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75|回复: 6

转几篇日月光华上的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19 23: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复旦的比赛我没有看(最近已经忙得离辩论越来越远了,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有所改变……),但看了这么些讨论复旦风格的帖子,倒也有所了解。刚才到日月光华去看了看,觉得那里有些帖子更能代表我的感触。
 楼主| 发表于 2004-7-19 23: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几篇日月光华上的文章

发信人: vingoshi (琴响箫和), 信区: Debate
标  题: 王者无敌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4年07月18日22:39:22 星期天)

看了外面的人对我们的评论,不公道的评价居多,那是心态吧,其实之前的很多评论对复
旦很赞的,枪打出头鸟在我们这一代的不少人身上是没有什么改观的。

变态的背后有时还是有真理,这些讨论还是暴露了我们不少细节问题。比如,手势。是我
赛前的担心也是赛场上的事实,公道的说是紧张造成的,但在他们嘴里却成了藐视对手,
真是恶心!不过的却是问题。

又比如咄咄逼人,这个是我们这届ddmm的风格吧, 的却很明显的风格,以致看着过了些,
稍微有些节制,就会
相当完美了吧。其实青菜萝卜各又所好,台大的儒辩很多人认为是涵养好,但也有很多人
觉得做作恶心,莫名的煽情然我联想到肮脏的台湾大选。比起这个什么“儒辩”,我倒是
更关注台湾辨手在场上清晰的思路,这是不看一点书换不来的,当然他们的理论我不敢恭
维,不过谁又像我们这样认真、精心的去做理论呢,他们真的是把他看成游戏。我们的认
真最后居然也被评成了“功利”。

不知道该用SIGH还是FT,一样的结果,一样的事实,可以又不同的评说。但王者应当是在
最不公道的评论中看到真知灼见,最后成为无敌,是为王者无敌,我们至少看到努力的方
向,至少看到以后有机会参加全国辩论赛或者更大比赛迎来改进和提高的赞许。


--
锐气藏于胸,
和气浮于脸,
才气见于事,
义气施于人。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HTTP [FROM: 222.65.23.43]                                                          
※ 修改:·vingoshi 於 07月18日22:41:26 修改本文·HTTP [FROM: 222.65.23.43]  

 楼主| 发表于 2004-7-19 23: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几篇日月光华上的文章

发信人: yushu (疏影), 信区: Debate
标  题: 闲谈海峡杯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4年07月19日09:36:58 星期一)

在版上潜了整整一年水,总觉得不该在一年里面没有一点痕迹
前几天在华语辩论网上看到许多质疑复旦人格的贴子
真的是觉得满冤枉的
他们站在老远说我们的比赛玷污了辩论
说我们功利
仅仅是因为huangxiang最后的那片陈词
其实作为辩手
我也许并不应该来谈些什么
可是我实在是不明白
huangxiang的陈词到底是哪里功利哪里刺耳了?
“人格分裂”吗?
如果说连一种自我调侃都可以说是刺耳
那我就真的不明白人除了沉默,除了陈述事实以外还能够说什么话了

辩论的双方不过就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演
如果有人认为演反派的演员是人格有问题
那我只能认为有两种可能
第一是他太蠢,把演员当剧中人
第二就是演员太好,演得太像了
辩论也一样,如果你认为辩论的双方真的都在追求真理的话
那这次海峡杯的赛制本身就是最大的笑话

再说功利
我们作为一支学生辩论队
输了不丢脸,赢了也不能给学校添更多的荣誉
毕竟93年我们已经到了顶点
那我们到底是功利什么,有什么好功利的
我们不过是一群20左右的学生
因为喜欢,单纯是因为喜欢
才一直在继续着辩论
他们不知道,但应该可以想明白
如果出于功利
复旦根本就不会出赛
安一位学姐的话
再出去比赛能带来的边际效益已经小于等于零了
他们不知道
为了参加比赛我们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和学校协商
甚至在回上海的火车上
大家还围坐在一起商量让学校同意参加全辩赛的斗争方案
如果出于功利
我们这支队根本就不会有教练
因为他今年毕业了
他已经不是复旦的人了
他只是因为喜欢辩论
才不顾工作带着我们一群大一大二的人跑去福州

他们说,“我们太把辩论工具化了,我们让辩论承载了太多的东西,我们不关心辩士在辩
论里面的成长和快乐。这也是我们有时候说大陆这边辩手居然是在受教练的摆布的原因所
在。“
可是看看那些评论,
是谁在把辩论工具化?
是谁期许着辩论承载一切?
他们期许什么?
真理?人格?
或是在这种期许中渐渐丧失掉原本单纯的喜欢
丧失掉原本可以在辩论中体会的快乐和激情
那样是不是又成为一种变相的功利?

