬吗?? 正方一辩陈建:我认为,如果一个东西没有衰微,我们就没有必要扬弃它。? 反方四辩李朝晖:好,请听下面问题:我们大学生上大学最终目的是不是要推动社会的发展?? 正方一辩陈建:我认为大学生首先要学的是适应各个时代特点的文化。(掌声)? 反方四辩李朝晖:您方观点是社会发展将导致主流文化衰微,对吗?? 正方一辩陈建:对。? 反方四辩李朝晖:那就是说,社会发展,我们有机会上大学就是导致主流文化的衰微了?(掌声)? 正方一辩陈建:刚才我已指出:主流文化的衰微是指一定时代主流文化的衰微,难道我们能说,封建时代的主流文化现在没有衰微吗?(热烈掌声)? 反方四辩李朝晖:再请问,京剧是不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正方一辩陈建:京剧在封建社会是最突出的艺术形式,在今天它还能说是主流文化吗?(掌声)? 反方四辩李朝晖:它是不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正方一辩陈建:它是文化的一部分。? 反方四辩李朝晖:好,文学是否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正方一辩陈建: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 反方四辩李朝晖:那么这也不是主流文化,那也不是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到底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呢? 正方一辩陈建:主流文化就是文化中反映了时代特征的文化。(掌声)? 反方四辩李朝晖:我想提醒您的是“主流”的定义是事物发展的主要方面啊!? 正方一辩陈建:可我们判断什么是主流文化,当然要看是否适应生产力……(铃响)(掌声)? 主席王惠:谢谢两位同学的精彩对辩,下面,我们请反方一辩马悦同学立论,时间三分钟。请。? 反方一辩马悦:谢谢主席,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一番慷慨陈词,却始终没有解决一个辩题之前的问题:主流文化是从哪里来的?在它产生和上升时,社会是不是一点儿都没有发展过?如果在这样基本的逻辑问题上都不能自圆其说,那么“社会发展必然导致主流文化衰微”大概也就无从谈起。 而我方认为“社会的发展不会导致主流文化的衰微”。先让我们看看有关的概念,所谓主流文化,是指在一定文化区域内,长期积淀下来并为一定文化主体所接受的那一部分文化。而且,它本身就是一个去浊扬清、吐故纳新的开放系统。主流文化不是哪一种具体的制度或形态,它如同我们的血液、皮肤、发色一样,是我们身上的烙印和心中的归宿,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家园和生存的价值,恰如一株参天大树虬劲的根,纵然年华逝去,岁岁枯荣,却始终深居人们的灵魂。古埃及的金字塔,早已为黄沙所掩,但挡不住的是古埃及文明的万古流芳;古老的万里长城虽然已是芳草凄迷,但华夏文明的火光却照亮世界。难道能说它们衰微了吗?不!纵然失去了有形的辉煌,但它们给予后人们的却是千年无形的启迪和感召。真正主流文化的衰微是指它丧失了新陈代谢的能力而渐渐衰竭。 在阐述辩题之前的基本问题及概念后,我将向大家展示我方的逻辑结构。这辩题之中的问题是:社会发展与主流文化之间到底恩怨几何?我方二辩将带大家环视全球,从理论上追根溯源,也许人们在担忧一个辩题之后的问题:随着社会的长足发展,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是否会失去自己的主流文化?我方三辩将未名湖畔话沧桑,深刻反思中华五千年来的辉煌与悲怆,我方四辩则将上升到一个辩题之上的问题,在一番对文化心态的探讨中,他将勇敢地宣称:这颗小行星不会撞击地球!在这之前、之中、之上的广阔空间中,我们将完成一个从一般到特殊,又从特殊到一般的严谨论证过程,并将一一指出对方辩友所陷入的误区。人从远古走来,社会走过了沧海桑田,主流文化如同普罗米修斯手中的火把,驱走了黑暗与严寒,只要路没有尽头,它就将燃烧到永远。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王惠:谢谢马悦同学。下面请正方四辩秦春华同学盘问,反方一辩马悦同学回答。时间二分钟。请。 正方四辩秦春华:谢谢主席!对方辩友,你好!请问你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吗?? 反方一辩马悦:是。? 正方四辩秦春华:唯物主义者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你承认这一点吗?? 反方一辩马悦:承认。? 正方四辩秦春华:也就是说存在变了,意识也要随之改变,对吗?? 反方一辩马悦:只要存在了,就一定会有意识。? 正方四辩秦春华:也就是说没有永恒不变的意识,是吗?? 反方一辩马悦:确实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意识,但它可以吐故纳新、去浊扬清、新陈代谢。(掌声)? 正方四辩秦春华: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文化从本质上来讲是相对于经济基础而言的上层建筑。你知道这句话吗?? 反方一辩马悦:是这样的。? 