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善必有善报 电科大:善未必有善报初看题目,相信很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里做出这样的认识:反方是“未必“,是一个部分否定命题,而正方是一个绝对肯定命题。正如”天鹅都是白色的“和”天鹅未必都是白的“一样,反方只要抓一只黑天鹅出来就胜利了。难怪dean说电科抽到了上上签。:) 但是,自从看了电科“富士康”比赛后,自己也被勾起了从毕业以后就没怎么犯的辩论瘾,想了想此题目,突然有了点新想法,就此随便说上两句,和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首先还是常规的,分析题目。根据《汉语成语辞典》,“善有善报”的意思是做了好事就有好的报应。例句是“善有善报,像她这样关心别人的人,生活一定会很顺利的。” 那么怎么样才符合“善报”的意思呢?我认为应当从“报”的发出者,“报”的接收者,以及“报”的形式三方面进行分析。下面以一个事例来做一说明: 事例:甲为一律师,乙为一贫苦农民,甲见乙贫困又身怀冤屈,就义务为其打官司,终于为其申冤昭雪。 a,事后,乙出于感激,给甲律师拎来一只鸡和很多土产。 b,事后,甲律师的义举受到省司法厅的表彰奖励 c,事后,甲律师的社会声望渐高,甚至他的家人出去吃饭时老板都给打折:) d,由这件事,使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人群认识到法律的力量,增强了法制意识,也直接带动了律师业务的发展 e,甲一向都是如此侠义心肠,自觉问心无愧,每次义举之时都倍感生活充实和助人之乐。 f,甲去世以后,被人们深切悼念,流芳百世。 g,…… 以上种种,揭示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不是由善行的受益人直接发出的“报”算不 算善报?第二,不是由善行做出者直接享受的“报”算不算善报?第三,自己的心理感觉算不算善报? 个人观点,以上三问的答案均为“是”。 另外提一点:正方要证明的是“有善报”,而非“全部是善报”,只要证明有就可以。就好比说吸烟可以提神,那么就可以说“吸烟有好处”,而不用从整体上去考虑什么“吸烟利大于弊”。 作为正方,应当是把善报的范围尽量的扩大,而反方电科则是把其范围尽量缩小,有可能反方提出这样的观点“不是受益人做出,且被行为人直接享受,没有外在表现的都不算善报”。 上面是一点常规分析,下面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一,正方可以首先解释“报”,主张“报”就是善行做出以后所得到的反应或者反馈,这样的话,就可以解释上面那三个问题,只要由该善行所引起的影响,反响,反应,反馈……不论它来自于谁,被谁接收,以什么形式表现……都属于“报”的范围。那么有没有善行是做出以后没有一点反映的呢?个人认为没有,俗话说“摔个碟还听个声,放个屁还闻个臭”呢。:) 第二,当然,这些“报”肯定不全是善报,这里就可以用一个逻辑技巧:基于哲学上的普遍联系原理,由该善行所引发的“报”肯定遍及多个方面,不会只一个,然后,基于辩证法,有恶报就必有善报。由此,正方观点成立。 善行做出后必有回应—————→回应必然不只一处(普遍联系理论) —————→既然有多个“报”,那必然是有善报有恶报(辩证法理论)—————→既然有善报,则正方命题成立。而反方在这样的逻辑下反而不好说,因为反方说的是“不必然有”,那么还是根据辩证法理论,只要有不好的,就肯定有好的,那么反方便不能自圆其说了。 以上一家之言,请大家多多提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