我不能说我们比他们热爱辩论
因为我不是他们
不了解他们的想法
可是我知道的是
我们对辩论的热爱,对辩论的激情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HTTP [FROM: 218.79.125.203]                                                        

 楼主| 发表于 2004-7-20 00: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几篇日月光华上的文章

发信人: ideegg (肺泡), 信区: Debate
标  题: 在看海峡杯复旦世新的决赛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4年07月20日00:16:31 星期二)

世新的立论的主战场是“合作前提论”,即,当今社会的存在前提是有一定的形形色色的
法度并且大家遵守这样的法度,而这种“遵守”就是“合作”,因此合作大于竞争。接下
来的辩论里,世新甚至把“妥协”也称为“合作”,只要有妥协,就是合作大于竞争,并
且每一竞争都会有妥协或者合作,或者以妥协和合作为目的,所以每一竞争的更高层次都
是合作。

这是有点儿问题的。进房间首先要进房门(当然不排除部分浪漫男半夜三更从窗口爬进来
),但是进房间就是为了进房门?或者说呆在房间里主要是呆在房门口?

诉诸我们的生活经验,正常人都会或欣然或被迫地遵守规则,但是在这一前提下,更多的
场景是彼此利益的竞争,或者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竞争(虽然团体内部是合作的)。我们去
应聘,当然要按照招聘单位的规则来,但是应聘者之间就是合作大于竞争了?我以我的优
势击败你,或者你以你的优势击败我,这个算竞争还是合作呢?应聘的时候,也会有小团
体的合作,但那是为了本团体在所有的应聘团体中脱颖而出。如果在这时候,应聘者还要
告诉我他们之间合作大于竞争,他们竞争的更高层次变成了合作,那我要怀疑他们知不知
道什么叫找工作,以及究竟在不在乎找到工作。很多人在找工作中强调自己有合作精神,
懂得TEAMWORK,但是这难道没有一句潜台词在告诉招聘者:选我吧,我懂得合作,我会在
团结同事的基础上帮助你的企业提高竞争实力。

这个辩题是比大比小比多比少,比大比小比多比少有标准,但这个标准如果是谁是前提谁
就大,我作为观众是不能接受的。如果我们复旦立出的论是“竞争是合作的前提,所以竞
争大于合作”,我同样会觉得这个论比较扯淡。比大比小比多比少的标准在哪里?如果合
作可以让你最终生存下去并且强大起来,那么合作就是根本的(不仅仅是前提),合作反
映在正常人的行为中也就多一些。反之亦然。竞争与合作不过都是手段,生存下去强大起
来才是目的,是人的最正常不过的目的。所以“竞争是为了合作”这样的论点我是觉得很
奇怪的,以这样的论点来论证合作(将要,已经)多于大于竞争,也是我觉得很奇怪的。

我没有看到我们复旦有很清晰的表达出来的立论,但是在复旦队员(尤其是三辩那个小姑
娘)的自由辩论中,我看到大家在不断地给世新做两件事:举例子,提问题。举例子是举
一些类似于商战这样社会通念感到竞争多于合作、竞争是生存的根本手段的例子。提问题
就是提一个问题:按照世新的论证,是不是所有的竞争都是合作了,那么还有没有一样可
以叫做竞争的行为呢。

