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10|回复: 5

就善有善报一题,捕风继续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 11: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善必有善报”这一方而言,我先把上次贴子中自己的主要思路概括一下:
  1,常规的来说,大家都会去想“做出善行后,会得到哪些报应?这些是不是都是善的?如果不是,那么哪些是善,哪些是恶?”。显然,这是一种通常的由内及外的分析法。其实不妨换个角度来想。既然反方要告诉大家“善未必有善报”,其含义不过就是“可能有善报,可能也有恶报”或者“一部分有善报,一部分则有恶报”,显然,这样一来反方就已经在半个立场上承认了正方观点了,那么我们就抛开那一部分得到“善报”的“善”不谈,来看看反方所谓得到“恶报”的“善”,这个地方就需要大家转化思路了,根据辩证法原理,善恶肯定是相对相辅又相成的,而由于哲学的普遍联系理论,善实施以后,所得到的影响肯定不会只有一个方面。把上面两点连起来,就可以发现,只要有恶就必然有善,既然反方告诉了大家这个“善”作出了,得到了这个“恶报”,那么就肯定会有善报,但是至于这“善报”具体的体现,则不用去考虑了。举个通俗的例子来讲,既然你说有“美女”,那么就肯定有“丑女”,但是至于谁是丑女,哪里有丑女则不用具体表述,因为我只需要证明“必有”就可以了。
  2,这点是早上刚想到的,正反方的前提其实是一样的“善”,分歧只是在于后面,那么捕风认为,正方大可利用这一点,打高调牌:既然这行为已经被大家认定为“善”了,那么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公民或者一个符合最基本文明要求的团体或者社会来讲,都不会也不应该会给予这个“善”以不好的回报。有人可能会说“我给灾民捐款,却被人笑话说是傻瓜”这样的例子。但是捕风要说的是,这仅仅是从行为上来评价,只是看到我自己的钱减少了,从而造成在一定时间内自己的生活水平降低(比如本来中午可以吃牛肉面的,现在只能吃清汤面了),其实根本就没有在思想把这种行为认识为“善”,所以不能作为反驳的例子。设计一轮提问:
正:请对方举出一个行善以后没有得到善报的实例!
反:xxx过路时救助车祸受伤者,事后却被伤者咬住不放,说他是肇事者。
正:其实对方已经认识到xxx是见义勇为,这个行为是善的,那么现在有你们在这样重大的,有影响的场合下为其平冤昭雪,难道还不能算是他得到的善报么?

相信从这个例子中,大家可以明白捕风的这一观点。

3,从第1点似乎可以推出一个很怪的结论:“因为善恶相对,既然正方说善必然有善报,那么也就可以说善必然有恶报了”。不错,“善必有恶报”咋一听确实很怪也很难接受,但是仔细分析又发现很正常,因为作为人自身所拥有的财产,权利或者时间精力都有一定的专属性。那么,现在我给灾区捐款,肯定会带来我自己的财产的减少,午餐标准从牛肉面降到清汤面,相信这样的结果不算好吧!我今天给一个贫困农民做法律援助,得牺牲大量的时间精力跑山区,还得花那打着滚往上涨的汽油钱,这样的结果,显然也不好!当然,你可以说这些都是“小处”,都是枝节问题,但是是枝节问题也不代表说它就没有。我们常常说“虽然会牺牲我的休息时间,花费我更多的精力,但是我还是会坚持正义,帮你洗冤昭雪。”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善必有恶报”是成立的,但是因为所得的回报中,恶报不是主流,不是主导地位,所以我们要去做它而已。

发表于 2005-11-6 21: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善有善报一题,捕风继续分析……