正方四辩秦春华:经济基础变了,作为上层建筑的主流文化也将随之改变,是这样吗?? 反方一辩马悦:是。? 正方四辩秦春华:好的,是这样的。当经济基础从自然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流文化的本质也要随之改变。是这样吗?? 反方一辩马悦:本质不一定随具体的经济形态而改变。我们说的不是一个阶级关系呀!? 正方四辩秦春华:请问,如果经济基础变了,主流文化是不是也随之改变?? 反方一辩马悦:是批判的继承。? 正方四辩秦春华:好,谢谢,也就是说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封建主流文化已经衰微了,是这样吗?? 反方一辩马悦:但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却一脉相承。? 正方四辩秦春华:请问封建主流文化是否衰微了?? 反方一辩马悦:主流文化不等于某一种具体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形态。某一种文化衰微了,不能说主流文化就衰微了。? 正方四辩秦春华:请问反方同学,封建主流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是一样的吗?(铃响,掌声) 主席王惠:谢谢双方同学的精彩对辩。下面我们请正方二辩肖沫同学陈述,时间三分钟。请。? 正方二辩肖沫:谢谢主席,大家好!首先回答对方辩友的提问:主流文化是从哪里来的?我方认为,新主流文化是从旧主流文化衰微的基础上产生的。 对方辩友认为存在一个超越时空的、抽象的、永恒的主流文化,而我方认为曾经主宰和代表了一定时代的主流文化随着历史演进必然丧失其主宰地位、代表性,成为历史舞台的配角。就好像元曲里所唱的: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为什么这样说? 请看历史,历数人类曾经有过的沧桑变化的几大文明,从爱琴海到恒河谷,从波斯湾到亚马孙平原,多少种主流文化在这里兴起,又在这里衰微。在中国,从君臣父子三纲五常的天经地义,到“五四”打倒孔家店的第一声呐喊;在欧洲,从人只能匍匐在上帝脚下,期待救赎,到茨威格公然标榜异端的权力;在阿拉伯世界,从一句亵渎阿拉的话就招来乱石砸死的命运,到今天伊斯兰妇女勇敢地揭开面纱,走上街头,主流文化正可谓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呀! 而纵观人类演进的历史,从图腾崇拜,到轴心时代,从结构到解构,从现代到后现代,渔猎文化、畜牧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层层推进;氏族文化、奴隶制文化、封建制文化、资本主义文化代代不同,真可谓“三代不相符,五帝不相袭”。所有这些交替更进的主流文化,不正是因为昭示了那个时代的本质的繁荣昌盛,又在下一个时代远远传来的钟声中走向衰微的吗? 正如我方一辩所说:主流非主流,都是历史。社会发展将导致主流文化衰微,是说历史在选择中淘汰。历史怎么说?历史告诉我们: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必然要走向衰微;历史还告诉我们:不除其旧,安能从新?正是在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相生相克、此消彼长中体现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强大逻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凡是有良知有觉悟的人到一个时候自然知道老调子不该再唱,将它抛弃。”事实胜于雄辩,请对方辩友不要回避我方一辩提出的问题:何时何地,哪一种主流文化不会衰微?谢谢。(掌声)? 主席王惠:谢谢,下面我们请反方三辩郝嘉同学盘问,正方二辩肖沫回答。时间两分钟。请。? 反方三辩郝嘉:谢谢主席,谢谢对方辩友,请先听我第一组问题:新的主流文化与旧的主流文化之间是简单的否定呢,还是否定之否定?? 正方二辩肖沫:是继承,批判的继承。? 反方三辩郝嘉:批判的继承是螺旋式的上升呢,还是螺旋式的下降呢?? 正方二辩肖沫:螺旋式地上升。? 反方三辩郝嘉:螺旋式上升是发展呢,还是衰微?? 正方二辩肖沫:旧的主流文化衰微,新的主流文化发展。(掌声)? 反方三辩郝嘉:旧的主流文化是主流文化,难道新的主流文化不是主流文化了吗?(掌声)? 正方二辩肖沫:新的主流文化也要走向衰微。? 反方三辩郝嘉:那么之后难道是主流文化的真空或黑洞吗?(掌声)? 正方二辩肖沫:每一个主流文化都必然走向衰微。? 反方三辩郝嘉:每一个个例的变化就能得出整个历史潮流的感觉吗?? 正方二辩肖沫:请再重复一遍好吗?? 反方三辩郝嘉:你能用历史的每一个断面得出整个历史的发展吗?? 正方二辩肖沫:歌德告诉我们:不能吸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掌声)? 反方三辩郝嘉:三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主流文化一直是生生不息的。为什么到今天它还是衰而不微的呢?? 正方二辩肖沫:请问对方辩友,哪一种主流文化……? 主席王惠:对不起,您不能提问。? 反方三辩郝嘉:那请问,“仁、义、礼、智、信”到底是哪一个该先衰微,哪一个该后衰微呀?? 