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73|回复: 12

[原创]对大决赛的简评和对电子科大明年狮城舌战的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 03: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前晚一招不慎,辛苦写的长文都被我可爱的电脑弄失,我连哭的心都有,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阿。重写真是痛苦。原本想把这个帖子发到岚星对决赛评论的帖子中,但没想到越写越长,还是另行发帖吧,呵呵。

因为决赛在晚上播放,所以今年的全辩只看到了决赛一场,前几场比赛只能靠岚星的官样文章和其他网友的精彩评论来了解赛况。因此只能就这场比赛的情况谈谈自己的感想,也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了,呵呵。但是由于笔者理解和记忆水平有限,评论难免张冠李戴,挂一漏万,所以不当之处请各位不吝赐教并给与充分谅解。

一、正方到底论没论证“恩”以及本源的问题

就我的感受,正方并没有论证恩,正方实际上在论证中已经把辩题变为“生重于养,还是养重于生”。既然要比较生恩重还是养恩重,那就跟生是不是本源没有任何关系,要提本源,正方就必须论证,生恩是养恩的本源,生恩是本源,养恩是派生,没有生恩就没有养恩。所以双方争论的其实就是一场比赛的前几句话。要论证生恩是养恩的本源,就必须搞清楚,生带来的东西是不是都是好的,是不是都是有恩的。有没有无恩之生,或者说有罪之生?如果有无恩之生,或者说有罪之生,那么这种没有生之恩的生,在下一个养的阶段会不会有养之恩?如果有养之恩,那么正方关于生恩是养恩的本源,没有生恩就没有养恩的立论就不攻自破。那循着这个思路,先看有没有无恩之生,或者有罪之生,比如一个母亲在怀孕后大量吸食毒品或者性滥交,或者吞噬药物,不好好休息和饮食,导致生下来一个有重大生理缺陷的低能儿,或者说像前几天网上报道的一个真实案例,一个婴儿生下来就患有艾滋病,生下来就受病痛的折磨,还活不了多长时间,这样的生也是有恩之生吗?甚至更为极端的例子我也设想过,人与灵长类动物滥交,生出一个非人非兽的东西,违反伦理,在人世间倍受折磨,这样的生也是有恩之生吗?如果这也是有恩之生,那么价值判断该如何立足呢?其实,生也是各种各样的状态都有,又怎么用一个有恩之生状态就都能概括的了呢?好了,如果这样的不算是有恩之生,那么这样的缺陷人或者违反伦理的东西被含辛茹苦的养大,算不算有养之恩呢?如果算,那么生之恩是不是还是养之恩的本源呢?大千世界,对这些生而无恩的一类人,给养和培养还有没有恩泽和价值呢?其实,生和养都有两种状态,生而有恩,生而无恩,养而有恩,养而无恩。对于养而无恩,正方也是承认的,用他们的话讲就是老贼养小贼,变态狂虐待孩子。但对于生而无恩,因为反方不提出,正方乐得不提。

生而无恩本来不属于本辩题讨论的范围,但遇到本源说和基础论,就会派上用场了。

如果正方一口咬定生就是有恩,在观众的情感上恐难接受,同时作为反方我还会请正方论证一下,如果带来生命就是有恩的话,那么无生是无恩无罪,那么消灭生命肯定是有罪了,那么堕胎是不是违反伦理,甚至违法犯罪。这个西方社会普遍接受的宗教观念和法律观念,看看他们如何说服现场的观众。

说到底,如果生就是恩这一种状态,生就一定带来恩,那么这个辩题才可以变成生重于养还是养重于生。因为那时侯生就是生恩了。但在对此没有论证的情况下,在立论时就把辩题变成生重于养,还是养重于生,实在已经偷换了概念,也就难怪,很多人包括评委指出,双方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论证生和养的关系,而没有论证恩。那么这种论证法当然对正方有利。听完反方的立论,比赛的结局就已经确定了。
二、目的手段论的问题

