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71|回复: 6

武力能/不能换取和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6 12: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水若寒在 2004/01/26 12:52pm 第 1 次编辑]

第一届“校庆杯”华南师范大学辩论联赛复赛
正方:政法学院()武力能换取和平
反方:人文学院()武力不能换取和平
(赛制基本和中国全辩赛制一样,稍有不同的就是攻辩每人只能问三个问题,而且三个问题可以问对方二、三、四辩中不同的人。另外辩词是一边听录音一边记录下来的,因此有一些地方听不清楚的,用*代替了)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评委,大家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武力能换取和平。什么是和平?和平是指各方力量达到均势、相互妥协的状态。武力是指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国家权力,它包括静态的军事威慑和动态的军事打击。换取在这个具体的辩题当中、具体的语境当中,它是指实现、达到。能的意思是可以。下面我方将从理论、逻辑与现实的角度,充分论证我方观点。一,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讲,武力是换取和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平的形态有两种,一种是均衡模式,一种是单极模式,无论哪一种模式的形成,都是以武力为后盾来实现和平的。国际关系发展史上的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体系,都是以各方武力达到均势、相互牵制、相互制衡而实现和平的;单极模式下的和平形态,如古罗马帝国、中国“大一统”,则以一方武力超越其他各方武力来达到和平形态的。第二,从逻辑的角度来讲,今天这个辩题当中的“能”字,是一种或然性而非必然性。比方说,我们说人能长到两米高,并不是说人人都必然能长到两米高,只要我们的篮球明星姚明长到了两米高,那么,人能长到两米高这个辩题就成立了。同样,武力能换取和平,只要有武力能换取和平这种情况是存在的,那么今天我们这个辩题也成立了。第三,站在社会与现实的角度,中华民族在半个世纪前正是依靠武力打败了侵略者,并且依靠武力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为年轻的共和国迎来了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今天,我们大力发展国防建设,也正是要用武力来换取我们的和平,让可能的侵略者望而却步。放眼世界,以实现国际和平安全为宗旨的联合国允许各国以武力自卫,同时拥有一支强大的维和部队。当然,武力仅仅是换取和平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当我们高举橄榄枝走向未来的时候,我们一手也必须紧握宝剑。因为,我们坚信,武力能换取和平!(掌声)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慷慨陈词,无非是想告诉我们武力能换取和平。那么如果我现在以武力对待我方二辩(对反方二辩举起拳头),不知道能否换取和平呢(反方二辩摇头)?当然不能,看他也在摇头了(笑声)。因此,我方的观点是武力不能换取和平。必须指出的是,武力固然不等同于战争,但战争是武力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下面我将论述我方观点。首先,任何武力的使用从本质上讲都是为了争权夺利而非换取和平,春秋战国混战数百年,秦军东征西讨,为的是囊括天下、唯我独尊;德国悍然发动二战,挥舞的是极端民族主义和报仇雪恨的大旗;而人民却总是为其生存权利而战。可见,人类用武力换取各种利益,却从没有想过要换取和平。其次,使用武力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和平,刀光剑影之下,只见骨肉分离、家破人亡;隆隆炮声之中,仅闻悲伤哭泣、痛苦哀号。当战争的第一下枪声响起,和平就已不复存在了,还谈何换取和平呢?第三,使用武力的后果往往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这时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政权,并进一步实施各种符合国情的政策,带领人民重建和平。正如凭借强大武力建立起来的秦王朝,因为继续滥用武力,使到民不聊生、社会动荡,最终被汉朝推翻;而如果汉朝没有实施后来一系列的休养生息、定国安邦之策,又怎么可能迎来后来的太平盛世呢?可见,武力对和平的实现有一定影响,但不能换取和平。最后,当武力以威慑力的形式发生作用时,就是在维持并巩固已有的和平,不能称之为换取和平,刚才对方辩友一直在把这两种概念混淆了。维持与换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维持是在已经拥有的基础上去维护、保持;换取则是指在给别人东西的同时得到别的东西,换言之就是以己所有换己所无,如果已经拥有了,又何必再去换呢?两者的前提和基础都不同,我们决不能把维持和换取和平等同起来。可见,无论是主观目的还是客观效果,使用过程还是后续发展,武力都没有换取和平的可能性,因此,我方认为武力不能换取和平!谢谢!(掌声)