正方二辩肖沫:“仁”是什么仁?是对皇上、统治阶级仁,还是今天我们对人民“仁”呀?? 反方三辩郝嘉:你恰恰说明这个“仁”字在我们今天是不断变迁发展啊!(掌声)? 正方二辩肖沫:那是一个概念。? 反方三辩郝嘉:好!对方辩友,请再听我第二组问题:文化是社会的一部分,是这样吗?? 正方二辩肖沫:你可以这么说。? 反方三辩郝嘉:那么主流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 正方二辩肖沫:对。? 反方三辩郝嘉:那么主流文化一定也是社会的一部分。? 正方二辩肖沫:你可以这么说。? 反方三辩郝嘉:那么你描绘的社会发展实际上只是社会其他部分发展,而主流文化那部分衰微了。? 正方二辩肖沫:错了。文化发展导致主流文化衰微。我方描述的社会发展包括各个层面的发展。? 反方三辩郝嘉:也包括主流文化的发展吗?(掌声)? 正方二辩肖沫:包括文化的发展。? 反方三辩郝嘉:也包括主流文化的发展吗?? 正方二辩肖沫:主流文化的发展……(铃响)(掌声)? 主席王惠:谢谢,也谢谢观众朋友的热情鼓励。下面请反方二辩何燕青同学立论陈述,时间三分钟。请。? 反方二辩何燕青: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无非是说主流文化的变迁像舞台上的演员一样辈辈新人换旧人,可是我要请问对方辩友,在这种变迁中,戏文化衰微了没有?难道甲骨文的消失就意味着汉字文化的衰微吗?那么马褂换成了西服,我的心就不再是中国心了吗?(掌声、笑声)对方辩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难道真的可以像切香肠式的一段段的零卖吗?(掌声) 在看到主流文化形式更替的时候,对方辩友看到的是否定,而没有看到否定之否定、扬弃发展的过程。好了,下面我将根据我方逻辑,从理论上分三个层次论述社会发展与主流文化的各种关系: 第一,主流文化为什么会发展?主流文化是沿着冲突、净化、沉淀的模式反复地壮大的。主流文化是各种文化冲突中的绝对运动中的相对静止。正是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的不断进化中,中华文学艺术博大精深的内涵才沉淀了。对方辩友您要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更要惊呼主流文化衰微了!可是没有百家争鸣,哪有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啊! 第二,在认识主流文化的发展规律之后,我要进一步指出,社会发展又扮演什么角色。我方认为,社会发展为主流文化的引进提供了动力、舞台和检验标准,社会的发展使文化有了更多冲突的机会,这就使主流文化在挑战和应战中更加具有生命力。唐朝的鼎盛带来的是中华文化受到万邦来朝;古罗马的兴旺使其文化照耀整个地中海沿岸。对方辩友,按照您方逻辑,那么主流文化不发展的地方,社会是不是停滞或是倒退了呢?那么黑人运动的兴起,非洲社会真是一片黑暗吗?那么我倒要问问了,提倡新儒家的学者,是不是比阴谋复辟的袁世凯还要危险呢? 第三,我要反过来论述主流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力。我方认为,主流文化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使社会有了共同的价值和信仰,能有效地规范社会制度,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使社会更好地发展。对方辩友,你们为什么要截掉主流文化这条腿来让社会单脚跳行呢?(掌声)就是为了“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效果也不该制造“煮豆燃豆萁”的冤案吧!现代世界,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文化大冲突的时候来到了!(掌声)作为炎黄子孙,我要向对方辩友道出我们的心声:把根留住!(掌声) 主席王惠:紧接着反方二辩的慷慨陈词之后,他又将接受正方三辩段忠祥的盘问,是否更精彩呢?有请正方三辩段忠祥同学盘问。时间两分钟。请。? 正方三辩段忠祥:谢谢主席。反方同学,你好!第一个问题,奴隶制文化是不是奴隶社会的主流文化呢? 反方二辩何燕青:奴隶制文化当然是奴隶社会的主导。? 正方三辩段忠祥:封建社会文化是不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呢?? 反方二辩何燕青:我认为封建社会主流文化和奴隶社会主流文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正方三辩段忠祥:好了,你的回答已足够。那么你区分奴隶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否要看两者所反映的时代内容呢?? 反方二辩何燕青:我方认为文化是沿波浪式前进,但是它线性回归,永远指向前方。(掌声)? 正方三辩段忠祥:反方同学难道说社会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吗?? 反方二辩何燕青:不一样,但有联系。? 正方三辩段忠祥:好,反方同学已承认社会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本质上不一样。