正方的立论的另一个基石就是目的手段论,生是目的,养是手段。因为目的比手段更重要,所以生比养重要。姑且不谈又用生代替生恩,用养替换养恩的问题。

第一、目的比手段更重要本身是一个判断,或者说这个判断本身也是一道辩题,至今没有被证真或者证伪过。正方用这个有争议的判断来做立论,就需要在随后的辩论中给与证明。可惜我们很遗憾的看到正方在整个的辩论中都没有对这个核心的立论判断给与证明。我惊异的是反方对这个没有证明的判断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回应,更没有把他当作一个突破口攻击正方的防线。直到余磊提问的时候才忍不住问到正方,目的和手段是两个范畴领域的问题,你是怎么证明出目的比手段重要的,正方一时语结。

第二、当然作为反方更好的反击不是问对方如何比较目的和手段,因为那等于已经承认了生是目的,养是手段。而是必须!!!从立论上直接反击,请对方说明为什么说生是目的,养是手段?因为这个问题不仅不比本源论和恩的问题次要,而且直接涉及到反方的价值判断,也是正方能成功把生偷换成生命的概念的关键。我们来看,目的和手段都是相对生命来说的。也就是生和养也都是相对于生命来说的,不能把与养相对应的生的概念理解成生命。因此,生应该是生命的创生、诞生,养是生命的给养和培养。生命的过程其实是由两个过程构成,一个是生命的诞生,一个是生命的培养。而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生命的价值,因此生命的意义也由生和养共同赋予,缺少两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无法实现生命的价值,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有养无生和有生无养都没有任何意义。把生说成是目的,养说成是手段,实际上已经偷偷把生换成了生命。因为实际上,生命的价值才是目的,生命的诞生和培养都是生命的手段。通过这样的目的手段说,正方不仅偷换了生的概念,更使得反方在价值判断上无立足之地。反方的气势上又输一局,也没有那么理直气壮了,只能苦苦支撑。

三、自由辩论中的问题

自由辩论中正方举了很多的例子,比如狼狗的例子、玉石的例子、根雕的例子等等,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但深入的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例子全部都是有养无生的情况,也就是说正方论证的全部是生的必要性,而没有论证辩题中的重要性。整个事实判断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比较:没有人的生,我看你如何把狼狗养成人;没有玉的生,我看你如何把石头雕成和氏璧;没有木的生,我看你如何制作根雕等等。用必要性代替重要性的判断,已然犯了错误,并浪费了时间,白费了很多口舌。反方完全可以简短的用必要性来回击正方,并在总结陈词时高屋建瓴的点出对方的论证方式的错误,比如人诞生后,就死翘翘了;玉出现后,却无人懂得雕琢他,只能用来砸核桃等等,这样的生的恩泽又体现在哪里?

既有养恩又有生恩时,到底如何比较重要重要性是大家想听到的,却没听到。在电视机前,我一面奇怪正方怎么会举这样的例子,另一方面更奇怪对于这些问题反方居然没有反应,错失了一次次机会,也被正方的气势一点一点的积攒起来。

四、双方的表现

总体来说,这场决赛的质量相对这几届全辩是质量较低的一场。我相信,尽管我没看到,相对两支队伍的前几场比赛也应是质量比较低的一场,双方对辩题理解和挖掘的不够,都出了很多的漏洞和缺陷。而且由于双方都理解的不够深刻,对于对方的漏洞和缺陷也没有很深的体会,错失了很多精彩的反驳和表现。对待提问嘉宾的提问竟然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束手无策和回避问题。事后看报道,双方只准备了20多个小时,体力精力还处在超负荷状态,也就恍然大悟了。是啊,那就可以理解了,如果准备这么短的时间,还能打出2000年全辩决赛的水平,那不是没天理了吗?呵呵。

从双方的现场表现来看,尽管暨南大学握得了一手好牌,但却没有打好,非常可惜。而电子科技大学在这种立场下,能够冷静作战,精诚团结,获胜诚属不易。但暨南大学也不应该有什么遗憾的,因为说到底,决定胜负的还是双方的实力使然。

电子科技大学的优势表现在队员的实力比较平均,整支队伍训练有素,配合默契,能始终保持围绕主战场协同作战。这样整个队辩论起来就非常有气势。同时,队员辩论经验也非常丰富,除了三辩在决赛中发挥不太理想外,队员大都能触变不惊。缺点就是他们的立论和霸气。

而暨南大学表现最突出的就是二辩陈明。他的实力确实是很强,尤其是局部的反应非常迅速、再反驳能力相当强,这都是一个优秀辩手的突出的潜质,如果能在辩论的风度上和大局观上再下些功夫将非常有前途。暨南大学的缺点就是队伍的实力不太平均,辩论风度欠缺,整体的协同作战意识差。