盘问:
正二:有请对方二辩,武力能否换取和平,必须从历史和现实中加以考证。请问对方二辩,能否从历史或现实中找出一个国家,它完全没有武力,而它又拥有和平呢?
反二:好,我们知道印度的甘地还有美国的黑人领袖,他们靠的是什么换取来的和平?甘地用的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样他为印度迎来了和平,那么这能否回答对方辩友的问题呢?(掌声)
正二:请问对方四辩,四个现代化包括了国防现代化,请问对方辩友,我国现在还有拥有武力的必要吗?
反四:当然有了,但是问题我国现在的国防力是用于维持和平,刚才我方一辩已经很清楚地论述过了。(掌声)
正二:再请问对方二辩,当日本侵略者打到我家门口的时候,我们应该(这句话我没听到)呢,还是应该拿起武力去抗击它呢?
反二:好,谢谢对方辩友,日本侵略我国之后,我们就得到了和平了吗?我们用我们的武力迎来了和平吗?抗日之后我们出现了内战,内战之后我们又和平了吗?不和平!为什么?和平不是一个简单得来的东西,我们是在一个伟大的领导下我们得到了一种全新的建设来营造我们新祖国的和平啊!(掌声)

反二:谢谢主席,请问对方二辩,经过长期的流血冲突,现今的以巴双方是否已经实现和平呢?
正二:我方承认,有些武力在有些情况下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所以它不能换取和平,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得到我们的革命前辈用他们的鲜血,换取我们今天的和平,换取我们今天的辩论赛啊,对方辩友!(掌声)
反二:经过两伊战争和美伊战争,今天战后的伊拉克又是否赢得了和平呢?
正二:我方已经一再指出,和平在某些情况下是不能够通过武力的取得,因为这个武力是滥用的,它没有得到合理的方式使用,我们应该看到,合理的方式使用武力下,能够换取和平。(掌声)
反二:好,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一个荒谬的事情,就是说,两个地方都没有达到和平,那么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自杀性的炸弹袭击只是一种自杀的方式咯?(提问时间到)
正二:刚才对方辩友一直列举一些例子,是武力不能换取和平的,我方承认。我方一再指出,武力在有的情况下是可以换取,我方的命题就已经成立了。我们举一个例子,喝水能够解渴,但是解渴不一定要去喝水,喝粥、喝果汁也能解渴啊。同样,武力在有的情况下可以换取和平,我们的立场就已经成立了。(掌声)

正三:谢谢,请问四辩,1988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联合国维和部队。那么,联合国维和部队在执行维和任务的时候,是否有使用武力呢?请回答是或不是。
反四:对方,请你先搞清楚,联合国维和部队是什么?联合国维和部队是指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之下使用非武力的方式维持和平的部队啊!(热烈的掌声)
正三:再问对方四辩,那么联合国部队是否有为和平进程做出贡献呢?
反四:当然有啊!
正三:那我最后问对方四辩,维和部队为什么不叫“换和部队”?
反四:因为他是维持和平啊,我方一辩不是已经重申了很多次维和部队是在维持和平吗?(掌声)

反三:谢谢主席,有请正方三辩,请问战争结束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呢?
正三:我方从国际关系理论认为,世界有可能存在五种形态:和平,危机,争端,冲突,再到战争形态。
反三:好,谢谢,再请问三辩,战争结束要么是和平谈判,要么是胜负已定,请问你认为是什么促成和平谈判的呢?
正三:武力的保障。我们没有武力的话,两个人,我比你强那么多,我为什么要和你谈判,我直接就可以达到一种和平形态啦。
反三:好,对方辩友告诉我们武力是促成和谈的必要条件。那么为什么美国必须书面承诺不使用武力攻打朝鲜,才能与朝鲜开展六国会谈呢?那是否表明正是放弃武力才能换取和谈呢?(掌声)
正三:美国的军事实力在当今是有目共睹的,对方的问题让我想到了当年的抗美援朝,我国正是通过我们的正义之师,达到了和平,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军队是一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出兵的出发点和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和平啊!(掌声)