再请问:照反方同学刚才所说,人类社会的文化源远流长,是否说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只有一种文化呢?? 反方二辩何燕青:不,文化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是批判的继承,否定之否定。? 正方三辩段忠祥:再请问反方一次,社会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是质的不同还是细枝末节的不同?? 反方二辩何燕青:社会主义文化是封建主义文化的批判继承。? 正方三辩段忠祥:那么社会主义文化是不是衰微了呢?? 反方二辩何燕青:社会主义文化当然没有衰微!(掌声)? 正方三辩段忠祥:那么它在迈向共产主义后会不会衰微呢?? 反方二辩何燕青: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正方三辩段忠祥:请问反方同学,社会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在本质上到底一样不一样。? 反方二辩何燕青:我要问对方……? 主席王惠:对不起,您不能提问。? 反方二辩何燕青:封建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天人合一,难道没有区别吗?? 正方三辩段忠祥:封建文化就是三亩地一头牛,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四亩地一头牛了?(掌声)? 反方二辩何燕青:我要说的是,我们今天用割裂的眼光看问题呢,还是用连续的眼光看问题?? 正方三辩段忠祥:请问反方同学……(铃声,掌声)? 主席王惠:谢谢。现在大家看到了,随着辩论的深入,我们窗外也挤满了同学,所以请大家保持安静。下面,我们请正方三辩段忠祥同学陈述。时间三分钟。? 正方三辩段忠祥:主席、评委、同学们:今天我方一再强调社会发展将会导致主流文化的衰微,正是基于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时代的、具体的这一基本事实作出的判断,而反方同学却总是羞答答地绕过这一基本事实,把文化抽象化、简单化,那么,我们要问到底是什么使一种文化成为主流呢?难道不是它具有的时代内容吗?如果像反方同学那样把主流文化只当一个空葫芦而不看葫芦里装的到底是什么药的话,反方同学,可千万要注意,不要吃错了药哇!(掌声) 我方认为,作为反映时代特征的主流文化,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微,这不仅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历史的进步。 文化是历史的,是连续的,人们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文化的继承也是客观的。然而继承始终是新的主体对旧文化的态度,因此从继承、扬弃开始的那一天就意味着原有文化衰微的开始。由此可见,衰微必然是继承的前提,而继承恰恰是对衰微最好的证明。 人类文化一代又一代,在社会发展中一浪推一浪,一浪压一浪,也正是不断地衰微,不断地批判,不断地继承,推动着人类的文化走向更高的辉煌。社会发展到今天,几千年传统的主流文化依旧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也正是这样一个改革和变革的时代,我们是像反方同学那样,抱着三纲五常的牌坊奔向现代化,还是要加速传统文化的衰微,理性地继承、大胆地扬弃,去迎接新文化的到来呢? 没有衰微,就没有继承,更没有发展,支撑起新时代的力量,决不是旧文化的衣钵,而是它自己的主宰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就是主流文化发展的规律,这就是人类文化演进的巨大动力!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王惠:谢谢你,不过,你还要立马再战,接受反方二辩何燕青的盘问。有请何燕青同学盘问。时间两分钟。请。? 反方二辩何燕青:谢谢主席。请问对方辩友:作为一个普通的命题,生产力的发展将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不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正确的?? 正方二辩段忠祥:生产力的发展将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 反方二辩何燕青:如果社会发展将导致主流文化衰微,作为一个普通命题,是不是对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均有指导意义。? 正方二辩段忠祥:对的。? 反方二辩何燕青:那么我再问你,总的来说,社会是发展了还是倒退了?? 正方二辩段忠祥:当然是发展了。? 反方二辩何燕青:既然人类社会总的来说是发展的,而社会的发展又将导致主流文化的衰微,那么整个主流文化一开始从哪里来的?(热烈掌声)? 正方二辩段忠祥:它是从旧文化衰微的基础上产生的。? 反方二辩何燕青:那么旧的主流文化是从哪来的?(掌声)? 正方二辩段忠祥:人类创造的。? 