五、对电子科技大学明年的建议

1、立论的问题必须解决

立论问题是电子科技大学最受网友和对手诟病的地方。屡屡有过分的超乎常人理解的立论和对关键的词语的全新诠释。而且几届队伍都有这个特点,这一点是电子科大必须解决的顽疾。其实大多数比赛根本不必要那么立论和解释就能获胜,而非要那么立论和定义,难免给人胜之不武、辩风逼人之感。除非是遇到01年决赛那种超过三七开的辩题。在狮城,评判和观众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比大陆还要差,如果在大陆的一些定义都不能被大众所接受,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到狮城使用,否则到时候一定会遭到马来亚大学连珠炮式的进攻。

2、辩位需要调整

从电子科大的排兵布阵上看,任崇说话的节奏和辩论的风格似乎不太适合充当四辩,至少跟李巍相比,还是李巍更为合适。在2000年全辩的半决赛和决赛中,李巍的陈述都非常感人。在新加坡的赛制和评判风格中,四辩的分数虽然跟其他辩手分数一样,但是在实际的评判中总是占有更大的权重,也总能使比赛的结果发生逆转,如1988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复旦大学与对手辩论《庞大的人口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负担》,这支亚洲大专辩论会历史上最强的队伍,被评判团惊叹前途无量的队伍,居然在前面阶段与对手辩论的难解难分,不占一点优势,眼看就要爆出最大的冷门。最后就是凭借四辩吕巍一番酣畅淋漓的总结才以3:2险胜对手,进入决赛。1990年亚洲大专辩论会,两位女将率领的两支亚洲大专辩论会历史上风格差异最大的队伍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仍然在前面上演了一场以快对慢的势均力敌的攻守大战,最终台湾大学还是凭借四辩王菲菲的一番被许廷芳赞赏为“连对手也听得心服口服”的总结陈词,以几分的微弱优势战胜南京大学,获得冠军。01年武大前面表现的那么精彩,却仍然成为了这种近因效应的牺牲者。因此,在狮城,拥有了一个好的四辩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用这种赛制来衡量,电子科大最弱的一环似乎不是三辩,也不是一辩,却是四辩。对此,电子科大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在逻辑的训练上和语言的生动性上还要下一些功夫

自从马来亚大学取代了台湾大学的位置与大陆高校争锋后,辩论的逻辑性越来越被重视,大陆相当多重准备轻应变,重美感轻论理的队伍都遇到了相当的挑战,并付出了失败的代价。马来亚大学的逻辑能力只比这次全辩的队伍强,而不比之弱,到时候,不论是二敏组合(mm组和,呵呵)还是一敏独秀都会对电子科大的逻辑能力造成相当大的威胁。任何逻辑上过分和漏洞的地方都可能遭到类似00年全辩决赛被武汉大学的猛烈攻击。这是这支队伍最大的弱点也需要花最大气力解决的问题,这是取胜的钥匙。

另外一个需要提高的就是语言的生动性。要想成为复旦大学、西安交大、武汉大学这些被大众喜欢的队伍,最主要的不是逻辑能力,而是语言的生动性和思想性。从现在的表现看,电子科大语言的生动性,距离这些顶尖的对伍,距离复旦的季翔、严嘉;距离交大的谭崎、郭宇宽、路一鸣;尤其是武大的余磊和袁丁,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既表现在散打时知识结构的缺陷,也表现在语话素材的单调,还表现在思想性上的不够,没有电闪石刻的那一瞬。电子科大这几届的队伍,只有顾凌云那支队伍的语言生动性上非常突出。这是一支队伍人气旺的关键。

最后,希望电子科大明年不仅能把四年前就应属于我们的遗失在狮城的东西取回来,而且还要奉献上精彩绝伦的比赛。不仅为自己的学校,更为这些被你们淘汰的好的队伍和优秀的辩才。到那时,我们一定会举酒相庆———不忍入眠!

[/watermark]

发表于 2004-10-2 09: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对大决赛的简评和对电子科大明年狮城舌战的建议

赞一个!!