于是整一场看下来,我觉得世新是从一辩到四辩都流畅地、忠实地在论证他们的那个立论
的,扑面而来一股很强的底线意识(虽然这个底线本身有问题)。我们复旦的队员,一辩
的立论不清晰,但是四个人都有反应,知道对方那个立论的破绽在哪儿,拼命地要指给评
委们和观众看这个破绽。可是我们的队员指出破绽的能力还不够,一剑封喉的感觉没有,
而且有很多废话,从93年国辩那儿学来的废话。另外,我们的队伍对于对方举的例子的预
想可能还不够全面,比如人家反复举遵守法律规则的问题,强调这是合作,所以合作大于
竞争。其实,某个部门法能够显现今天的模样,也是有不断的竞争在里头的:不同利益集
团的竞争,法律规则本身在立法技术上的优胜劣汰等等。可惜我们这边没有反应。

至于这样的状况,谁胜谁负,我倒觉得评委很重要了。如果我是个最不能忍受复旦队伍的
只破不立、不停地扔炸弹、抢对方辩手的话、手势不自然的评委的话,我会判复旦输;如
果我是个最不能忍受立论本身出了毛病的评委的话,我会判世新输。那么我和KANFIGURE那
天的看法是一样的,世新输在立论。如果人家立论更好些,通过更多的生活中活生生的例
子告诉我们:不对,让人生存发展下去的根本手段不是竞争而是合作,合作决不仅是前提
,更是根本手段,所以在正常的人群中,人们的合作总是大于多于竞争。那么,我会倾向
于世新,以为排除立论的问题,我个人很欣赏他们的辩风。我们复旦这边太会抢话头了。
相比起来,世新不怕我们多说,而我们怕世新多说,总要去抢。

有人说我们的立论出了问题,因为我们在破对方的立论中,不经意间露出了我们这样一种
底线:竞争应该大于多于合作,否则一个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很快就被淘汰了。他
们批评复旦队员流露出的这种“应然性想法”。我倒觉得这种想法没有问题,某种手段更
应该被人选择,与这种手段被人选择的就相应多些,是不矛盾的。

看下来,我们的队员没有我在此前看到大家的评论时猜想得那么优秀。但是我很高兴,因
为你们都极有潜质,与苍白的优秀两个字相比,潜质是你们身上更为出彩的地方。我发觉
你们比我们那届好得多的一个地方,在于你们比我们务实,在辩论场上说一些实际的情况
,说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情况,而不是在那里调书袋、玩文字游戏。建立在现实事例上
的理论演绎,是很有趣的。你们还有一个潜质,就是自信,虽然目前看来这种自信还有些
不太礼貌的包装,但你们要做的只是丢掉不礼貌,而不是丢掉自信。

我在这里“你们”、“我们”的,也似乎不大礼貌,好像刻意把你们和我们这些好久没玩
辩论的人分开似的。不过也确实应该分开,还是那句话,你们比我们强得多,也比我们起
步得早。呵呵。

对于外面的评论,包括外网流传到这里的评论,我觉得,有些探讨比赛本身的交锋情况的
文章,包括指责辩手辩风问题的文章,看看无妨,也并非没有学习借鉴之处。但是另一些
空洞无物的讽刺,也就不要去管了。不招人妒是庸才,只知妒人是蠢才,不知反省,也成
不了人才。不如把时间花在继续训练、观察社会、与校外辩友交流上面吧。

BTW,看到了传说中的“奖杯”一说,就是在四辩黄翔(可是这么写么?)的总结陈词中提
到的。觉得以此来指摘复旦功利的论调,有些无聊,黄翔的意思,不过是从复旦的底线出
发,指出在“获得唯一的奖杯”这件事上,获奖的结果是通过竞争而不是通过合作得出的

--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HTTP [FROM: 211.154.84.24]                                                        

发表于 2004-7-22 15: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几篇日月光华上的文章

不是我故意跟复旦过不去,可是说黄翔那是"自我调侃"未免不负责任.
复旦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孰是孰非,大家自有定论.
发表于 2004-7-22 19: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几篇日月光华上的文章

对复旦的表现,
在场的比场外的情绪激烈
小孩子比老人家的批评强烈~~~~~~~~~~

呵呵

发表于 2004-7-23 07: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几篇日月光华上的文章

年轻人朝气蓬勃,激情洋溢,做起事情来总没有老人家那么瞻前顾后、思虑周详嘛~~~~~~

跟复旦不可能模仿到世新的风格是一样的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4 00:04 , Processed in 0.0486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