反方二辩何燕青:再请问:如果一个命题是正确的话,那么它的逆否命题是不是也应该正确?? 正方二辩段忠祥:未必吧?? 反方二辩何燕青:未必?对方说一个命题正确,逆否命题未必正确,(笑声)那请问,今天的辩题,它的逆否命题是什么?? 正方二辩段忠祥:我们今天讨论的是随社会发展,主流文化……? 反方二辩何燕青:请直接回答。? 正方二辩段忠祥:随着社会发展,主流文化……? 反方二辩何燕青:谢谢,您的回答已足够。我来告诉你,这个命题的……? 主席王惠:对不起,当答辩者未回答盘问方的问题时,您不能就此问题进行阐述,而应进行下一个问题的盘问。? 反方二辩何燕青:对不起……(铃响,掌声)? 主席王惠:谢谢双方同学,下面我们请反方三辩郝嘉同学陈述。时间三分钟。请。 反方三辩郝嘉:谢谢主席,大家好!众所周知,近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曾一度处于低谷,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呢?是社会的发展吗?不!恰恰是明清社会的发展停滞造成了这一现象。 造纸术可以多多地造出纸钱;指南针能测出风水的变化多端;郑和的传人千万不能去航海;我们惟一的不足就是皇帝不能永享万年。这样一个倒退的社会,它的文化怎能不落后? 离我们这里不远曾有个地方被称为“万园之园”,当年,那里的贵人们喜欢说这样一个笑话:西方的洋人根本就应该在水里,因为他们天生就没有把膝盖长全。多得意的笑声啊!直到化成了毁灭的火焰。难道面对圆明园的一片焦土,你也能告诉我,导致它的是一个美妙的发展吗?(掌声) 我们中国的文化开始于很久很久以前,从炎帝黄帝的合二为一,到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从魏晋的佛法西来到宋明理学的三位一体,它正是从吐故纳新中完成了生生不息的繁衍,也正是在怀疑、忧虑之后完成了博大精深的沉淀,难道它真的会一蹶不振吗? 不!你可听见七十七年前那滚滚的涛声啊!北大的红楼上有人沉思、有人争辩、有人否定、有人呐喊,那嘈杂的背后是什么?是凤凰涅般木的嘶鸣,中国主流文化现代化的主旋!(掌声) 我们中国人讲感情,他们西方人讲理智;我们重和谐,他们谈发展;他们崇拜上帝,我们尊敬祖先;他们逻辑第一,我们师法自然,其中真的有高低上下之分吗?还是应该相互尊重,取长补短?既然人家用“天人合一”大谈环境保护,我们为什么不用计算机去“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绝不是因为敝帚自珍才大叫继承,更不为回忆去牺牲发展,只因为这主流之中有我们五千年的耕耘,五千年的创造,五千年的思索,五千年的沉淀!是它把十二亿人化为一个家庭啊!我们仰仗它去面对明天!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王惠:好,紧接着我们请正方二辩肖沫同学盘问,时间两分钟。请。?正方二辩肖沫:请问,公社规模越大越好,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的一大二公观点不衰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没有可能占主流地位。? 反方三辩郝嘉:表面的一大二公当然应衰微,可天下大同的思想永远不该衰微!(掌声)? 正方二辩肖沫:好,请问“五四”以来我们说要打倒封建文化,请问难道我们打倒的仅仅是封建文明中非主流的那一部分吗?? 反方三辩郝嘉:你应该注意到,打倒封建文化是指打倒封建文化中的糟粕。(掌声)? 正方二辩肖沫:你刚才说对文化要扬弃,对主流文化也要扬弃吗?? 反方三辩郝嘉:对。? 正方二辩肖沫:不断地扬弃过程是一种量变过程吗?? 反方三辩郝嘉:不一定。? 正方二辩肖沫:那就是说量变也可以是一个质变的问题啦。? 反方三辩郝嘉:是一个升华。? 正方二辩肖沫:请问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不会发生质变。? 反方三辩郝嘉:我刚才已说过了,是凤凰的涅般木。(掌声)? 正方二辩肖沫:质变了吗?? 反方三辩郝嘉:质变了。? 正方二辩肖沫:主流文化质变了,请问旧的主流文化有没有衰微呢?? 反方三辩郝嘉:不,你只能说是一种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衰微了。(掌声,铃声)? 主席王惠:非常感谢!精彩的陈述——盘问阶段后将是更紧张的自由辩驳阶段。首先由正方开始发言,每方累计时间各三分钟。正方,请。? 正方四辩秦春华:对方同学说屈原的《离骚》两千年来一直在传颂,请问今天文学的主流形式仍是“骚”吗?(掌声)? 反方三辩郝嘉:不是“骚”。但我们的诗歌文化发展了。对方辩友,你说的“每一个”之前都有“具体”两字。? 正方二辩肖沫:对方二辩爱谈唐诗宋词,唐诗宋词曾经风行一时,请问它今天还是主流吗?原来是有井水的地方就有柳永的词,而今天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啊!(掌声)。? 反方三辩郝嘉:主流文化本来就是社会的一部分,没有主流文化的发展,是真正的发展吗?? 正方三辩段志祥:青铜文化在夏商盛极一时,请问反方同学,难道今天还拿着青铜器专学去食堂打饭吗?(笑声、掌声)? 反方二辩何燕青:你们丧失了主流文化,社会单脚跳难道真的比双腿跑快吗?? 正方四辩秦春华:主流文化的衰微正是表明了社会的进步。