记得有人说过05年新加坡赛制会有变化,只是听说不能确认,谁有消息的尽量提供。

说到语言缺乏生动性,这是理工科辩手的通病吧。季翔严嘉余磊袁丁都是文科的,谭崎文理兼修、郭宇宽被称作大儒,西交大99曾被金老先生高度赞赏也是因为队中这些文理兼修的队员起到了巨大作用。假如一支队伍都是纯理工科学生组成,语言生动确实比较难了,成电要多下些功夫了。

发表于 2004-10-2 11: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对大决赛的简评和对电子科大明年狮城舌战的建议

顶啊~老大~~~~~
我想说的都被你说出来了~
现在就是等着岚星来回复了~呵呵
发表于 2004-10-2 12: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对大决赛的简评和对电子科大明年狮城舌战的建议

楼主好漂亮的文章。大家都提到了有关立论有些过分的问题,在我看来,立论过分不但没有必要,而且,绝对是得不偿失。一般来说,辩题会给双方提供大致相当的辩论空间的,通过文字游戏多抢一点空间有什么必要?进攻和防守都不会因此有多大的帮助,相反,至少容易给评委和观众留下言语不够可信的印象。采取所谓的霸辩的方式绝对不是沧桑正道(当然,我决不是认为成电的风格是霸辩,我的出发点也是好的),能够被蒙住的也只能是那些你采用正常立论也能战胜的队伍,真正遇到训练有素的队伍,带来的只能是自毁长城。说真的,我特别希望自己遇到的对手采用这样的方式立论,因为这样提供了太多的攻击的空间,而实际上在辩论场上能够找到合适的进攻路线并不容易。
   大家对电子科技大学的队伍提出了不少批评、意见和建议,表扬的似乎少了一些,其实,作为全国的冠军,大家对你们充满了尊敬和羡慕,而且,我也觉得你们是当之无愧的冠军。在我看来,你们的队伍经验丰富、协调作战能力很强,尤其是表现力很强,这样的队伍在全辩中,只要立论不出大的问题是很难战胜的。李巍反应很快,实力很突出,我只在现场看了你们和重庆大学的比赛,当时我的感觉是你的表情稍微有些过,从头到尾好象都是微笑,当然一般的辩手可能根本就紧张得笑不出,但我觉得如果再稍微少一点会更自然,表现力会更强。还有就是,我感觉你们有的时候进攻对方的底线并不坚决,比如对重庆大学的那场,既然对方把精神围墙也当成围墙,那肯定应该对这个底线狂轰乱炸吧,否则还怎么辩呢,但我印象中好象就李巍在防守反击的环节进攻了这个问题,自由辩论没有重点谈到这个问题。
发表于 2004-10-2 23: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对大决赛的简评和对电子科大明年狮城舌战的建议

太赞了!好久没读到让我这么舒服的文章。黄执中学长在海峡赛后说,辩手就是有一种力量,可以把别人心中有感触但表达不出的意思用很确切的语言说出来。

有一点非常认同岚星老大说的,辩论赛的形式是对课堂教学的模仿,辩手是老师,观众是学生。讲得好的老师会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喜欢听他的课。可是现在辩论衰微,学生都跑光了,老师人气不足当然要算主要原因。人气不足可能也有很多原因,但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反省。
在决赛中出现什么问题呢?我个人也一样觉得双方对辩题的解读偏离了大众的常规理解,如果说电科在短时间要对辩题做出有利的解读而只好如此解题,那暨大也这么理解辩题我就摸不着头脑了。虽然在自由辩论中双方在玉石、根雕上面打得精彩异常,但我总是觉得这不是一场让我满意的决赛。
打个比方,今天我看到某教授新开了一门课,叫《马屁学》,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兴冲冲地跑去听,结果上课的教授整节课都在说马的臀部的解剖构造、血管走行、神经分布……虽然讲得精彩但我却很郁闷,虽然下课时有人对我解释说从字典上说这堂科也不能算是离题,只是该教授对“马屁”的定义和常人不一样而已,但是我也许下次再也不去上这个教授的课了。

呵呵呵呵,开个玩笑,大家明白其中意思就好。要抓住观众的心,首先要了解观众的心,希望电科明年不仅捧回奖杯,也要把辩论失去的观众都赢回来。

发表于 2004-10-2 23: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对大决赛的简评和对电子科大明年狮城舌战的建议