盘问小结
正一:谢谢主席,从双方刚刚的攻辩来看,对方辩友并没有很好地回答我方的问题,请允许我一一指出。一,对方说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它其实恰恰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它说明委曲求全并不能换来和平啊,所以我们必须用武力。第二,当我方问到,对方能否举出一个完全没有国防的国家的时候,对方含混其词,而事实上即使是瑞士、瑞典这样的中立国仍然拥有足够的国防力量;新加坡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而它却拥有东南亚最强大的空军武力,梵蒂冈事实上并不是一个具有外交意义上的国家,所有的一切都说明武力能换取和平。第三,当我方问到联合国维和部队在执行维和任务时,是否使用了武力这种方式的时候,对方辩友依然含混其词,而事实上,维和部队正是用武力换取了和平啊,因为1988年维和部队在拉美地区实行了14次行动,以武力换取了我们的和平。因此,我方坚信武力能换取和平,谢谢!(掌声)

反一:谢谢主席,刚才对方辩友也问了我们很多问题,我想先回答一些对方辩友提到的问题。刚才对方一辩告诉我们甘地是失败的例子,我是学历史的,却很不明白,那既然甘地失败了,为什么现在印度却是独立的呢?其次,刚才我方二辩问了对方二辩三个问题,无非是想清楚对方辩友对于和平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但是对方辩友一直在回避,只是一再告诉我们只要有些情况之下武力能换取和平就是能换取和平,但是我发现对方辩友赖以为生的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它之后都没有换取来和平啊,不要忘记了抗日战争之后是三年的内战啊。再次,我方三辩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了对方辩友:对方辩友的逻辑推论是有问题的。战争与和平是对立的,只有战争结束,和平才有可能实现,而和平谈判正是结束战争主要途径之一,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武力应该也能换取和平谈判才对,但是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正是放弃武力才是促成和谈的关键啊,如果用武力就能换取和谈,拥有当今世界最强大武力的美国,又何必承诺不攻打朝鲜呢?可见武力也许对和平的实现有一定影响,但不能换取和平。谢谢(掌声)