刚才对方辩友提到伦理,请问:两千年前的伦理和我们今天的伦理难道是一样的吗?? 反方二辩何燕青:但是它当中既有继承的部分,又有批判的部分;批判地继承是发展的而不是衰微。(掌声)? 正方四辩秦春华:请问对方同学,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对方同学如果还抱着这种伦理的话,今天还能坐在北京大学和我们辩论吗?(掌声)? 反方三辩郝嘉:对方同学一再谈个体的表现形式,请问主流文化衰微之后是什么?是黑洞吗?? 正方三辩段忠祥:请问反方同学,文化不是具体的,难道是纯粹抽象的吗?? 反方二辩何燕青:难道仅仅是具体的吗?请问“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究竟何时曾衰微掉?(掌声)? 正方二辩肖沫:孟子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封建秩序为美,请问,现在还是主流文化吗? 反方四辩李朝晖:孟子还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也该衰微吗?? 正方三辩段忠祥:请问,战国时期楚王爱细腰,而杨贵妃在唐代又以丰满华贵为一代佳人,你能说哪个美,哪个不美吗?(掌声、笑声)? 反方一辩马悦:难道两者都是主流文化吗?? 正方一辩陈建:对方辩友说:继承不叫衰微,我想请问,一座房子塌了,它的砖头,木瓦还可以继承使用,你能说这座房子没有衰微吗?(掌声)? 反方四辩李朝晖:那叫继续使用,而不叫继承使用。(掌声)? 正方三辩段忠祥:请问反方同学,你继承的是不是精华呢?人的眼睛是人的精华,人死了,眼睛还可以移植,难道你说人没有衰微吗?? 反方二辩何燕青:我方认为要批判地继承发展。? 正方三辩段忠祥:你批判的是不是糟粕,继承的是不是精华啊?? 反方一辩马悦:因为批判了糟粕,继承了精华,才进一步发展了啊。? 正方三辩段忠祥:反方同学说:社会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是一回事啊!? 反方四辩李朝晖:那共产主义文化何时该衰微呢?? 正方一辩陈建:反方同学说,只要把所谓的精华合起来,就构成了我们今天的主流文化。我想请问,你把鹿茸、熊掌、鱼翅、马腿凑在一起,是什么呢?是四不像啊!(掌声)? 反方四辩李朝晖:请问对方辩友,你们如何解释开元盛世中社会和文化一起发展的?? 正方四辩秦春华:今天难道不是开元盛世吗?我想请问对方同学,儒家的文化是不是今天的主流文化。? 反方一辩马悦:我们看到儒家文化在新加坡兴起,新加坡就倒退了吗?? 正方三辩段忠祥:反方同学总是举不出哪一种具体的文化不会衰微,这还是歌声唱得好:羞答答的玫瑰,到底何时才能开啊?(掌声)? 反方一辩马悦:原来对方辩友一直讲的是文化,而非主流文化,辩题都搞错了。? 正方三辩段忠祥:现代人要吃饭,原始人也要吃饭,反方同学,你的晚饭还是茹毛饮血吗?(掌声)? 反方三辩郝嘉:那是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啊!? 正方三辩段忠祥:到底什么是饮食文化?难道吃饭就是文化吗?还是怎样吃、吃什么才是文化?(掌声) 反方三辩郝嘉:你连什么是文化都搞不清楚,怎么来谈主流文化啊!(掌声)? 正方四辩秦春华:人吃饭穿衣那不是文化,怎样吃饭穿衣那才是文化啊!(掌声)? 反方三辩郝嘉:我们的主流文化日新月异,对方辩友,不要用老眼光看新问题啊!? 正方三辩段忠祥:反方同学,从算盘到计算机,难道不该说算盘衰微了吗?? 反方二辩何燕青:对方同学,难道计算机就没有吸取一点算盘上的东西吗?(掌声)? 正方二辩肖沫:过去北京市马车遍地走,今天是面的满北京,请问在座的哪一位评委又是骆驼祥子用人力车拉过来的呢?(掌声)? 反方四辩李朝晖:照你这么说,我们孩子就只应该知道“阿里巴巴”而不应该知道“夸父追日”了吗? 正方四辩秦春华:对方同学刚才提到计算机的问题,请问今天我们法学楼里装的是计算机呢?还是算盘呢?(掌声)? 反方二辩何燕青:可计算机就是从算盘上吸取了精华制出来的呀!? 正方四辩秦春华:请对方同学正面告诉我,今天人们用得更多的是算盘,还是计算机?哪一个是主流文化?请正面回答。? 反方四辩李朝晖:计算的方法才是文化,它没有变啊!? 正方三辩段忠祥:噢!原来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人总是要呼吸的,这才是文化。? 反方四辩李朝晖:照您这么说,是地球的自转导致我们主流文化的衰微喽?? 正方三辩段忠祥:动物也要呼吸,人也要呼吸,你能说哪一个是文化吗?? 反方四辩李朝晖:我想请问:您的逻辑关系在哪?您给我们证明一下。? 正方三辩段忠祥:在进入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不打碎封建文化……(正方铃响)? 反方一辩马悦:主流文化是从哪里来的?? 反方二辩何燕青:它发展的时候社会发展了没有?? 反方三辩郝嘉:它衰微之后是什么?? 反方四辩李朝晖:它衰微了社会还能发展吗?(掌声,反方铃响)? 主席王惠:谢谢: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将进入本次比赛的最后阶段——总结陈词。首先请反方四辩李朝晖发言。时间四分钟。请——? 反方四辩李朝晖:谢谢主席,大家好!首先,我想指出对方辩友犯的两个错误:第一,逻辑有误。对方辩友一味地强调文化内容之间的区别,却避而不谈联系,而文化的演进恰是一个不断扬弃、不断发展的过程。