写得很好啊!希望这里多看到一些这样的文章,大家的思想交流起来才能得到更多的认识和进步。呵呵~~

个人一些看法:
1、“生恩是养恩的本源,生恩是本源,养恩是派生,没有生恩就没有养恩。”
===================
这个我觉得正方是论证了的:生恩即生命,生命是本源,连养都是生命的派生,更不要说养恩了。
当然xinxi说的那些攻击点我觉得也是很有力的——不知道如果正方面对这些攻击点会怎么防守。依稀只记得李巍在第二环节时是用“必须双方‘恩’都存在”来防守的。如果这里被反方紧逼,那么正方如何防守可能将是比较重要的问题。
第一反应关于这一点可以建立的防点大致有这样一些:
(1)咬死辩题必须在双方有恩的情况下展开,以“养而无恩”反击。(不过这种打法就让人觉得不是高手过招,而像打街霸了……)
(2)指称“生一定有恩”。那些所谓“生而无恩”的情况是从整体上判断,即“生之恩”不如“生之害”大——可以举“是药三分毒”来说明,所谓“生而无恩”不过是负作用超过了正作用。这可以与(1)形成联合防线,强调只看正作用。
(3)不把“生之恩”解读为“生带来的恩”,而理解为“给予生命这一‘恩’”。这一解读我觉得更合辩题的意义。这又可以和(1)、(2)形成联合防线。


2、关于“目的手段”
=======================================
其实这个问题播出前就已经在网上看到过,我也曾经想不通是为什么。直到看了比赛才明白。其实正方在这里有一个限定——在“人类种群繁衍的层面”。在这个层面,养就是为了让种群能够繁衍——即生——或者说之所以认为养有恩就在于它可以达成给予后代生命这个目的(在人类繁衍这个层面是不涉及“生命价值”的)。而如果超越这个范围界定去谈,当然不可以说养是手段生是目的这样的话。从全场来看,至少在播出的部分没有看到正方超越这个界限去使用。而反方在承接时也说的是“人不仅仅要繁衍,更要发展”(由此引出对人才的培养问题)。

PS:我对于辩论立论中使用这类既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的基础假设的看法是,对方不质疑,我没有必要给出论证。否则任何立论都是找不到基石的——就像如果要求经济学家“先证明经济人假设再作研究”或者数学家“先证明平行线公理再用几何学”,那恐怕数学和经济学(事实上是一切科学)都根本不可能写论文做研究了。
当然,对方有权质疑,并按相反假设去建立他的立论——如有限理性和非欧几何。但即使在质疑的情况下,如果对方不能证明这个假设是错的,那么我方以此建立的立论至少也是不能视做诡辩的——除非我们把一切科学都当成诡辩。


3、自由辩中的问题
=======================================
首先想说的是,狼孩、琢玉、根雕都是反方提出的,正方只不过一直在借势反打……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是所谓论证方法问题。我们打辩论赛经常碰到比较问题,而以“必要性”代替“重要性”是一种不正确的论证方法似乎已经是共识。但我觉得这一认识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所谓“必要性”不能代替“重要性”实际上有两个假设:第一是“二者都是必要的”——一个必要一个不必要那哪个更重要?第二是“二者必须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序列关系”。换言之,当一者以另一者为基础时,后者的存在与重要性体现已经以前者的“必要”为基础,这个时候强调基础性似乎不能说就一定是不可取的。
其实这就已经到了“基础更重要”这个基础命题的论证上。而这个命题本身是不可证实与证伪的,所以我不认为正方在这里是诡辩。

4、关于对成电在明年面对对手和评委观众时要解决的问题,我举双手双脚赞同!!!这些说得真是太有道理了。呵呵~~

======================================
======================================

最后和局外人守望者商榷一些看法:

其实在辩题不给出解读的情况下,很多时候争那么一点空间不是简单地抢空间,而是防止对方以这种方式站住脚。就像您在另一帖里说的,这仅仅是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自保”。所以我觉得即使立论里用了,但从全场来看,并没有用这种方式对对方施压,那也就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了。

不过如果我们在场上碰到这种立论,基本上是不去碰的——除非对手主动开战。因为这种地方是对方布了个阵,到对方阵里去做战……除非是我们自己计划开辟的战场、进行的战役都已经打完了。否则放着更有把握的利益不占,先去打攻坚战,似乎不是很好的选择。

