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4|回复: 13

复旦VS世新(04海峡决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22 04: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全球化竞争多于合作/经济全球化合作多于竞争


   我这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呵,又忍不住想写点东西了。在此之前,我要说明的是,场上的几位辩手都比我要好。还要说明的就是,前面一句话是真心的。

   
   还是先从立论说起。
   
   都说世新的立论太薄,其实正方的立论也不是那么厚的。正方从草原故事说起,界定了经球化将带来什么样的东西,拿出了比较的标准。分论点可以归为两点(不一定是原文中的):竞争的对象多了,市场经济本就意味着竞争。
   首先,正方的标准与后面的论证有些脱节。正方的标准是:“经济主体的选择”,而正方的论证在前面我已经写到了。现在我们有两个问题可以思考:1,竞争的对象多了,经济主体就一定会选择竞争?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意味着经济主体一定要选择竞争?我想,对于这两个问题都是可以轻松的找到的反例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正方的标准与论证之间是脱节的。
   其次,正方对于经济全球化,竞争,合作这三个词的词意的挖掘,深度还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正方的立论也就说不上厚了。
   还有,呵呵,就是个人认为,正方的立论写得更明了一些可能会更好:)

   再说世新,世新的立论,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也不是薄,不是简单,而是俗。俗,才是世新最大的败笔。
   其实世新在开篇中有着算得上精彩的一笔,那就是对合作的重新界定。但是,遗憾的是,世新却没将这个界定用好。个人觉得,这样的界定,作为防守是很不错的,但用于进功,就必将导致死循环的出现。
   其次,就是世新的俗了,说它俗,是因为世新的论证没有新意。世新的立论基点有两个:1,竞争是建立在合作之上;2,从更高一个层次来看,竞争也是一种合作。这是一个典型的死循环:……合作——竞争——合作——竞争(如果对方也配合的话)——合作——竞争——……
   观众最不原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死循环,也难怪很多人对世新的立论有争议。
 
   立论,可以说世新是输在了“俗”上。

   从个人的追求来说,我一直追求的,一直想看到的是立论当中能出现“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观点,但拿到这个辩题当中来,想要出新,又谈何容易?哎,为赋新词强说悉,是一个辩手最大的无奈啊!我相信执中师兄在这场比赛可能也有同样的感触吧?

   进入质询。
   
   首先是正方的质询,我们从正方提出的几个例子来说。“拳击”的例子,正方想借这个例子来攻击反方的“合作基础论”,反方接得不算差,倒是正方本来有理,却偏偏用不平实的语言弄巧成拙,遗憾。“贫富差距”的问题,正方问的是原因,反方接得不好,想绕过去。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当然是即有竞争的原因,却也少不了合作的原因。而且,就算全是竞争或全是合作造成的,我觉得这个问题无论是从对己方论点的维护还对对方论点的功击,都不会产生出太有力度的后继问题。剩下的没什么好说的,正方在这里体现出一个问题:从不仔细听对方的意思。这不是高手所为。
   反方的质询接过“拳击”做了一番“合作基础论”也算可以的,后面的质询没什么太出彩的,不说了。
   正方接着的质询满有力度。1,“哪怕一个竞争”,正方问得好,因为这正是反方的问题所在,然而按照反方的力论,反方也并非没有话说,反方的回答擦到了边上,但语言没有什么力度。2,“合作的利益分配”,这个问题并不是正方问得多好,关键是反方接得不够好。其实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好回避的。合作的利益分配,当然可以是因为广义的竞争来的,但也有可以不是,按劳分配就不可以吗?更致于按需分配呢?随便举个例子,我与小明共同出钱买了一本书,我说我想先看,小明说他就今天有时间看,于是我就让小明先看了。这里的利益分配是按什么来的?如果一定要说是按竞争来的那就太牵强了。总的来说,这一论正方占了些便宜。
   接下来的一轮质询呢,唯一想说的就是,问的,要有风度的给人家说话的时间;答的,对于简单的问题,也没必要一定东绕西绕。美女帅哥,一个温柔一些,一个洒脱一些不就好了?

   在质询小结上,正方重新拿出了“哪怕一个竞争”与“合作利益分配”问题,反方说了“合作共识”来回答“利益分配”都可以说是满好的。

   在自由辩论中特别出彩的地方不是很多,记得最清楚的是执中师兄与正方“比合作”“比竞争”,呵呵,可算一缕清风。

   结辩。

   执中师兄的结辩还是那么的赏心悦目,尽管立论大大的限制了他的发挥。我能记下来的亮点有三个。
   1,将竞争与弱肉强食作了区分,进一步巩固了“合作基础论”。
   2,辩论中,双方不是敌人。呵呵,执中师兄的大气会感染很多人。
   3,“不认输就是一种合作”,呵呵,黄氏风格~~
   呵呵,能在结辩中做出这样的风格,足见功力啊!

