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37|回复: 5

在这里回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26 11: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这里回望
 电脑坏了,所以从北京回来一直无法来这里说话。隔了那么久,不知道一同参赛的朋友们,还有多少对回忆的激情,不知道在这样一次隆重的聚会后,有多少东西可以成为示慰后人的纪念——不知道。
 在北京,好长的时间,一个人待着,于是有了一些思考,这种思考的对象是自己,是同伴,是胜利者,是评判者,是好多好多有涉及,有关系的参与个体和生活状态。面对辩论,我的态度一直是游离的,因为它给我们的到底是怎样的东西——这里指的是实质性的状态——就是游离的。对于那些“不可言说的”辩论价值,我从来都是采用观望的态度,你比如“思辩的精神、知识的积淀、思维的训练”,这些字眼除了漂亮和诱人,很难讲到底是怎样的具体意味。这种把辩论的负面和伤痛完全剥离掉,把理想和方法分离开来,留下了一个仅仅只剩理念意义的东西,可爱的是好多好多人都是这样子坚持——这里没有指责的意思,只是“一个概念或判断,如果任何人在好多场合都可以自信的使用到,这就证明,这个概念或判断的具体意味从来没有明确过”。这样的剥离,使辩论具有了欺骗性,人人都有方才提到的目标,但人人都不了解生活意义上的辩论。而事实上,他一经剥离,完全就是一种技术,一种现实中不是人人都适合的技术;一种理念,一种由概念构造的形而上的,去离了方法步骤的不真实和“不质感”的理念。
 所以,我们一起回过头来,华语辩论的不真实,不质感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辩论是在一个类似“科学世界”的状态里——理据,逻辑,风度,表达,一项项规格使辩者一点点拘谨,离“生活世界”越来越远,这里不是指讨论的话题而是指实际的状态,“思辩的精神、知识的积淀、思维的训练”,他们为什么能使我们的生活更惬意,更幸福,从没有人回答过。“滔滔不绝”后面的意义在哪里,有时突然的发现,生活,其实更需要我们慢慢说话。
 但是如果将辩论就理解为“游戏”,就算是“高水平的智能游戏”也是不可以的。正方的坚持,反方的回应,八位讲者的话语,听众的接纳和评价,从一开始就蕴涵尊重,从一开始就具备了仪式感。话语的质量,语意的高度,言辞的理据,争执的把握,从一开始就不是游戏,从一开始就具备了文化感。仪式排斥游戏,文化节制游戏,有的人喜欢“戏辩”,这是一种独特的辩论风格,但不是辩论。因为再“戏辩”,也不能戏辩对手,把玩规范,制弄文化,破坏仪式。所以,对于没有内容的话语表述,对于无中生有的蛮横指责,对于气指颐使的蔑视姿态,我们都是反感的,因为它侵犯了辩论的实质,破坏了辩论的文化感和仪式感。所以,辩论不是游戏,也经不起游戏式的摆弄,辩论是一种文化仪式,一种依赖于讲者和听者共同搭建的文化仪式。
 赛后,在和余潇枫老师的交流的中,听到老师的一句感慨“现代大学生的话语内容太狭窄了”按我自己的理解,辩手们对辩题的解释,缺少必要的张力和认知的维度。本本的东西推演出来没有吃透,就像一个个标题,正确的废话;论证的方向太多依赖西方,本土资源和中国文化被搁置,使所有比赛都有机械感,雷同性——因为在证明的方法论上,大家“不约而同”。
 因为作为参与者,所以本没有批评的“合理性”,因为这一切自己也置生其中。但批评不只是来自“旁观者清”的冷静,还有参与者的反思以资共勉。
 希望这是一种新的参与者的声音,回望的声音。


                                                        沪上  华政园
                                                          2004-9-25


发表于 2004-9-29 01: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回望

这篇写得很好。看ID……莫非是熊浩? =)

其实我觉得在游戏和“形而上”之间,辩论赛有一个平衡点——老师给学生讲课。也许这个定位既能质感和真实,又不会变成纯游戏吧。

发表于 2004-9-29 13: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回望

记得在一次选拔赛后,评委让每人发表感想。当有的辩手说辩论是一种语言竞技、给他带来快乐时,我却怎么也体会不到。
   我在台上说:“辩论是让我最痛苦的一件事,因为我更多时候想的,不是怎么压倒对方,而是怎么说服自己。”
   我不知道把每个辩题都影射到自己的生活上来真正审视这个自己、审视生活的时候,对一个辩手的提高是不是好事,这也是辩论给我带来的最大困惑。
   全辩每场比赛后,我们看到的最多是比赛现场的再分析,所有感想部分也就是辩手们千篇一律的对辛苦过程的回味和对辩论热爱的倾泻了,有多少,是真正把辩题的内涵,拿出来再玩味的。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辩手通常能够提高的,可能只是知识的积累和技巧的运用,却难做到眼界的真正开阔和作为一个辩士的风度。也许有一天,但没有人再说辩论是华而不实的表演时,我们才算做有了些许成功。

发表于 2004-9-29 13: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回望

在我看来这绝对是一件好事,这让我学会了现代文明人的几项基本素质——理性、批判和宽容。

其实之所以对辩题内涵回味得较少,在我看来不过是“下课了,老师和学生都应该走出课堂,让大脑轻松一下了。”也许下节课大家还会继续思考,但在这课间,还是休息一会儿吧。呵呵~~

^.=

发表于 2004-9-29 16: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回望

呵呵熊浩的帖子不得不顶不敢不顶不想顶都不行……
发表于 2004-9-30 16: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回望

你好熊浩,我只看了初赛的四场比赛,最精彩的就是你们对西安交大的那场,在所有下半区的辩手中,我把你排在第一位(可惜的就是我是个无名小卒,呵呵)你们的那场比赛对我震撼太大了,象你们这么优秀的队伍都出局了(西交出局的话我也会有同样的感慨),那么我们的队伍即使侥幸进了8强又能怎样呢?和你们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这也是我第二天在看自己队伍比赛时不大紧张的部分原因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4 05:33 , Processed in 0.0652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