发表于 2004-10-2 23: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对大决赛的简评和对电子科大明年狮城舌战的建议

不错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04-10-3 20: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对大决赛的简评和对电子科大明年狮城舌战的建议

谢谢岚星的回复。能够每场比赛后都看到岚星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评判,真的是一种幸福!就几个观点,与你商榷:

1、“生命是本源,连养都是生命的派生,更不要说养恩了。

如果正方现场提出这样的观点来佐证本源论,我觉得反方是会反驳掉的。因为养是生派生出来的,所以养恩也是生派生出来的,这些论证都没有问题,可是还是不能论证养恩是生恩派生出来的。因为生之无恩和生之有罪时也可以派生出养恩。养恩并不都是以生恩为本源。所以,说到底还是正方承不承认生而无恩的问题,如果承认,那本源论就已经立不住了。

因此,反方要论证本源说,只能一口咬定生就一定是有恩的。那么会遭到正方的猛烈进攻,比如我前面举例的堕胎的价值判断等等。为了论证生一定就有恩,岚星提出了第二点和第三点策略,方法就是不对生的恩做整体性的解读,而是指出给与生命的恩与生之害是不同性质的事情。把恩与罪分开。这才是正方应该采取的正道!那么反方的策略就是非要整体性解读,把恩和罪同质化,既然罪是恩的反方面,是恩的敌人,那么就是负恩或者非恩,那么就应该和恩是同质的事物,应该合并同类项,做整体性判断。我觉得,要用生就一定有恩,来说服观众,正方的困难要比反方难度稍大。

遗憾的是,在实际的比赛中,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没有对恩进行战略意义的解读,一个有价值或者带来的馈赠并不能论证生就一定有恩。那么大家理所当然的把本源说和派生说理解成证明的就是生和养的关系。因此,说到底正方要用本源说和派生说,就必须像岚星说的第三点那么精确的立论,并辅以相应的支撑和准备,才能成功的说服评委和广大观众。毕竟至少要有半数观众都觉得你论证出了才算成功。

2、“在这个层面,养就是为了让种群能够繁衍——即生——或者说之所以认为养有恩就在于它可以达成给予后代生命这个目的(在人类繁衍这个层面是不涉及“生命价值”的)。而如果超越这个范围界定去谈,当然不可以说养是手段生是目的这样的话。”

这是正方的另一大立论。而我觉得在生命的任何一个层面,任何一个层面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都是目的,生和养都是这个层面目的下的两种手段。就是在种群繁衍的层面,目的也应该是种群更好的繁衍,生和养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生提供的是繁衍的下一代的可能性,养提供的是这一代能够生存到繁衍下一代那时的现实性。同时,通过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提高种群繁衍的质量和数量。

如果正方非要说种群繁衍就是生,那么不就变成了在生的层面,生是目的,养是手段,虽然说的不错,但这不是等于白立论吗?除非正方能证明生的层面在人生的各个层面中超过半数。就像双方在辩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谁更重要,一方拼命论证,在社会科学领域社会科学更重要。说的再多,不是也没论证出相对的重要性吗?要是能证明出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是社会科学重要才能证明社会科学当真重要。

因此,我觉得目的手段论这个观点最好正方不用,在这道论题里,本身没有什么说服力,还极易成为对方靶子,要是非要用,那就只能祈祷别遇到岚星这样逻辑水平的对手了,呵呵呵呵。

3、“而以“必要性”代替“重要性”是一种不正确的论证方法似乎已经是共识。但我觉得这一认识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所谓“必要性”不能代替“重要性”实际上有两个假设:第一是“二者都是必要的”——一个必要一个不必要那哪个更重要?第二是“二者必须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序列关系”。换言之,当一者以另一者为基础时,后者的存在与重要性体现已经以前者的“必要”为基础,这个时候强调基础性似乎不能说就一定是不可取的。”