自由辩论
正四:谢谢,刚才反方举了甘地的例子,说甘地非暴力不合作促使印度独立,那我想问对方辩友,印度独立的过程中没有动一枪一炮吗?没有动用武力吗?(掌声)
反一:我真的不知道他有动用武力,我只知道甘地因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被迫绝食。
正二: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和谈也换取和平,那请问对方辩友还记得南京大屠杀吗?现在我们到靖国神社里面去看,他们到现在还供奉着那些战犯,还相信战争是必要的,请问对方辩友,这些意见的分歧用和谈能够解决吗?
反三:对方辩友告诉我们战争有时候能换来和平,有时候不能换来和平,那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你热爱和平吗?
正一:我当然热爱和平啦,对方辩友喜欢谈逻辑我们就来谈逻辑。我们说人可以像爱因斯坦那么聪明,并不是说人人都要象爱因斯坦那么聪明,只要有一个爱因斯坦,我们就证明人能象爱因斯坦那么聪明啊!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了,康熙大帝平三藩定台湾亲征格尔丹,换来了清朝空前的统一和平,难道不正证明了武力能换取和平吗?(掌声)
反一:请对方一辩不要忘记,我方在立论的时候已经一再提到过,这种叫维持和平、巩固和平而不叫换取和平啊!(掌声)
正三:我们都说理解一个词语要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里面,换取如果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一块钱换两个鸡蛋的话,能应用于我们这个辩题吗?武力与和平是两个非实体的概念啊!
反二:好,对方辩友她的逻辑就告诉我们,如果说我们一辩告诉了我菜市场在哪里,那么是不是就是我一辩帮我去菜市场买了菜呢?
正二:对不法侵害和侵略,难道忍辱纵容、姑息养奸吗?试问,有多少人民能够等待,有多少**堪受折磨?(掌声)
反三:当然不能忍受啦,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我们国土的时候,我们要奋起反抗,但是如果没有共产党、没有政权、没有它顺应民心的各项政策,我们能够换来和平吗?(掌声)
正四:换取和平需要很多因素,但是共产党在武装斗争的时候,难道没有使用武力吗?对于国民党以及日寇,难道我们去谈判、去劝说他们吗?
反一: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正一:胜利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我们的人民拿起手中的枪去反抗日本侵略者啊。对方辩友,我想请问你,韦格斯蒂夫说: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请问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反四: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时日本是全亚洲武力最强的国家,它侵略中国之后,它却被中国打败了,为什么呢?
正三:我们看武力的强盛是看他有少支枪、有多少个士兵吗?还有包括多种的综合因素啊。对方一直在说换取不等于维持,那么我们现在说解放军战士守卫边疆并用武力、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换取祖国的和平,这不是换取吗?
反二: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力,那么它为自己的国家带来了和平吗?请问911事件是什么?(掌声)
正三:911事件是恐怖袭击啊!
反三:恐怖袭击不是使用武力吗?(掌声)
正一:所以我们要用另一种武力跟这一种武力相抗衡,不然我们就会有更多无辜的生命被践踏在恐怖之下啊!(掌声)
反三:那对方辩友还是在重复,有些武力可以换取和平,有些武力不可以换取和平,她告诉我们她热爱和平,那她会把握好每个机会去争取和平吗?她告诉我们武力能换取和平就是有一种可能性的存在,那我们是不是要把握好每一个机会,因为我们热爱和平所以我们要发动战争呢?(掌声)
正一:对方辩友对这个逻辑的问题还是搞得不大清楚。我们说,人能长到两米高,只要我们的篮球明星长到了两米高,我们就说“人能长到两米高”这个命题是成立的呀!西塞罗说,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对方辩友又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反三:所以我们看到武力能够换取和平有一线希望的话,我们就要争取啊!
正二:刚才对方辩友一直在提革命战争,我问对方辩友是否还记得,枪杆子里出革命、小米加步枪,也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革命论断呢?
反四:“枪杆子里出政权”并不代表“枪杆子里出和平”啊!(掌声)
正四:没有武力,国家政权哪儿来的和平呢?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刀是一种生产工具,我们也知道刀同时它也是一种最常见的凶器,但是我们应不应该否认,刀促进了我们人类生产的进步,刀换来了我们人类生产力的一大飞跃呢?请对方辩友回答。
反一:刚才对方辩友终于承认了我方的观点,他说没有政权,何来的和平呢?那么武力换来了政权,是不是证明政权就必然能换来和平呢?
正四:按照对方辩友的理论,建立一个政权必须把所有的枪聚起来销毁,那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秦朝灭六国,销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秦朝和平了吗?秦朝的寿命只有十五年啊,对方辩友!
反四:你也知道秦朝只有十五年的寿命,就是因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易也”啊!(掌声)
正二: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我国现在重视国防建设的目的最直接是什么?
反三:维持并巩固我们的和平啊,我们不是一再重申了吗?
正一:那恰恰说明了静态的军事威慑可以给我们换取和平啊。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如果没有汉朝龙城飞将守边城,那么胡人频繁南下入侵中原,哪还会有汉朝四百年的辉煌业绩呢?
反二:对方辩友,请问什么是叫换取,对方辩友你一直告诉我们换取跟巩固、维持等同,逻辑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笑声)
正四:理解换取不应该仅仅理解为商品交换中的换取,理解换取应该从一个更高的价值取向去判断。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他们用自己的鲜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正是我们现在国内的安定与繁荣,更别说什么和平了。请问对方辩友这点你怎么解释呢?
反三:如果对方辩友不是在不和平的前提之下讨论武力能不能换取和平,难道我们在已有的和平情况之下讨论武力能不能换取和平吗?
正四:可是我们看到对方辩友在辩题前面加了一个前提,辩题前面没有说和平还是不和平,辩题是说武力能不能换取和平。
反三:如果已经和平的话还用换取吗?
正三:当然了,我都说,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守卫在边疆,他们用的是不是武力?他们换取的是不是和平?我们坐在这里又是不是处在一个和平的环境当中呢?(掌声)
反一:那在解放军战士用他的鲜血和生命换取和平之前,那个状态是什么呢?
正一:的确是和平的状态啊,我们都说我们不否认武力在有些情况可以打破和平,那么我们用什么来消除这种状态呢?我们就要用另一种武力与这一种武力相抗衡啊。(时间到)(掌声)
反三:历史上我们看到有哪一次的武力换取了和平呢?但是我们却明确地知道和平是被武力所破坏的,那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武力到底是和平的建设者还是和平的破坏者呢?(掌声)
反二:对方辩友一直告诉我们,他们说维和部队就是维持和平,那么请问,如果在伊拉克战场上面,为什么中、法、德、俄罗斯和土耳其,既然维持和平是好事,为什么他们不派兵呢?(掌声)
反三:那我想再跟对方辩友说,加强国防建设、国家机器的设置,其用途是维持并巩固和平,是用以保存和平的胜利果实啊,而不是换取。
反一:刚才对方辩友一直在强调,必须在特殊语境之下,我们才能够去讨论什么是换取,他们所谓特殊语境,我倒是很不明白了,什么特殊语境令到他们对换取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呢?他们一直没有提到所谓特殊语境是什么,我真得很想知道。
反二:昨天晚上的“60分钟时事杂志”告诉我们,巴勒斯坦的恐怖袭击的领袖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中被救了过来,我们正是发现,解决武装冲突的不是靠武力,而是靠大家双方的沟通啊!
反三:对方辩友告诉我们,有些武力能可以取和平,有些武力不能换取和平,那我们使用武力之前是不是应该明确知道这个武力能够换取和平,我们再要使用呢?
反四:请问对方辩友,恐怖分子为他们自己带来和平了吗?(时间到)(掌声)

