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晚转移至浙江大学后,我们开始了在浙大的六场赛事。首先,对于其它院校能够赶到浙大来与我们交流,我们表示十分的感激。接下来,我继续我昨天的工作,来从我个人的角度,讲一讲我对第二场比赛的些许看法和认识。 第二场友谊赛的辩题是“保护智慧财产权有利于/不利于社会进步”,反方为浙江理工大学,正方为澳门大学。 对于这一场比赛,个人认为较为关键的是对辩题的理解和界定,然而比较遗憾的是,对于辩题中的三个概念,双方有两个没有详细的展开争论,仅仅对于“智慧财产权”这一个争论了一下。可能由于这个概念是台湾的概念,内地和澳门都不是很熟悉吧。但是,即使是对这一个概念的争论,双方也不是十分的激烈,反方到很晚才予以明晰,前面有半场的时间一直没有明确;而正方对于对方的概念偏差又仅仅是轻描淡写的打击,力度十分不够。 在理论逻辑层面,个人认为,正方的表现要略好于反方。正方既有完整的框架,又有防守的思路,还有一些进攻的招数。而相比之下,反方只有一个主线思路和较多的实例。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反方能够把这样一个框架阐述得十分详细,但是还是显得有些薄弱,而且更为遗憾的是反方的主线思路又在正方的设计范围之内。 在语言措词方面,双方最初表现基本均衡。但是当正方逐渐占据了上风的时候,可能是自信心逐渐上升的缘故,在语言上形成了愈战愈勇的感觉,在后期有了一些语言上的优势。但是,正方愈战愈勇的情况下,也存在了一些进攻比较过头的架势,在有些措词上对对手尊重不足。 在事例层面,反方则展现了比较强的能力,这也正是正方长期以来一直的欠缺所在。反方虽为理工科的学生,但是距离不仅仅有理工农医的例子,也有文史哲经方面的说辞;而正方则对于很多基本知识缺乏了解,对于一些基本的常识或知识,虽然不是本专业的,但是也不应该不知道。这样的冷场,对于一个辩手而言,不可谓不是一个遗憾。 至于对个人的评述,反方的三辩略占优势。而正方的四辩所作的总结陈词,也是对于全场有着全面且正确的总结,虽然没有历届国辩最佳辩手那样的精彩纷呈,但是也在正确总结全场的基础上对于对手有着有力的回击。 以上只是个人的评述。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