对岚星这个观点,我一半赞同,一半反对。赞同的是前半句,那就是不能说:我用“必要性”代替“重要性”来论证重要性就是一种错误的论证方式。比如,我们遇到这样一道辩题,对人类的生存来说,空气比钢笔更重要。那就完全可以用空气的必要性来论证重要性。没有空气,人类根本生存不了,而没有钢笔,人类却依然可以生存,所以,就是岚星说的,当主体来说,一方必要一方不必要时,必要性论证可以代替重要性论证。
但是,对于后半句,两者必须是并列关系而非序列关系,我持保留态度。我认为,如果两者都是必要的,就不能用必要性来代替重要性。或者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论证方式。因为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行的情况下,用没有谁和没有谁是不能论证出重要性的。比如我们遇到这样一道辩题,在消除代沟方面,父母比子女更重要。类似的辩题情况可以随便写,只要都有必要性,反正都要比较父母和子女的重要性。类似的情况,正方应该稳胜不输,因为,没有父母就没有子女,他们既是前提条件也是序列,所以,父母比子女更重要?再比如一个经常辩论的序列的辩题,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性的比较。凡事过程在前,结果在后,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那过程论的一方也应该稳胜不输了。所以正方这种必要性代替重要性的论证我觉得是有问题的。
所以,我赞同岚星说的基础论和不一定说用必要性代替重要性就是错的,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面可能是我表述的不够清楚。就这道辩题而言,我觉得不能用没有谁,没有谁这种必要性来论证重要性。没有养,生下来就死掉了,这种生没有任何意义,不仅恩谈不上,重要性也无从谈起。

最后发表一下个人的感想,就正方设计的这样的立论框架,岚星还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出这样准确的解释和弥补,确实令人吃惊,证明了岚星的思维确实敏捷非凡,实属凤毛麟角。如果有一天我与岚星在辩论场上相遇,我最担心的也许不是逻辑能力,而是在这么深入的逻辑思维下我的语力一定会不逮的,这也许才是观看决赛后给我认为的———这届辩手们的最大缺陷吧。这不,说着说着,我觉得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了,就到这里吧,呵呵。

发表于 2004-10-3 23: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对大决赛的简评和对电子科大明年狮城舌战的建议

没谁比谁傻。
太多的理论,在那短短的时间里,你能保证让人听明白?
文字辩论与现场辩论,是不同的。
辩论与辩论赛是不同的。
发表于 2004-12-17 12: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对大决赛的简评和对电子科大明年狮城舌战的建议

双敏组合可不是马来亚大学的辩手。

05国辩变数还很多,楼主有些还不了解。

其实,个人觉得电子科大明年最大的对手是澳门大学。呵呵。个人意见。。。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7 15: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对大决赛的简评和对电子科大明年狮城舌战的建议

非常抱歉,我糊里糊涂地搞错了,萧慧敏03年参加国辩时代表的是墨尔本大学,确实没有代表马来亚大学参赛,我有印象的,谢谢您的纠正。

其实我并没认为马来亚大学就是电子科大的最强对手,我是认为在逻辑性的角度上,电子科大还有差距。要夺冠就要战胜所有的对手。而马来亚大学代表队的逻辑性在几地的辩论队中是占有比较优势的,所以我以马来亚大学做例子,说明针对这支参加国辩的电子科大,下一阶段备战要花大量时间强化逻辑训练的重要,如果逻辑这关过不去,马来西亚代表队这关肯定过不去,就不用谈什么冠军了,更不用分析谁是最强的对手了。

我想您说的05国辩的变数应该是指赛制方面的吧?因为参赛队伍的变化应该不会影响我文章后面的建议。的确有赛制变化的传闻,但是我写文章只能就自己当时知道的信息,来发表自己的一孔之间的,如有不妥,还请见谅。想必您一定知道一些新的信息,还请您不吝赐教,好让参赛队准备的更充分些,打出更加精彩的比赛,呵呵。

发表于 2004-12-17 16: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对大决赛的简评和对电子科大明年狮城舌战的建议

不敢不敢。

03赛场上,有不少01年的旧人大放异彩。但这两年换代之后,各队的风格也会起微妙的变化。05年的诸侯格局可能会令大家吃惊吧。

赛制的问题,传闻很多,既然是传闻,也就不能先乱说。等mediacorp官方宣布了,才辨真伪。

不过,这么些年,赛制林林总总变了不少,不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呵呵

发表于 2005-9-5 19: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对大决赛的简评和对电子科大明年狮城舌战的建议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藏经阁”转移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13:49 , Processed in 0.0534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