总结陈词
反四:谢谢主席,大家好,下面将由我来重申一下我方观点。第一,我方坚持认为,武力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利益。古今中外多少人为了争权夺利,用武力拼个你死我活。请看看唐朝的安史之乱,这场以武力形式发动的内战,为唐朝换来和平了吗?没有,我们看到的是唐王朝的衰落以及国家陷入藩镇割据的动荡之中;再请看看历史上著名的伯洛奔尼法(谐音)战争,雅典和斯巴达之间采取武力的手段争夺希腊的霸权,这给希腊换来和平了吗?也没有,随之引发了希腊各城邦之间的战争,削弱了希腊本身,最后希腊被马其顿所征服,结束了它的古典黄金时代。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武力不能换取和平。其二,我方一直都在强调,换取是从a直接得到b的一个过程(反方一辩、二辩分别举起写着“a武力”和“b政权”的纸牌)(掌声、笑声);或者从b直接得到c的一个过程(反方二辩、三辩分别举起写着“b政权”和“c和平”的纸牌)。但是,从a能直接得到c吗(反方一辩、二辩、三辩分别举起写着“a武力”“=/=”“c和平”的纸牌,然后三人一同摇头)(掌声、笑声)?没错,就是这样,大家也都看到了,强大的武力,有可能换取的是战争的胜利,但是和平要靠国家的政权经过长期的建设,才能换取。正如明末清初的时候,满洲八旗军使用武力夺取了天下,但如果没有继任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实行垦荒政策、永不加赋的休民政策,那么能换取历史上著名的康乾和平盛世吗?其三,我方承认武力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方辩友,你也看到了,国防建设的威慑力显然是用于维持和平的。正因为我国建设了系统的国防体系,成功地研制了原子弹,这样才更有效地维持并巩固了我国国内现有的和平。其四,假如武力能够换取和平,那么以巴之间的冲突,就应该早就解决了;美伊战争也不用打了。可是现实却不是这样啊,自杀性爆炸事件不断发生、地区性武装冲突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存在。据统计数字显示,自二战后共爆发过三百多次大小规模的战争,全球累计死亡人数已达到一亿人以上。武力换来的是什么?双方交战士兵的残酷杀戮,人民心中永难弥补的创伤,人性尊严的无穷贬低以及生命价值的任意践踏!不管武力使用的目的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其结果都不可能是换取和平。和平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宽容,而武力正是打破和平的罪魁祸首。在一次一次武力使用过后,留下的是母亲痛哭的血泪、妻子悲伤的哀号以及儿童无助的眼神,武力换取和平了吗?没有!武力换来的只是伤害,是说不出的痛苦以及悲凉。对方辩友,面对这惨痛的事实,难道你们麻木了吗?不,我相信你们不会,因为人心中的善和爱是永恒不变的,采取非武力手段追求和平才是真理,请对方辩友放下你们的武力观,武力不能换取和平!谢谢!(掌声)