第二,对方辩友始终不敢回答我方的追问——主流文化产生发展之初,社会发展了没有?为什么那么多社会发展了,它们的主流文化却没有衰微呢?下面,我想从一个问题之上的角度,也就是方法论和心态论的角度总结我方观点: 第一,我今天谈此辩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如何才能更好地促使我们社会的发展。请问:牺牲掉我们的主流文化,就能更好地促使我们的社会发展吗?主流文化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原动力,根植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有一天,“平等、自由、向上、合作”这些最基本的文化信念都衰微掉了,那么,我们的社会还有可能发展吗? 第二,人人都记得那句话: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然而,面对我们的主流文化,又有几个人能以清醒的头脑来代替情绪化的语调呢?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开始到“中体西用”的争辩,中国的文化心态几经变迁,而妄自菲薄与妄自尊大只有一步之遥!今天,我方高举起批判与继承的大旗,重新看待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主流文化的发展,恰如一条否定之否定的大河,它的冲突与吸纳,交融与异进,恰是它生命力的表现,您能说,这时候它就衰微了吗? 面对着新世纪,面对着这巨大的文化整合期,更要求我们冷静与客观啊!忘记历史,真的就能够大踏步前进吗?就算能,又能走多远?如果我们面对今天,就忘记了过去,那么到了明天,我们又如何看待今天?或许命中注定我们不再有“万邦来朝”的威武,或许,历史让我们承担了过多的疑虑与思考,但是,让我们始于怀疑而终于信仰,当中国这巨龙在太阳升起的东方开始腾飞之时,它那古老的黄色文明也必将在蔚蓝色大海中获得永生!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王惠:下面有请正方四辩秦春华同学总结陈词,时间四分钟。请——? 正方四辩秦春华:谢谢主席,大家好!很高兴能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来和大家探讨一个文化前途命运的世纪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主流文化到底会不会衰微? 反方同学说不会,那我就不懂了,在历史上明明有那么多曾经辉煌一时,但最终都衰微下去的主流文化,对方同学为何视而不见呢? 我们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有道理,第一要看逻辑是否正确;第二要看它是否符合经验事实。 首先,从逻辑上看,反方同学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超时代的主流文化,那好,请你告诉我,这个抽象的主流文化到底是什么呢?是爱国主义吗?请问有哪个时代的人不讲爱国主义呢?关键还要看它爱的哪个国家呀!春秋时代的人也讲爱国,我们今天还讲爱国,那么春秋时代的主流文化就跟我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是一样的梦喽!反方同学告诉我们,不是始终还有那么一个爱国主义存在吗?那好,东条英机说:“去杀中国人吧!那是武士道,那是爱国主义。”可是,我们能同意这一点吗? 因此,正如我方一辩早已指出,现在我要再次强调的那样,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从来都是历史的而不是永恒的,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什么是主流文化?就是最能普遍反映一个时代特征的文化,就是最能深刻揭示一个社会本质的文化,就是最能鲜明体现一个民族特色的文化。 其次从经验事实看,我们一再追问反方同学,请你们给大家举出一种何时、何地、何种主流文化没有衰微的例子,可反方同学却始终举不出来;相反,我方二辩列举的大量事实倒是雄辩地证明随着主流文化的发展,原有的主流文化,由于已经不再能够适应时代的特征而的确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微。 主席、评委、同学们,任何一种哲学,一种精神,一种主流文化,如果不经时代的再造,就会丧失它们的生命力。主流文化的衰微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非但不会造成文化的衰微,相反,恰恰在主流文化的不断衰微中,人类不断创造着整个文化的进步: 第一,主流文化的衰微是文化进步的内在驱动力,没有旧主流文化的衰微哪来新主流文化的建立?如果不把腐朽的封建主义文化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我们怎能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如果不破除“一大二公”的思想束缚,我们怎能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春天?