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99|回复: 14

2007年明辩活动-白鹭洲会议纪要—“四大名校”辩论赛举办一轮之中期检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1 15: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鹭洲会议纪要—“四大名校”辩论赛举办一轮之中期检讨 2006年7月7日至7月10日辩论四校试验赛在风景如画的厦门大学举行,这是华语辩论史上第一次在大陆高校,明确以公共政策讨论为主题的辩论探索。 7月8日晚8:00至10:30在白鹭洲一家临水茶社,借辩论圈少长咸集,群贤毕至的机会,以探讨华语辩论将向哪里去,及同道中人能做些什么,为主题召开了一个圈内同仁研讨会。 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厦门大学李琦教授,傅晓凡教授;澳门大学张学森先生,尹德刚教授;武汉大学,赵林教授,团委副书记姜新莉老师,辩论队教练周玄毅同学,重庆大学宣传部部长杨清明教授,研究生院张邦辉教授;还有前福州大学辩论队的潘榕同学,厦门大学辩论队的王端同学,福建师范大学辩论队的张书帏同学,现中央台《新闻调查》打工的郭宇宽同志等。 <会议由郭宇宽同志主持,最后由李琦教授结账买单:) 受邀参加会议者参加会议前就已经形成的基本共识: 1.以全国大专辩论赛停办为标志,当前华语辩论在中国大陆已经陷入了低谷。 2.除了大陆文化环境及体制性的原因,辩论圈自身同样负有责任,目前大陆的华语辩论,从辩题设计到评委导向,益发浮华,空洞,浅薄,辩坛被没有公共价值的伪问题充斥,而一些诸如“男人更辛苦还是女人更辛苦”,“生亲是否重于养亲”,“好马要不要吃回头草”这样的辩题不仅是伪问题,而且构成对辩手和观众智力的侮辱。这些弱智辩题,导致辩手把主要精力用于玩弄概念技巧,过于玩弄技巧的辩论,不仅使辩论失去了公信力,拙劣地迎合市场也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对于一些依旧热爱辩论的学子有严重误导,培养了一批普通话标准的耍嘴皮者,让人有误人子弟的忧虑。 3.目前在提升大学生素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培养人才方面,并且在转型期培育公共理性,倡导公共价值方面,辩论所蕴含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充分发掘。 4.辩论圈有责任感的同道,在发牢骚,翘首指望中央台青少部的调整思路之余,不能把宝都压在中央台几个人的品位上,自己应当奋身入局,做一些实质性的探索工作。 会议讨论的焦点:当前的文化环境下,把辩论向更加务实的方向引导,在大学校园内讨论更加和社会密切相关的辩题,以辩论为桥梁,引导大学学子关怀公共问题,有没有操作的空间?如果有空间的话,我们如何操作? 作为有草根性的民间探索,除了在各自的学校和圈子里搞实践,我们可以团结在一起办些什么?通过会议,代表们达成的共识: 1、关于本届四校赛的思考:与会代表高度评价本次四校赛厦门大学的探索,6场比赛探讨的内容从同性恋婚姻问题,劳模资格问题,到胎儿性别鉴定问题,中央行政区问题等均具有强烈的现实所指性,这次带有探索性的比赛,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个成功证明,即便在大陆的话语环境下,高校中并非只能搞一些诸如“八荣八耻”,“交通安全”之类主题的辩论,中国政治文明的进步,使得即便在符合宣传纪律的前提下,很多领域的公共政策辩论依然有巨大的空间。