   正方的结辩也是很精彩的了,能抓住场上的问题,其中就有正方最有力度的“哪怕一个竞争”与“利益分配”等,而且那分挥洒自如的确算得上精彩。
   呵呵,值得一说的是,同样一句“我的时间快完了”,听在耳里就有不同的感觉了,呵呵,我想,其中可能有心态的问题了吧?
   呵呵,想念蒋哥,忘不掉蒋哥在北京给我留下的那份儒雅的感觉~~


   感谢这些辩手给我们留下的精彩表演!

发表于 2004-7-22 13: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VS世新(04海峡决赛)

说世新的立论“俗”,的确有同感。这样的立论96年华师大就用过了……
发表于 2004-7-22 14: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VS世新(04海峡决赛)

    老大真是稀客啊,呵呵,难得见到,打电话都找不到人的,呵呵。很奇怪的是世新怎么连续两年决赛都用了福州大学初赛的立论,去年用了本和非本,今年更是把福州大学那个一塌糊涂的立论拿过来放在决赛里面用,让人不可思议……
发表于 2004-7-22 14: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VS世新(04海峡决赛)

而且最近特别喜欢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那是亚太赛的.

世新的特点, 吸收力特别强.可能是他们社会生活经验比较丰富的原因吧.

 楼主| 发表于 2004-7-22 21: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VS世新(04海峡决赛)

呵呵,潘老大,题目是你提出来的吗?呵,不知道你对这个题目的解读有什么看法?呵呵,坦白说,小弟对这个题目的解读有一种无力甚至无奈的感觉^!~希望有机会能与老大探讨探讨^!~蓝星师兄肚子有货也要倒出来哦~~

至于利益的分配,哈,在<国际贸易>有详细的分析~~

发表于 2004-7-22 22: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VS世新(04海峡决赛)

整个比赛感觉对于概念的把握都好奇怪哦
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的么...
国家和企业在作为主体时候目标和义务是同一的么..
竞争和合作是主观要求还是客观需要..
等等都没人来谈下
发表于 2004-7-23 12: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VS世新(04海峡决赛)

利益分配这个话题放到“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里就不好谈了——因为经济学基础假设是“利润(收益)最大化”,一但到了“最大化”,那么不管是边际分析还是博弈分析就非得借助竞争不可了。

但放到管理学(实际上也是现实情况)里就全变了——因为现实中追求的是“满意解”而不是“最优解”,所以合作、退一步海阔天空就全出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7-24 22: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VS世新(04海峡决赛)

[这个贴子最后由雁在云在 2004/07/24 11:46pm 第 1 次编辑]

“利润(收益)最大化”,也不能证明辩题,“利润(收益)最大化”只能论证到,“经济主体非得借助竞争”,从事实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第一个表现就是国际分工向世界性分工的转变,不管是从内容,还是形成机制来讲,都体现为分工的细化,而分工的细化与就意味着合作的增加,那么,从这个角度看,“利润最大化”(在辩题的设定下)也意味着借助合作。我觉得“经济全球化”,如果是从宠观的角度来看,合作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果是从微观的角度看,那又是另一种情况。

在这个辩题中,最让我感到无奈的是,同一经济“动作”,都是竞争与合作的复合体。

发表于 2004-7-25 15: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VS世新(04海峡决赛)

补充半句:利润(收益)最大化不但可以证明“非得借助竞争”,还可以和博弈论共同证明“(在信息不对称与制度不完善条件下)只会存在不合作博弈”。

这也就是“合成谬误”……

 楼主| 发表于 2004-7-27 18: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VS世新(04海峡决赛)

[这个贴子最后由雁在云在 2004/07/27 06:52pm 第 1 次编辑]

虽然:“(在信息不对称与制度不完善条件下)只会存在不合作博弈”,但结果只是“纳什均衡”,并不能真正实现利益最大化。当然,又由于“合成谬误”,虽知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也不能真正的合作。
但是,以上的推断都是在“信意不对称”与“制度不完善”这个假定得出的,这个假定不能推翻么?比如以前由政府介入来解决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发表于 2004-7-27 22: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VS世新(04海峡决赛)

1、这两个假定我现在还没有看到能推翻的理论……

2、关于政府介入来解决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我目前知道的最好办法是借助市场竞争,引入“排污许可证”的办法(英国政府)。

发表于 2004-8-26 10: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VS世新(04海峡决赛)

世新的理论确实有点单薄,“由一点扩大到整个全球”,这怎么夸大?
发表于 2004-8-27 15: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VS世新(04海峡决赛)

正三很強,她是勝負關鍵,正四的風度有待改善.

世新的立論屬於循環論證,被正三指出後,幾乎是萬劫不復

发表于 2007-3-30 00: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VS世新(04海峡决赛)

“火鸡”跟“科技”的关系,
只有懂广东话的人们才了解

上广东话堂,先生把这当笑话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4 00:04 , Processed in 0.04805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