正是在主流文化不断衰微的过程中,推动了整个文化的向前发展。 第二,主流文化的衰微正是文化进步的外在表现。纵观历史,人类的进步往往是包含着辛酸与苦难、悲壮与苍凉,在文明演进的欢笑中浸透了多少眼泪、血汗和艰辛!人类历尽了千辛万苦,创造辉煌灿烂文化的同时,却又在亲手创造着使它衰微的一切条件,这是何等的苍凉,可它又是何等的伟大啊!第三,只有深刻地认识到主流文化衰微的必然性,人类才能更好地前进。一部文化的演进历史,也就是一部文化的批判史,我们谈继承,谈发展,谈进步,归根到底就是要以批判为前提,只有深刻地剖析,不断反思,集香木以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在最严厉的批判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找到更新的起点,才能诞生出崭新的文化。“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人类终归还是要进步的!谢谢大家!? 主席王惠:谢谢!也谢谢在场的热情的观众朋友!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第二届“北大杯”辩论赛总决赛的三个阶段比赛都已进行完毕,接下来的是评判团评议。下面有请评判团退席评议。? (40分钟后)? 主席王惠:朋友们,现在我们的评判团已经进入现场,下面我们首先请香港中文大学辩论队教练孙同文博士谈一谈观看此次辩论赛的感想。有请——(掌声)? 孙同文博士:主席,双方辩友,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能荣幸地参与这次“北大杯”辩论赛,参与总决赛的评判工作。我本人,在台湾出生、长大,在大学时代也是玩辩论的。(笑声、掌声)到香港后,有幸参与香港中文大学辩论队的指导工作。这次来,真正见识到一流的大专辩论比赛的表现、表演。我想在这里谈一件事情,就是这次北大的辩论比赛的辩论形式所展现出来的一种魅力。我在台湾时,辩论赛仍是以美国俄勒冈式辩论赛为主,它辩而不论;参与新加坡式辩论赛后,又感觉到新加坡式辩论赛是有一种论而不辩的缺点,那么这次在北大里面呢,两种制度结合在一起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当然,这条路还很长,需要大家不断尝试补充。这里,我首先恭祝双方辩友,他们的表现,无论在逻辑、语言、辩论的形式上都显出一流的功夫与深厚的底子,这个,可能是在其他地方所不能达到的,尤其在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是全香港唯一一个保有一个常备的国语辩论队的学校,我们一年,最多只有一场比赛,还要看国内是否有哪些学校愿意赐教。(笑声)而在北大,经过半年时间,两支队伍经过十九场比赛,才产生出总决赛的两队,双方的功力都值得敬佩!所以,希望香港九七回归之后跟大陆的学校多作交流,多切磋,共同地把辩论制度的艺术形态更好地提升出来,谢谢!(热烈掌声)? 主席王惠:非常感谢孙同文博士的赐教,下面我们请评委执行主席、北大心理学教授王登峰老师评议。? 王登峰教授:谢谢主席,谢谢辩手和同学们,很荣幸能为这次辩论赛做讲评。首先,评判组成员都对今晚的比赛给予很高评价,感觉双方表现的水平都很高,而且,作了很好准备。无论从逻辑上,临场反应上,对答的机智上都表现出了很高水平。但是,评委们也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我想主要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首先,评委们一致的感觉是今天的辩论,对一些关键的术语未作出明确的界定。比如对“文化”“衰微”,反方可以在作出界定后有更精彩的辩论;比如在今天的辩论中,大家对“文化”的理解非常单一,集中在制度和当时的社会精神方面,其实,文化内容包含非常广泛,既包括了制度也包括了人为事物,就是带有人的痕迹的某种产品或社会制度或组织机构。那么从衰微或不断发展的角度讲,这些呢,有的是衰微的,有的是不能够衰微的。另外,对衰微的界定,正方提出“扬弃”的概念,但对扬弃未作进一步说明,有些是要保存下来的,那么,扬的是什么,弃的又是什么?另外,关于社会发展也未作出明确界定,因此尽管场上辩得非常精彩,但由于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无论在论述时,对辩时,乃至最后总结时,都未对命题作出很好地解读。其次,在逻辑方面,正反双方在一定程度上逻辑框架相对薄弱,因此有点美中不足。再次,还需要指出的是,今天的辩论横跨面太少,知识面平行的比较少,用词方面非常雕琢,带有很多文学抒情色彩,但对各自专业知识涉及较少,让人感到比较遗憾。最后,在对双方评价当中,大家一致感到在逻辑结构,在辩题的解读和层次方面,正方占有一定优势,在观点和立场的把握方面正方有一定难度,而反方同学回击和应辩表现的非常机智,有许多幽默话语。总的来讲,评委们一致认为,今天晚上这场比赛能够代表北大水平,同学们能在这么短时间准备得这么充分,尤其是发挥得很好,给大家上演精彩的一幕,特别是来自外单位的几个评委都对北大同学给予很高评价,在这里也向他们表示感谢!我的评论到此结束,如果有什么不足的话,怪我不怪评委。(笑声)下面由主席宣布结果。(长时间掌声)? 胜方:正方 最佳辩手:反方三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