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怀思考,让沉默的大多数有言论交锋和立场碰撞的平台,弘扬“辩手胸中有天下”的精神,而不是制造空洞花哨的噱头,搞一些形式上的“伪创新”,才是辩论的真正生命力所在,也是大陆大学生辩论赛走出困境的不二法门。本届辩论赛上的一些现象让大家感到惊喜,辩手从这些辩题的思考中获得了更多的收获,场上发挥水平,和辩手思考深度,普遍高于寻常电视辩论赛,而且在很多辩手身上,表现出难能可贵的真诚,善于倾听,尊重对手等优雅品质。观众场场爆满,发言踊跃诚恳,而且厦大的观众表现出电视辩论赛中罕见的不偏不倚的听众素养。不足之处在于,尽管本届四校赛的筹办者,极力倡导务实诚恳的辩论风气,辩手们也普遍表现非常出色,但还是偶尔不时流露出以往辩论赛中养成的恶习,比如引证事实数据不规范,有误导观众倾向,并且不时还会有一些在以往辩论会上可能很受推崇的噱头,在本次辩论赛上评委们并不认可。这些习惯需要一定时间的努力来纠正,并且要首先从纠正评委的品位和趣味开始。 2,郭宇宽提出第一年搞类似四校赛这样和各校校内试点,主要论证可行性,在各环节倡导务实理性的辩风,摸索在部分大陆高校开展公共政策辩论试点的摸索经验并推广,手里有课题费可以赞助几个“有示范性的研讨会”,可以由各高校的辩论社团承办,第二年尝试搞全国联赛,第三年大张旗鼓搞新风气的辩论赛,可以和央视青少部合作,不过如果他们的思路还绕不出老圈子就发动其他媒体取代它。可行性在于, 第一,很多学校有兴趣参加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受到锻炼,花费不多,受益很大,让我们担心的倒是学校多了,我们招呼不过来,有些说风凉话的,我们压根就懒得理会。 第二,赞助问题不难解决,往届华语大专辩论赛拉了几百万广告,真正用在辩论和学生培养上的并没有多少,四校赛东道主学校花费不到十万就搞的有声有色。我们至少有一部分人不能把辩论赛当成赚钱的活动,都想从中捞一笔,而要本着甘为人梯的态度,怀着志愿者的心态来贡献力量。(郭宇宽提议,当然央视搞活动给几个评委报酬颇优厚,咱们要搞活动,包括评委一概志愿,让谁当评委就是荣誉,最多给两百块,没准还要倒贴,把钱用在同学们身上。赵林教授当场表态,俺是没问题。) 第三,中国的新媒体正在崛起,媒体的竞争使得一些电视台包括网络愿意承担公共意见平台的角色,特别是门户网站,和天涯凯迪这样的公共论坛,点击率以千万计,目前的影响力在知识分子和青年人中间早已超过央视,是我们很好的合作伙伴。 大家表示,第二年就可以把它逐步公共化。 3,李琦教授提出四校赛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既然很成功,大家也都意犹未尽,认可辩论要朝更加务实理性的方向发展,何不就在四校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搞明年的联赛,比如扩大到八所。大家一致赞同,决定在原有的基础上,计划增加两所大陆名校,两所港台名校,增加的学校需要经过理事会的认可,以确保志同道合。张学森老师当场表示澳门大学要争当第一届东道主,保证活动高质量举办,杨清明老师,姜新莉老师也表示极力支持。大家一致认为未来举办联赛的八校院校将为中国大学生辩论的发展,和高校素质教育,承担探索性和示范性的作用,“要在自娱自乐的基础上普度众生”。
发表于 2007-3-21 19: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洲会议纪要—“四大名校”辩论赛举办一轮之中期检讨