首先就对方的"'善未必有善报'即善一部分有善报,一部分有恶报"这一观点,我想请问了是不是世间的人或事非善即恶呢?是不是不存在既不善又不恶的呢?就拿对方的例子来说,一个女人不美,她就一定丑吗?不见得吧!其次就第二点举的例子来看,如果那个人不救伤者,他还会被认为是肇事者吗?如没有善举有还有沉冤昭雪的必要吗?不说别的被认为是肇事者总得被请到警局吧,那人也总得下点功夫为自己辩解吧,这得浪费多少时间,在现在这样一个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的时代,即使得到社会的肯定也挽不回损失的金钱和流逝的生命啊.因此我认为善未必有善报[br][br]-=-=-=-=- 以下内容由 晶晶2005年12月06日 10:01pm 时添加 -=-=-=-=-
发表于 2005-11-10 00: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善有善报一题,捕风继续分析……

我想问一下楼主,“善必有善报"中的"善报"是行善者的主观感受还是客观事实.假使是主观感受,那楼主的观点应该不能成立.现在施善者只看到了"恶报"(楼主诚认"善必有恶报","事后却被伤者咬住不放,说他是肇事者")而看不见"善报"(在这样重大的,有影响的场合下为其平冤昭雪).而既然施善者感觉不到"善报",那他又何来"善必有善报"?
发表于 2006-10-1 14: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善有善报一题,捕风继续分析……

   捕风兄的逆向思维倒确实有些新鲜,但也许本人才疏学浅不能领悟,故提出我的一个疑问望捕风兄指教:

   捕风兄其实就是提出了“善有报”的概念,且不论是什么报,反正不是善就是恶,而且搬出了辨证的后盾提出了“有恶必有善”,因为善的存在以恶为前提,这个观点本身没错,但却犯了辩论大忌,因为辩论本身就是因为辨证,因为有两面的合理性存在才有得辩,因此正反双方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双方抽到辩题时因为立场才必须刻意地让己方的片面看起来不片面,如果有人抽到一个辩题认为己方的观点是全面的是绝对的,那有两种情况,一是这个辩题不是辩题而是真理,二是这个人根本不懂什么是辩论。
   当然我说这些不是在说捕风兄不懂辩论,或者说对捕风兄有任何不敬,决非此意希望不要误会,我只是想说明为什么捕风兄这么说犯了“辩论大忌”,因为捕风兄一不小心把己方立场说全面了,这样导致的后果是让辩论赛成了场学术研究,而且这个论点看似对己方有利,其实也同样给了对方一条路走,就是“恶也必有善报”,这样的话以捕风兄“唱高调”的逻辑是否也能认为:一个人做了恶而得到了严惩,众人看在眼里知道作恶的后果甚是严重,于是另外十个恶人因此而放弃作恶念头,从此安分守己,如此看来那人作恶带来的正面效应也不小,用捕风兄第3点说到的“主流”来看,这次恶带来的善报才更是主流,那么这样是否说明万物是善是恶皆不重要,反正都有善报嘛!那么我作恶也无所谓了,反正都有善报嘛,那么死刑犯对社会贡献还真不小大家掌声鼓励他们好了!如果对方这样反驳那么我们在场上就毫无优势,对方却加分不少,我们的主线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当然我们都知道任何类比都是不科学的,我在这里说那么多不是在和捕风兄辩论,而是探讨,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捕风兄的思路在辩场上其实没有优势,因为你有的对方也有,而且纠缠下去必将离题,这里说的离题是比赛焦点错误,从而导致辩论赛水平下降。

   因为任何辩题正反立场只看其一都是片面的,所以当自己破题破到觉得自己站得很稳(这里的稳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稳,而不是片面立场的坚定)其实应该反省自己是否走错了,因为站在片面的立场觉得稳就离失败不远了。这是本人的一些愚见。真诚希望捕风兄指点一二,大家共同进步。

发表于 2006-10-5 10: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善有善报一题,捕风继续分析……

捕风兄的 观点确有独到一面,而我有一点觉得不当之处.就拿你举的例子来说,你将应然和实然混为一谈.不错,善行应该得到善报,这是应然.然而见义勇为者有时却不可避免地成为受害者口中的肇事者,这是 实然,而这些情况也不一定能够被我们所知道,所以应然不一定就是实然.
发表于 2007-5-11 19: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善有善报一题,捕风继续分析……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19 07:11 , Processed in 0.0451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