正四:谢谢主席,大家好!俗话说得好,辩场如战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辩论中,我们正反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但仔细想想,我们大家都是为了两个字而来、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那就是和平。但是我方认为是武力能换取和平的,而对方却否认了这种方式。对这点,我方实在不敢苟同。下面,就让我指出对方辩友辩词中的几点偏颇之处,第一,对方说武力是为了争夺利益,但如果武力用于和平这个利益,也是换来了和平啊!其二,对方举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例子,也举了甘地绝食的例子,他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何以换取和平呢?而且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失败了啊,对方辩友,印度的独立是靠印度人民的武装斗争而获取的。其三,对方辩友举了“抗战”的例子,说我们抗战完了之后国共两党还需要三年谈判,是没有用武装斗争的方式来换取今天我们国内的和平,那么照对方辩友这样说,我们那些革命先烈的血是白流了啊,三年的谈判当中,我们的八路军也要把我们的武装解散了来跟国民党谈判啊!其四,对方说我们定义中的维持和巩固不算换取和平,那好啊,按照对方辩友理论,我们的国防、我们的解放军是在维持我们的和平,假设现在日本侵略者再次踏进我们中国的领土,和平难以维持,解放军也该解散了呀。下面,请让我再次重申我方的观点。其一,武力不是暴力,更不等于滥用武力。无论是静态的军事威慑还是动态的军事打击,都是一种手段、一种方式而已。所以,它在不同的使用者手中、在不同的目的性支持下,其效果也会不同。黄帝带领中华民族武力胜蚩尤,一统中华文明,为我们现在的中华文明奠定了根基;秦始皇用武力灭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二战中反法西斯势力正是用武力击溃了法西斯,换来了我们今天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正是用武力、武装斗争击溃了外国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换来了我们今天国内的和平繁荣啊。其二,在现在的世界格局下,武力仍然是换取和平的重要方式,冷战格局的瓦解,美国独领风骚,然而群雄并起、一超与多极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在国际社会要维持和平与发展靠什么?第一,是靠我们国家坚定的(接下来的那个词我听不清楚),第二是靠我们之间的权衡,是靠这种权衡的保证,才能解决民族矛盾、宗教分歧,民主、资源的争端及其解决,都需要我们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作为保障来换取啊。纵观二十一世纪,是武力与战争登峰造极的世纪,人类不断地用自己创造的文明作为武器,在这种文明与野蛮、战争与和平的矛盾斗争中,实现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对方辩友,我们同你们一样呼唤和平、期待发展,然而和平绝不是赐予的,而是争取而来的;我们呼唤和平、期待发展,但绝不指望和平能从天上掉下来啊。和平是力量的产物,应该用实力去争取;因为二十一世纪的天空,仍充满了战争的阴云。也许武力不是换取和平的充分条件,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武力对和平的积极作用,否认武力能换取和平。对方辩友,当宽敞明亮的教室传来琅琅的读书声时,当运动场奏响我们的国歌、升起我们的国旗时,当天安门广场上一次次盘旋着平鸽时,对方辩友,这一切是以解放军和人民武装力量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换取来的呀,我们不崇尚武力,但是对于武力换取来的和平,我们能视而不见吗?最后我想告诉对方辩友的是:强兵乃是安邦定国的永恒主力……(时间到)(掌声)

发表于 2004-2-7 00: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力能/不能换取和平

你怎么弄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2-9 19: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力能/不能换取和平

听着录音记下来的。
发表于 2004-2-10 00: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力能/不能换取和平

厉害哦~~~
今天见到你和那个曾经被我羞辱过的师弟
有点紧张,所以忘记跟你说了
你的新发型真的很特别哦~~~
特别傻~~~~
 楼主| 发表于 2004-2-18 10: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力能/不能换取和平

我知道你心里的那一句是“特别的帅”!
发表于 2004-2-22 23: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力能/不能换取和平

呵呵!!水若寒做得好啊!就应该多把队里的辩词发上来,大家一起建知识库的说~~
发表于 2007-3-31 09: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力能/不能换取和平

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23:36 , Processed in 0.0520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