真是不容易啊.....
发表于 2007-3-21 20: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洲会议纪要—“四大名校”辩论赛举办一轮之中期检讨

顶那句话:
我们至少有一部分人不能把辩论赛当成赚钱的活动

顶张老师

发表于 2007-3-21 22: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洲会议纪要—“四大名校”辩论赛举办一轮之中期检讨

[这个贴子最后由衍文在 2007/03/22 01:44am 第 3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east2007/03/21 08:23pm 发表的内容:
顶那句话:
我们至少有一部分人不能把辩论赛当成赚钱的活动
顶张老师


我是觉得不能责怪这种人。。那道理很简单:我付出劳动力,那收点钱有什么不妥的。我收得心安理得。

那要怪谁?怪主办方呀,你明明知道这个人是冲着钱来,不是冲着辩论赛来了你还要请他做评委,那你还好意思苛责他们。

为什么会说赚钱的活动?有可能主办方想说:你适当收点就可以了,只是不要收太高了。那其实就不是收不收的问题:而是在于收多少的原因吧。

那同样,为了表明自己真的不是为了赚钱的原因那就不仅一毛不收而且还要倒贴才算明志嘛。

作评委还有一种收入就是:无形资本。。。。。哈哈,如果是我肯定选这个

假设,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可以兼得最好不过捏:)

[br][br][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衍文2007年03月22日 01:42am 时添加 -=-=-=-=-
如果评委是拿了钱却不好好评比赛,那主办方就可以出来苛责这些人。那你要收钱其实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总得帮我做好事吧,你不能拿钱不办事,这种人最应该骂的。但如果有评委是不仅不拿钱反而用心评比赛,我觉得是很了不起的。

既然要拿钱,就要拿够。可以视比赛的重要性订个标准,比如初赛多少,决赛多少,评委拿得开心,自然也评得公正。现在只是表示那么一点点拿又不拿够,那就有可能会存在学校贿赂评委。

不过呢,贿赂呢其实就算拿够了也不见得不会发生了:)

我个人是认为,如果评委对比赛的评判失衡的话,最大的问题会使得辩论赛失去公信力,那失去公信力其实对辩论的发展是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害了它:)

发表于 2007-3-21 23: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洲会议纪要—“四大名校”辩论赛举办一轮之中期检讨

保密了8个月?呵呵,像个非法组织。
 楼主| 发表于 2007-3-22 00: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洲会议纪要—“四大名校”辩论赛举办一轮之中期检讨

不是保密8个月, 是在筹备。
这次有澳门的官方参与,是光明正大的。
发表于 2007-3-22 03: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洲会议纪要—“四大名校”辩论赛举办一轮之中期检讨

这次有澳门的官方参与,是光明正大的。。。

那上次呢? ^O^

发表于 2007-3-22 09: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洲会议纪要—“四大名校”辩论赛举办一轮之中期检讨

功德无量
发表于 2007-3-22 22: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洲会议纪要—“四大名校”辩论赛举办一轮之中期检讨

下面引用由froggyfrog2007/03/22 03:44am 发表的内容:
这次有澳门的官方参与,是光明正大的。。。
那上次呢? ^O^

嗯,暴露了
果然是非法组织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3-23 16: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洲会议纪要—“四大名校”辩论赛举办一轮之中期检讨

上次的时候都还没有这个组织。
发表于 2007-3-23 21: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洲会议纪要—“四大名校”辩论赛举办一轮之中期检讨

这次,我们报名参加。
发表于 2007-3-25 14: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洲会议纪要—“四大名校”辩论赛举办一轮之中期检讨

呵呵,这是件好事呀!
发表于 2007-4-2 21: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洲会议纪要—“四大名校”辩论赛举办一轮之中期检讨

下面引用由Slot2007/03/21 03:29pm 发表的内容:
白目前在提升大学生素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培养人才方面,并且在转型期培育公共理性,倡导公共价值方面,辩论所蕴含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充分发掘

这句话还是要顶一下的

发表于 2007-5-25 13: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洲会议纪要—“四大名校”辩论赛举办一轮之中期检讨

请问一下:

1、平均每场比赛,自愿到场的观众有多少人?(不包括工作人员和那些被强拉来的同学甚至不上场的队员。)中途退场的不算。

2、平均每场比赛有几次笑声?另外这些引起观众发笑的,有多少得到了评委的赞许?

3、能否给一到两场有代表性的,打得比较好的比赛录像?想来研究一下。

谢谢~

发表于 2007-7-27 18: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洲会议纪要—“四大名校”辩论赛举办一轮之中期检讨

四校功德无量!

岚星的问题怎么一直没人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13:28 , Processed in 0.0873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