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89|回复: 1

正方:宁鸣而死;反方:宁默而生;正反未定;2015年10月12日比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7 10: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15-10-19 07:25 编辑

请大神们帮我想一想可以用哪些逻辑还有所传递的价值
发表于 2015-10-19 19: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已经过了比赛日起了,不好意思。但我还是乐意分析一下这个辩题吧。

站在正方的角度,强调“鸣”的两方面积极意义:一是促进社会发展,二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社会处于动荡之时,总需要有人振臂一呼,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哪怕代价是付出生命,例如当年领导五四运动的同学们,例如当年的李公朴、闻一多等等。没有他们,我们今天的生活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所谓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个就更好理解了,贪生怕死,该说想说的全都不说,那么内心也难免会憋屈。

站在反方的角度,强调“鸣”的时机的重要性。关键的话要在合适的时机来说,否则单纯为了说出来自己的话,而做无谓的牺牲,最后于社会、于自己都没有好处。例如我国从大跃进到文革,不得不说是一个弯路,但是在当时张嘴说话的刘少奇、彭德怀等等前辈,虽然都是仗义之士,但最后不仅把自己赔进去,而且也没能阻止社会的不良发展。但是,邓小平等人,韬光养晦,在合适的时候说出来,才能力挽狂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6 18:09 , Processed in 0.0450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